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建筑施工安全及質量控制要點

時間:2022-12-30 10:05:32

導語:現場建筑施工安全及質量控制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場建筑施工安全及質量控制要點

[摘要]為促進施工現場安全施工,促進有效質控,本文針對現場建筑施工進行研究,分析現場施工難點,總結安全管理主要措施,探討現場質控要點。本文提出,應從安全管理和技術質控兩方面著手,重點進行用電和模板施工安全管理,合理布設警示標識,加強作業過程和建設材料質控,促進安全、優質建設。

[關鍵詞]建筑工程;現場施工;質量控制;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以大型工程為主,工程全周期中重點環節為現場施工環節。施工質量與安全是現場施工管理的關鍵內容。施工現場組織難度高,施工內容復雜,需要現場協調人員、物料等多維度因素,較易發生安全隱患。排除隱患,加強安全控制,開展有效質控,是促進建筑項目又好又快完工的必要措施。在質控和安全管理中,應全面分析風險因素,定位安全和質量缺陷,提高管理質量。

1建筑項目現場施工的難點

現代建筑工程多為高層建筑,該類建筑不僅規模較大,建設成本較高,而且受到建筑結構影響,建設難度較高。現場施工中,質量影響因素包括人員素質因素、建設材料因素、施工設備因素、技術工藝因素、目標工期因素等。安全影響因素包括主觀意識因素、組織制度因素、客觀條件因素等。質控與安全控制密切相關且相輔相成。從質控角度而言,應加強技術和工藝應用管理,加強物資、設備管理,加強組織管理,全面調動積極影響因素,促進優質施工。從安全角度分析,應綜合分析風險性因素,總結工程中安全缺陷,通過制度化管理和安全質控宣教降低質量缺陷和安全問題風險性。相關研究顯示,工程物資、技術與組織調度是造成質量缺陷和安全問題的常見因素,尤其是在現代建筑施工中,建筑高度通常與施工風險正相關[1]。

2現場施工安全管理關鍵措施

2.1現場用電安全

施工現場設備使用和環境照明等多環節需要電力支持,為此施工現場需要臨時搭建用電系統,在現場環境中存放和使用各種電氣相關設備,布設用電線路等。施工現場電力系統通常為臨時用電系統,與常規電力使用相比,臨時用電風險性較高。用電安全缺陷可能引起意外斷電、設備運行中斷、人員觸電傷亡等。為預防用電事故,應從人員、設施和制度三個維度著手。人員方面,應提前開展安全教育,學習安全用電知識,確保全員掌握安全警示標識、規范用電方法,明確違規操作或違規用電的危險性,通過真實案例宣教安全用電的意義,從主觀層面提升安全施工意識,增長人員安全知識,減少人為因素引起的用電安全事故。設施方面,應完善臨時用電系統建設,確保按照施工現場電力設施建設要求進行標準建設和設備安裝,建設安全的臨時用電系統。應標準使用警示標識,張貼安全標語,對于高風險區域采取特殊警示措施。制度方面,發布公告、通知等,說明規范操作要求,加大違規操作懲罰力度,加強制度約束。任用專業素質符合要求的用電系統建設人員,加強日常巡檢,定期全面排查臨時用電系統缺陷,排除故障,保證系統狀態良好。例如,在電箱外箱體部位應使用安全色標,按規定設置電箱編號,規范上鎖,專人負責。臨時用電信息應采用檔案化管理,檢修維護、資料交接時應登記交接信息,加強意外事故預防。

2.2模板施工安全

模板施工是現場施工中的大型工程部分。在此施工中,需要建設支護結構、建設承重架等。應依據施工圖紙執行施工操作,全面、嚴格審核圖紙。在圖紙審核中,應明確模板規格、模板材料、支撐系統相關信息,確定接頭處理要求,了解水平桿情況,明確內部結構設計等。施工過程中對照圖紙,動態監控作業過程。及時發現和處理實際施工與設計圖紙差異,調整施工操作。應根據支撐上層荷載建設立桿底部支撐結構,模板立桿負荷能力應≥2層立柱,墊設立柱底部時,應避免使用磚料或品質相近的脆性材料,而是應采用韌性較好的木墊板材料等。為提升立柱整體穩定性,在建設立柱時應建設剪刀撐、水平支撐。對于超過2m的立桿,應建設兩道水平支撐結構。在建設滿堂模板立桿時,應采用加固施工方法設置水平支撐。水平支撐加設數量應取決于立桿高度,立桿增高(1.5~2.0)m,水平支撐也應同步加設一道。立柱間距核算應具有準確性,例如,立柱材料為Φ48鋼管時,立足間距應≤1m[2]。

