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業經營風險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15 10:44:00
導語:中小型企業經營風險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中小型企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由于經濟體制轉變、全球競爭加劇以及技術發展速度加快等原因,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與傳統時期已不可同日而語。而中小型企業由于資金緊張,抗風險能力總體弱于大型企業。因此,如何調節中小型企業的經營風險,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有重要意義。該文基于以上認識,提出利用經營杠桿,根據實際情況相機抉擇,實現對經營風險的調節與利用,促進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中小型生產企業;經營風險;經營杠桿;防范
“物競天澤,適者生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只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才能抵御風險,長足發展。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其最終目標就是追求利潤。然而企業的生產經營常受到外部和內部的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企業應加強對風險影響因素的分析,以避免經營風險帶來的損失。
1.中小型企業的定義及特點
1.1我國對中小企業的定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經濟發展階段,劃分標準不完全相同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標準為職工人數2000人以下,或銷售額30000萬元以下,或資產總額為40000萬元以下。其中,中型企業須同時滿足職工人數300人以上,銷售額3000萬元及以上,資產總額4000萬元以上,其余為小型企業。
1.2目前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特點
優點:
從根本上看,中小型企業的規模小,機動靈活是其最大的優點。中小企業經營靈活,應變能力較強。由于所需要的投資較少,當出現市場機會時,中小企業可以較快地加入市場;同時,由于中小企業的資產專用性低,沉沒成本少,中小企業可以比較快地根據市場變化而調整其產品結構、改變生產方向甚至轉行。
其次管理層級少,管理成本低,決策快又是其另一特點。由于規模小,中小型企業的組織結構一般比較松散,管理層級少。因此,相對大企業而言,小企業在經營管理和人員安排方面比較靈活、簡便,管理成本低,溝通效率高,決策速度快而成本低。
缺點:
同樣是由于規模小,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型企業也有其“先天不良”的一面。
1.2.1融資渠道有限,資金緊張
一般而言,為了保證資金供給者的資金安全,金融市場上的各個子市場都會對籌集資金的企業提出多種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相對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難以從金融市場取得經營和發展所需要的資金,這使得其資金大多來源于自我積累和應付賬款等自然負債。同時,由于融資困難,一旦發生現金不足,很容易導致中小企業不能按期償還到期債務。
1.2.2人才素質較低
由于資金規模的限制以及對企業發展前景的預期不高,中小企業一般難以吸引到高素質的人才。這直接導致了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相對低下,難以通過管理和技術革新獲得超額利潤。
1.2.3市場份額小,對市場的依賴程度高
由于生產(銷售)規模小,中小型企業在行業中的份額一般都比較低,其經營活動對行業影響小,無論是在價格還是需求方面,中小企業一般都只能是市場的接受者。由此決定了中小企業難以通過自身的決策控制產品的銷售價格和銷售數量的波動,在銷售收入的變動方面,中小企業只能被動地接受事實。
1.2.4單位固定成本偏高,利潤率低
因為資金和市場的限制,中小型企業的生產規模小,難以在固定資產和管理等方面實現規模效應,所以中小企業的單位固定成本一般比大型企業要高。但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中小企業又難以通過產品的差異化提高產品價格,因而中小企業的利潤率普遍比大型企業要低。
2.經營風險與經營杠桿
2.1經營風險的定義
經營風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經營風險為企業運營所固有的風險,是由于與生產經營在關的因素而導到的未來經營收益的不確定性。狹義的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利息及稅前預期利潤(EBIT)的波動程度。
