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工程及植物養護新技術思考

時間:2022-05-28 03:01:44

導語:園林工程及植物養護新技術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工程及植物養護新技術思考

摘要:為了有效提升園林工程和園林植被在城市中的綠化效果和觀賞效果,分析了我國目前園林工程的施工現狀及園林植物種類應用情況,提出了改善園林植物空間配置和養護技術的具體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植被;空間配置;措施探討

園林工程的建設和施工是一項集生態效應、經濟效應以及社會效益為一體的工程項目,在降低城市環境污染、減少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生態平衡的同時,還能提升城市綠化形象,使得生態環境和城市經濟和諧發展。以園林植被的栽種和養護為主的園林工程項目是提升園林綠化覆蓋率的有效途徑,也是園林工程對城市影響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進行園林工程施工和園林植被的養護過程中,應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和養護技術,以期體現園林工程建設生態價值、觀賞價值和人文價值的作用最大化。

1園林工程施工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園林工程具有較為系統完整的施工規劃,能夠根據設計師的具體園林工程方案和設計圖紙進行充分的現場勘查,現場勘查的主要內容有園林工程施工現場周邊的環境、基礎設施、垃圾處理場所等,在施工前還要積極協調和周邊居民、供電部門、交管部門等相關部門的良好合作關系,保證詳細且有效的施工計劃的誕生。隨著現代化科技水平的進步發展,在園林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施工技術也越發先進和多種多樣,以規范化的施工要求為基本準則對施工技術進行不斷創新,深入研究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的可行性,使其在滿足園林建設的基礎上還能促進園林工程安全且快速的完工,提高園林工程的經濟效益。

2園林植被種類及應用頻率分析

2.1園林工程中植被種類分析。依據園林工程中植被實際生長情況,以桂花、天竺桂、紫薇、銀杏、櫻花等品種的喬木類植物和以玫瑰、龍船花、映山紅、牡丹等品種的灌木類植被最多。其余園林工程植物還有諸如牽?;ā⑺N薇、金銀花等為主的藤木類,以紫羅蘭、石竹等為主的草本類。總體來講,當前我國園林工程植被種類較為豐富,但還存在地被花卉類植被相對品種較少,實際園林種植的彩葉植物數量所占比例不高等問題。2.2園林工程中植物應用頻率分析。園林植物的應用頻率分析主要是指植物在實際園林工程中規劃整體植物中所應用比例。并依照相關規定將園林植物應用頻率由低至高分為A(1%~20%)、B(20%~40%)、C(40%~60%)、D(60%~80%)、E(80%~100%)5個等級。從目前我國園林植物應用頻率看,在實際園林工程植物應用頻率中D級(60%~80%)植物種類太少,不利于園林工程生態平衡發展,也不符合相關植物園林應用頻率定律,應加強D級類植物品種的引進和栽種。同時植物綠地分布地域性比較明顯,容易造成部分園林工程植物觀賞缺乏新意。頻率等級屬于A級(1%~20%)的園林植物具有較強的觀賞性,例如觀枝觀花的垂柳,觀花的紫玉蘭、櫻花,觀果的石榴樹等,也正是由于這些觀賞性強的A類園林植物才使得我國園林植物整體呈現豐富多彩的特性,再加上應用頻率屬E級(80%~100%)的園林植物的構架屬性,使得我國園林工程綠化覆蓋程度較之前相比有所提升,但是也在面對園林植物當前存在的問題,應不斷創新和改革園林工程管理和植物養護新技術

3園林植物養護新技術

園林工程的施工和植被的養護是一項時效較長、資金需求量大的工程,做好園林植物配置和園林植物養護,是保證園林工程和植物養護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3.1針對不同園林植物特征進行個性化空間配置。在實際園林工程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在園林植物配置方面還不夠靈活,大多數園林植物的空間表現和配置都相似,難以突出城市特征和園林主題,沒有起到更加良好的園林景觀效果。因此,要加強在實際園林工程中植物的配置方式,在營造植物景觀效果過程,要基于植物之間的連接性和融合性,結合當地園林工程實際特點、環境及規劃等進行設計。同時為了體現不同形式的園林主題,還可以利用花卉類植物、假山等設施進行園林植物創新,使觀賞者更好地置身于園林工程,體驗大自然的平靜和祥和。將花卉類植物融入到園林綠葉植物中,可以有效增強園林工程的明亮感和空間層次感,將中國傳統特色、古典氛圍發揮得淋漓盡致。3.2發展適合園林植物養護的創新性技術。園林植被養護新技術可以從其灌溉技術著手,主要可以通過4種灌溉技術進行說明。一是微灌溉技術可以有效實施于花卉以及喬灌木等本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以滿足其水分需求。微灌溉技術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利用較小的滴頭或噴頭將植物需要的水分進行均勻且充分施灌,讓花卉以及喬灌木等植物能夠充分吸收水分,有效節省水資源的利用,提高了水資源在園林植物中的使用效率。同時由于微灌溉技術每次施灌的水分都較少,還能有效提升肥料在植物中的使用率。二是現代化科技水平的發展使得園林植物養護技術越來越向全自動化方向靠近。全自動化灌溉技術利用施灌機器通過事先設定好的流程進行灌溉的啟動或是關閉,在滿足園林植物養護過程中水分需求的同時,大大降低了人工使用率,提高了園林植物灌溉的工作效率。三是液壓噴播新技術是針對園林植物的播種而提出的,是將植物種子和所需養料按照比例調配好,再通過機器實施壓力噴播到所要種植的坡面區域,較快的播種速度和簡單的播種手段使其成為許多園林進行植物播種的主要手段,在提升園林工程的實際效率同時,充分保證了園林綠化面積的分布均勻。四是園林工程進行植物的栽種和養護能夠保證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使得一些可再生資源能夠實現可持續性發展。而通過發展雨水資源的回收和利用,可以有效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通過雨水收集網將室外的雨水進行收集并且存儲,再經過有效的有害物質或是雜質的過濾之后進入到園林植物的灌溉系統中,當作一些容易干旱地區園林植物的應急資源。

參考文獻:

[1]譚好國,栗寧寧,韓慶軍.園林工程施工及植物養護技術分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6,(04):262.

[2]陸群芳.園林工程施工及植物養護技術的運用實踐[J].科技風,2015,(09):174.

[3]王耀輝.園林工程施工及植物養護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3,(10):176-177.

[4]李潔.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與養護技術分析[J].現代園藝,2014,(16):206.

作者:李春發 單位:江西有色地質勘查二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