工程機械租賃業信息化發展趨勢探索
時間:2022-06-04 04:13:26
導語:工程機械租賃業信息化發展趨勢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內工程機械租賃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但信息化相對落后。行業應大力采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構建租賃業務新發展模式,實現租賃業務的線上運營,以解決租賃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文主要就國內工程機械租賃業信息化發展的方向、目的、意義進行了分析探索,旨在為工程機械租賃業與信息化融合提供有效思路。
關鍵詞:工程機械;租賃;信息化
近年來,不斷擴大的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存量時代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設備“由買轉租”的各大型建筑企業輕資產運營之道,促使國內工程機械租賃市場蓬勃發展。但國內工程機械租賃業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未來,隨著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我國工程機械租賃業應當與信息化深度融合,通過改造自身促進產業升級。
1工程機械租賃業信息化現狀
1.1國外現狀。在發達國家,工程機械租賃占市場總份額的65%以上,各租賃企業竭力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搭建各種信息交流平臺來開展租賃業務。如日本北海道的中小型租賃企業建立“租賃業互聯網”實施聯合租賃,提升競爭力;美國聯合租賃公司、英國亞克力設備租賃公司、卡特彼勒租賃店等歐美代表性的設備租賃公司,非常注重信息化管理,建有強大的網絡服務系統,實現了租賃業務網絡化覆蓋,且以連鎖店的方式實現規?;瑸榭蛻籼峁┛旖?、全方位服務。1.2國內現狀。近年來國內工程機械租賃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平均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2017年為5810萬元,2018年為6530萬元,2019年預測突破7100萬元;滲透率也不斷提升,如圖1所示。行業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但隨著租賃市場的不斷繁榮,也暴露出諸多問題。目前工程機械租賃企業超過1.2萬家,資本金在5000萬元以上的專業租賃企業不過百余家,占比90%左右的中、小型租賃公司造成了租賃市場價格體系的混亂;信息化的落后更使租賃市場一直遭受信息高度不對稱、利用率低下、租賃成本較高、設備管理困難等諸多問題的困擾。基于國內工程機械租賃行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國內爭相出現了各種機械租賃平臺,都積極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管理之路。如找重工、攻城兵、鐵公基、建租聯等中小型工程機械租賃平臺的出現,為工程機械租賃市場注入了互聯網新鮮血液。但因為流量獲取困難、用戶服務手段單一、租賃后監管困難、信息撮合流程未閉環等原因,有的停滯不前,有的只在小范圍內使用,無法做到業務網絡服務全覆蓋。
2工程機械租賃業信息化發展方向
工業經濟向數字時代轉型的當下,工程機械租賃行業應順應潮流,積極行動。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租賃業務線上運營,在網絡上進行資源調配和信息溝通;采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構建一個全方位的網絡服務平臺,加快實現“互聯網+租賃”的業務升級,促進工程機械租賃業的高質量發展。
3工程機械租賃業信息化發展目的
工程機械租賃市場應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有效匯集社會分散的設備租賃資源,推動資源數據共享,實現全國租賃業務“零距離”,做到競爭性選擇、高效配置、提高生產效率、改善服務質量、節約成本、提升利用率,達到租賃供需雙方共贏。利用大數據、物聯網、GPS和GIS技術等先進技術,在保證設備有序、高效運行的同時,通過技術參數采集分析對設備進行安全風險預控,為設備的維護保養提供數據依據,且提供工作時間、地理位置、油耗等實時數據,實現設備有效管控。3.1電子商務使設備租賃更便捷。熟人介紹、網上查詢、競標等傳統的租賃方式效率低、成本高、信息高度不對稱。利用互聯網匯集整個社會分散的設備租賃資源,打造租賃生態鏈,促使數據自由共享,設備的在線租賃業務通過電子商務方式來實現,不受時空限制,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使交易更加公平、透明,可降低出租方和承租方之間信息溝通的門檻及交易成本,且租賃更加快捷方便。3.2智能撮合讓設備租賃更高效。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智能撮合引擎,通過特定規則快速智能匹配出租方和承租方的租賃信息,實現高效精準對接,且可將歷史數據與當前需求結合,向承租方快速推薦合理的租賃方案,輔助承租方做成更有利于項目施工、設備管理、成本管理的租賃選擇。3.3物聯網技術使設備狀態實時掌控。通過物聯網技術對設備進行智能管理,提供工程機械定位、狀態監控、軌跡回放、全景呈現、工時統計、技術參數采集分析等各類服務功能,有效解決租賃過程中設備管控的難題,實現設備的實時管理和精準維護。
4工程機械租賃業信息化發展意義
工程機械租賃業信息化發展需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拓展互聯網與租賃業融合的廣度與深度。通過引入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匯集租賃資源,構建業務服務平臺,達到:4.1匯集租賃資源,實現高效對接。利用互聯網將社會分散的設備租賃資源進行匯集,并將業務撮合遷移至線上,實現在線租賃業務的開展,為出租方和承租方提供信息撮合窗口,確保溝通順暢進行。打破線下租賃時出租方和承租方經由熟人介紹、網上查詢、競標等的低效模式,通過互聯網線上運營,使得整體信息數據流轉更加快捷,采用特定匹配規則,實現出租和承租業務的高效精準對接。4.2建立信用機制,規范租賃秩序。通過對用戶數據分析,建立完善的出租方和承租方評價機制及信用體系,使供需雙方的信用狀況可以得到直觀展示,并不斷積累,從而督促出租方持續提升服務質量,承租方減少惡意拖欠租金的行為,進而使整個租賃信息撮合過程更加公正、透明,實現陽光租賃,改善租賃市場運營環境。4.3增強比價競爭,合理價格體系。在線上不斷匯集租賃資源的同時,實現“背靠背”的響應報價模式引發比價競爭。通過不斷積累的海量資源數據,分析出指定區域某類設備的需求數量、存量情況、租賃價格等信息,指導市場租賃價格行情,引領租賃市場定價權,解決租賃市場價格體系混亂的狀況。4.4減少成本浪費,規則取代關系。利用大數據分析實現設備租賃承租方和出租方的信息撮合,減少信息不對稱上的中間環節,可降低設備租賃過程中的成本浪費,同時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且將設備出租方管理納入到信息化建設范疇,可慢慢淡化傳統親戚朋友間的行業關系網,并逐步脫離,最終演變成更系統更嚴謹的出租方管理體系。4.5引入物聯管理,實時遠程監控。在工程機械租賃過程中,一個項目上可能存在幾家或十幾家出租方,對這些出租方的設備管理是一個難題。通過借助物聯網、GPS和GIS等技術,遠程監控設備在租賃周期中的運行狀態、移動軌跡、性能參數等,實現遠程智能管理服務,從而動態掌握設備使用率、經濟性和安全性能等信息,實現對相關設備的精細化管理和維護保養,解決目前在租賃過程中所遇到的設備管控手段少、設備狀況難以掌控等問題。
5結語
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國內工程機械租賃業應當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匯集設備租賃資源并共享資源數據,利用“互聯網+”構建租賃業務新發展模式,實現租賃業務在線運營。解決閑置設備盤活、供需信息撮合、使用效率低下等難題,填補租賃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的空缺,實現機械租賃業的規范化、市場化、集中化、信息化。
作者:蔡繼紅 單位: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淺談工程機械企業IT服務管理
- 下一篇: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發展探究
精品范文
10工程項目施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