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運動對成本控制的啟示論文

時間:2022-07-22 05:28:00

導語:板塊運動對成本控制的啟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板塊運動對成本控制的啟示論文

當前,成本控制得到了廣泛關注,各行各業均有建樹,典型頗多。但部分國有企業受困于成本壓力。仍然步履沉重。究其原因,除了技術、管理、生產系統設置存在不足外,思想認識不足也是明顯的原因。因此,需要對成本控制的內涵進行深入認識和總結。

板塊運動”理論是重要的地質學理論,它對由于擠壓和碰撞形成山脈作了非常形象的解釋。筆者認為,引用其解釋成本控制,很有啟發意義。隨著成本管理活動的全面展開,成本內涵正在被拓寬和延伸。在市場壓力、成本壓力下,國企大多采取擠壓方式謀劃控制成本,如借助深化改革降低人工成本、引進先進技術降低材料成本等,作用方式有似于地質板塊運動。

以市場價格倒退目標成本,救活了邯鋼,但并非“目標”本身有多大的影響力,而是“目標”強制企業補上了嚴格管理、精細生產課,潛力得以釋放。中國石油林源煉油廠則以“成本在手中,效益在心中”的警示激勵員工,將人本管理和責任機制結合起來,使企業效益大增。山東省推廣亞星經驗,使國企采購成本降低了5.3%。這些經驗表明,選準切入角度后,必須向縱深突破,才能使成本控制有大收獲。邯鋼的低成本好似一座“山峰”,這座山峰是靠嚴明的獎懲制度和漸趨科學的生產組織運行撞擊舊機制產生的,是以國內同行中較為先進的管理為支持,依靠正確的經營戰略,走規模發展之路和資本擴張鞏固起來的。很多企業也曾作過這樣的努力,但由于認識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夠,執行不徹底,結果收效較差。這說明,選準切入角度,使各種“板塊”的擠壓形成合力,定有大收獲;否則,會導致負收益。

借鑒“板塊運動”方式來加強企業成本控制,還需積極接受市場引導,兼顧行業特殊性,這是企業從絕對成本控制到相對成本控制最終實現成本硬降低所必需的。成本領先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前提條件是必須保證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而不是單純追求低成本、低價格。例如,在石油勘探領域已形成了一個重要認識,即變多井少投入為少井多投入,石油開發也大力提倡在開發過程中努力發現新層系新儲量。提高采收率,并不苛求每一環節投入水平的絕對低。因為為保持技術、裝備優勢,就要增加投入,因而帶動這一環節的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的。但技術進步又會促使產品成本下降。石油工業的價值鏈、生產鏈是靠板塊運移速結起來的,其成本在各種有形的物質板塊間傳遞。一些無形但具有影響力的起物質形態的“板塊”(如科技、管理、資本市場等),也是影響成本水平的重要因素,技術、管理和生產作業人員都必須知曉這一點。因此,技術部門、生產管理部門必須作出不受會計政策和油價影響的持續努力,才能真正全面推進成本降低。

目前,部分石油技術服務單位感到收支矛盾比較突出。其實,很多單位有效的成本容量并未得到積極利用,外部購入高成本、富余勞動力、負效生產裝置和不科學管理抵消了相當一部分收益,形成了大量維持性被迫成本支出。因此,需要用“板塊”擠壓,擠干水分,釋放潛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成本管理不能等同于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的內涵應包括生產能力、經營戰略、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例如,就我國石油企業來說,其成本管理的主要問題不在于采用成果法、成本法還是儲量認可法,也不在于儲量資產因會計確認而導致的成本升降。我們不否認會計原則發生變化將導致會計報表數字異乎尋常的變化,但現金流量、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平衡不會受到實質性影響,多數股東的長遠利益不會受損。因此,為了持續降低成本,必須真正把握技術和管理,以此擠掉成本中的水分,不必因會計制度或經營環境變化影響成本變動而喜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