我們可以看到,中小型企業在資金主要由自有資金和自然負債構成。自有資金自然是談不上財務杠桿的調節了,而對于應付賬款和應付工資等自然負債的規模及資金成本,中小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也無法自如地調節。因此,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調節其總風險的杠桿,實際上主要只能由經營杠桿充當,由此我們引出經營杠桿的定義。
2.2經營杠桿的定義
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銷售量(額)變動對利潤(EBIT)的作用,稱為經營杠桿。由于經營杠桿對經營風險的影響最為綜合,因此,常常被用來衡量經營風險的大小。經營杠桿系數是表示EBIT隨銷量(或銷售量)變化幅度,其計算公式為:
DOL=(△EBIT/EBIT)/(△Q/Q)
其簡化計算公式為DOL=Q(PV)/[Q(PV)F]或DOL=(SVC)/(SVCF)
式中Q表示銷售量,P表示銷售單價,V表示單位變動成本,F表示固定成本總額,S表示銷售額,VC表示變動成本總額。
2.3經營杠桿對經營風險的影響
由公式:△EBIT/EBIT=(△S/S)€*OL
從公式可以看出,企業的經營風險實際上是由兩個環節構成:
(1)銷售收入的波動。這主要是由兩大風階造成:
系統性經營風險。如經濟環境變化、行業競爭情況變化等;非系統性經營風險中除投資決策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風險,如:營銷策略的制定與執行、資金管理等
(2)DOL對銷售收入波動的放大。在企業EBIT>0的情況下,經營杠桿總是大于1,所以銷售收入的波動通過DOL被成倍地放大。在這里,我們可以把DOL理解為一個乘數。例如,在DOL=2.5的情況下,企業的銷售數量每增加(減少)1%,其EBIT將增加(減少)2.5%。用圖來表示,則DOL對銷售收入波動的影響如下圖所示:
3.經營風險的防范
3.1擴大銷售,增加銷售收人,降低經營風險
當實際銷售量或預計銷售量超過盈虧平衡點銷售量時,隨著銷售的增長,經營杠桿系數趨近于1。由此可見,即使企業有很大的固定成本,但如果它們的經營水平遠遠超過盈虧平衡點時,它們的經營杠桿系數也將降低。這說明在企業原有總成本變化幅度不大的情況下,充分運用現有固定資產規模,提高其利用效率,大幅度增加銷售量和擴大市場份額,就會大幅度提高公司的EBIT,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3.2把握好營業杠桿與財務杠桿的配合問題
財務風險多是由企業的債務引起的,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共同構成企業的總風險。當企業債務資金較多,承擔很大的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的義務時,此時經營杠桿系數如果很大,會使企業不能按期支付本息的可能性增大。相反,企業債務資金很少,需要支付的利息和償還本金的義務不大時,企業可以采用較高的經營杠桿系數??傊谄髽I承擔的總風險一定時,兩種杠桿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
3.3把握企業的不同壽命周期
企業在產生、成長、壯大、成熟、發展、衰老、退出的不同生命階段上,其市場銷售能力的增減幅度是不同的。而企業的固定成本是一定的。在產生,成長和壯大時期,銷售能力增幅很大,此時營業杠桿系數可大些,充分利用營業杠桿作用,去獲取更大的利潤。當企業進人成熟和發展時期,企業銷售能力增長幅度有所減緩,為降低風險,可適當減少營業杠桿系數。當企業進人衰老和退出階段時,銷售能力減幅較大,企業風險加大。經營者應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的這些變化去回避風險。
參考文獻:
[1]尹平.經營風險與防范[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2]邵希娟,崔毅,企業風險與杠桿效應[J],山西大學學報,2000,(4).
[3]周維俊.論傳統經營杠桿理論的不足與完善[J],財貿研究,2004Vo1.15No.3.
[4]郎英.現代企業的經營風險及管理[J]中國機電工業,2005,(07).
[5]孫永軍.小議經營杠桿系數的應用[J],財會月刊,2005No.8.
[6]李曉霞.關于小企業經營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J]前沿,2005,(10).
[7]徐海濤.論經營杠桿、財務杠桿、聯合杠桿的應用,經濟師,2006No.2.
[8]陳四清.經營杠桿與經營風險控制[J],商業時代—學術評論,2006(12).
[9]H.FELLXKLOMAN.RiskManagementReports,SeawrackPress.1996.
[10]Guasoni,Riskminimizationundertransactioncosts,FinanceandStocha
- 上一篇: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創新研究論文
- 下一篇:電子政務內網工程建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