2.3安全警示措施

正式施工前應提前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包括安全教育、現場安全管理制度張貼、安全設施建設、安全標識使用等。在施工推進中,應同步完善上述安全措施,動態管理安全風險。安全標識方面,應使用規范標識,對高風險區域加強提示,例如基坑建設時,不僅應設置防護圍欄,而且應張貼標識,提高警示作用。在施工現場入口處,應張貼入場須知,說明入場要求。所有人員進入現場前應標準佩戴安全帽、安全帶,規范著裝,在施工現場禁止脫下安全帽。此外,應根據具體操作使用安全裝備,特種作業人員使用胸卡。在施工現場堅決執行“五要”和“五不準”。非施工人員禁入,新工人必須接受崗前安全培訓和考核。人員應服從調度,遵循管理制度,執行安全操作。酒后禁止入場,赤身、赤足、穿著高跟鞋或拖鞋者禁入?,F場禁止打鬧行為。未成年和自理能力異常人員禁入。特種作業必須持資質上崗[3]。在施工現場,應設置安全通道,杜絕隨意穿行工地。在工地中活動時,應通過安全通道從一個施工區域抵達下一個施工區域。施工現場常見高空作業,腳手架等遍布,雖然設置防護網等安全防護設施,但是仍然存在高空墜物風險。高空墜物較易造成人員傷亡,安全通道具有較好的防護作用,可降低此類風險。

2.4現場物料管理

在施工現場存在各種建材和施工設備等物料,在物料存放和使用中,應執行標準操作,規范管理。物料存放時應根據物料性質明確存放要求,基于具體要求進行防濕、防曬、防墜落等管理。例如,在存放混凝土原料時,應加強防水防濕,避免材料變質,減少非必要耗材。鋼筋等材料堆放時,應按照堆放要求穩定堆放,還應結合使用順序科學設置堆放順序。在存放或取用時,應小心吊放,減少裝卸損傷。機械設備存放時,應??坑诎踩珔^域,大型機械或者危險性設備應設置標識。特殊作業設備應由專人操作,操作者應有專業資質。使用設備時,應執行標準流程作業。安裝或拆卸危險性設備時,應落實專業管理。設備入場和使用前應檢查相關說明,調試性能,保證資料完整,使用年限在規定年限內,避免超期服役,減少設備應用隱患。

2.5作業工序管理

作業過程是施工高風險環節,建筑現場環境復雜,多種施工類型同步施工,在此過程中應加強組織協調,科學安排工序,執行標準操作。應保證安全巡檢到位,巡檢隊伍應隨時待命,定期巡檢、隨時抽檢,巡檢執行人員應包括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從組織管理角度與技術分析角度評價施工安全性,及時糾正問題,促進科學施工。

3現場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3.1作業過程控制

現場施工中,應加強軸線、標高與垂直度三線控制。在建筑中,上述線路為建筑主要脈絡,在施工中必須協調多種因素,作業難度較高。在建設時,三線位移、標高不準等將直接影響建設質量。應提前掌握建筑布局,科學控制垂直度,在確定垂直度之后再行定位邊角柱。安裝邊角柱模板環節,應通過吊線控制垂直度,或者根據厚度方向建設支撐結構與建筑立模。垂直度確定完成,依據外邊線澆筑混凝土材料,然后設置支撐結構。拆除模板死角,實施鋼線拉條操作,確保平整度良好,垂直度控制精準,保證剪力墻得到模板有效支撐。澆筑混凝土時,剪力墻腰部、頂部應采用掛雙線的作業模式,保證線、模板統一。在掛線作業中,及時解決問題,做好施工控制,保證作業面平整。

3.2施工材料控制

鋼筋混凝土是現代建筑常用主體材料,鋼筋材料與混凝土材料都分為不同強度,應按照具體施工要求選用建材?;炷潦┕ぞ哂刑厥庑?,需要現場配制使用材料,不同配制比例、外加劑添加都會影響材料強度等級。例如,某工程混凝土拌合物相關信息,見表1?;炷敛牧鲜褂檬禽^易發生質量問題的環節,例如,許多工程項目總體工期較長,受到建筑規模影響需要耗費大量混凝土材料,而材料配制使用過程中較易受到氣候、現場施工環境的影響。在實際施工中,混凝土離散情況發生率較高,導致材料強度不均勻,直接應用于建筑結構會加大結構中應力差異,容易產生建筑裂縫甚至結構變形等。對于該類問題,有效的控制方法首先是進行法定試驗,檢測材料強度變化,加強級配試驗實施質量。然后,已知級配試驗結果,結合項目要求開展材料質控。在材料使用中,砂含水量與砂率負相關,砂率與混凝土強度正相關。相關研究顯示,混凝土材料中含砂率每降低2%~3%,材料整體強度將下降15%~20%。水灰比與材料強度負相關,前者提升12%,材料強度將降低5%~10%。為控制材料強度,保證建筑質量,應對配制材料做好原材料配比試驗。例如,M指標不足2.3的細砂,應與5~40mm石子歸為同組[4]。

4結論

綜上所述,在現場施工中,用電環節、模板施工環節較易發生安全問題,施工操作、材料配制是影響建筑質量的主要因素。在施工中,應重視安全教育,規范使用警示標識,按要求建設和使用安全設施,積極防范風險,有效識別、控制風險因素,規范應用技術指標,提升施工安全性和建設質量。在此過程中,人員、組織制度、工程物料、技術工藝均為相關性影響因素,應實施全面安全管理質控。

參考文獻

[1]胡衛斌.房屋建筑施工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新方法[J].中國住宅設施,2020(04):104-105.

[2]吳惠琴.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之我見[J].四川水泥,2020(01):189.

[3]楊衛紅.建筑工程的現場施工與質量控制管理構建[J].門窗,2019(24):211.

[4]王遠華.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分析[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03):71-72.

作者:張國鋒 單位:淄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保障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