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企業戰略導向的成本管理研討
時間:2022-03-03 06:16:00
導語:地勘企業戰略導向的成本管理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戰略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它保證企業“做正確的事”。企業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戰略為導向,圍繞戰略目標的實現而開展。只有確定了戰略的導向地位,各項工作才能研究如何以最好的方式來實現戰略對本工作的要求,也就是“正確地做事”。所以,戰略導向管理模式應該是一個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管理模式,它既可以作為整個企業的管理模式,也用于內部的各個單位,還可以用于企業各項職能管理。地勘單位實施企業化管理的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幾年,各省局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進程發展的模式也不盡相同,但大多數省局地勘單位企業化改革改制都基本上沒有擺脫事業單位改為國有獨資企業的模式,而國有企業固有的特征,也很快在我們地勘單位中顯現出來。本文不打算對戰略導向管理模式作深人的探討,只是勾畫出在地勘單位中戰略導向成本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構,重點討論這一管理模式在地勘單位經濟管理領域中的應用。
一、戰略導向管理的基本架構
企業管理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生產型管理、經營型管理和戰略導向管理。生產型管理的重心是企業內部運作,關心的是生產效率,當時,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不愁銷路,企業較少關心外部問題。經營型管理除了關心內部生產運作之外,供應和銷售也成為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從商品到貨幣的驚險一跳”給許多企業以沉重的教訓,營銷成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在戰略導向管理階段,除了要關心經營型管理階段的問題之外,重要的是把握未來,關注外部環境,獲取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要以戰略思維來進行企業管理,以戰略來統帥企業的管理,將戰略理念融于企業的管理之中。可見,戰略導向管理是一種立足現在,知己知彼,面向未來的管理模式。
戰略導向管理模式的本質是以戰略為中心,其內涵如下圖所示:
這個圖所表達的主要涵義:
(l)戰略規劃:分析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及能力,確定企業總體戰略、業務單元戰略和職能戰略。
(2)戰略導向治理結構設計:在戰略定位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治理結構進行改造,使企業治理結構與企業戰略相適應。
(3)戰略導向流程再造:以戰略定位為統帥,構建企業的價值鏈,在價值鏈中營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業務流程再造。
(4)戰略導向組織再造:以戰略定位為基礎,并結合流程再造的要求,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重新設計。
(5)戰略導向崗位設計:在流程再造和組織再造之后,對企業的崗位重新進行設計,根據戰略定位的需要來確定各個崗位的作業內容、作業程序和作業方法。
(6)業績評價設計:在治理結構再造、流程再造、組織再造和崗位設計的基礎上,設計針對每個組織和每個崗位的數量化業績評價指標,發揮業績評價的導向作用。
(7)戰略導向薪酬設計:以崗位和業績評價體系為基礎,設計以業績為主要付酬因家的薪酬體系,使各個組織和各個崗位所得報酬與它們的貢獻相一致。
近年來,地勘單位在轉企改制中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但產權制度改革力度不大、事企不分、“幾塊牌子一套管理”的現象依然存在,而選擇成本導向這種管理模式的最終結果是要形成以戰略為導向的企業管理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職工在降成本、增效益上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使戰略成本管理的思想體現于所有職工所有階段的所有行為上。這也是在中國加人WID后,地勘單位轉變觀念和整合企業文化的明智選擇。
二、戰略導向成本管理的基本架構
成本管理是一項職能管理,所以,它本身也有一個職能戰略,即成本管理戰略。當然,作為一個職能戰略,它要受企業總體戰略和各個業務單元戰略的制約,并要體現企業總體戰略和各個業務單元戰略對成本管理的要求。作為一項職能戰略,成本管理戰略要包括以下內容:
(l)成本管理目標:根據企業總體戰略和各業務單元戰略的要求,確定成本管理目標。
(2)成本管理政策:根據企業總體戰略、業務單元戰略和成本管理目標的要求,確定成本政策,作為具體成本活動與成本管理目標之間的中介。
(3)成本管理核心業務:根據成本管理目標和成本管理政策獷確定成本管理的核心業務,即成本管理重點做哪些工作。
上述三個方面可以稱為成本管理戰略。在此基礎上,要通過流程再造、組織再造、崗位設計、業績評價和薪酬體系,將成本管理戰略落到實處。使日常成本管理工作體現成本管理戰略的要求,而成本管理戰略又體現了企業總體戰略和各業務單元戰略的要求,所以,日常成本管理工作也就間接地體現了企業總體戰略和各業務單元戰略對成本管理的要求。具體來說,成本管理戰略要通過以下工作才能落到實處:
1.流程再造:將成本管理戰略的要求,體現在各個業務流程中,同時,要重點營造好成本管理本身的業務流程,根據成本管理戰略的要求來改造或重新設計成本管理業務流程。例如,不同的成本管理戰略,可能會要求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從而產生不同的成本管理流程。
2.組織再造:將成本管理戰略的要求,體現在組織調整之中,例如,不同的成本管理戰略可能會要求不同的成本管理機構,不同的成本管理戰略可能會要求不同的成本權責劃分,不同的成本管理戰略可能會使成本管理部門的重要性和地位不同。
3.崗位設計:根據成本管理戰略的要求,對成本管理相關崗位進行設計,將根據成本管理戰略進行的流程再造和組織再造的結果體現在成本管理相關崗位之中,例如,不同的成本管理戰略可能要求不同的成本管理崗位設計;不同的成本管理戰略,可能會要求成本管理相關崗位做不同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同的成本管理戰略可能會要求成本管理相關崗位用不同的流程和方法去做成本管理工作。所以,要根據成本管理戰略的要求,進行成本管理相關崗位的設計或調整。
4.業績評價:根據成本管理戰路的要求,對內部各單位及各崗位的業績評價制度進行調整和修改,把成本管理戰略的要求體現在業績評價之中。顯然,不同的成本管理戰略會要求不同的成本管理業績評價制度。
5.薪酬體系:根據成本管理戰略的要求,對薪酬體系進行調整,將成本相關業績評價體現于薪酬之中??傊?,就是根據企業總體戰略和各業務單元戰略來確定成本管理戰略,在此基礎上,將成本管理戰略的要求體現于業務流程、組織結構、崗位設計、業績評價和薪酬體系之中。
三、成本管理戰略
前文已經論及,成本管理戰略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成本管理目標、成本管理政策和成本管理核心業務。下面,我們主要討論成本管理核心業務。成本管理核心業務是在成本管理目標和成本管理政策的要求下,成本管理所要做的主要工作。從戰略導向成本管理來說,成本管理核心業務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共性核心業務,即與各種戰略都相關的成本管理業務,另一種是個性核心業務,即不同的戰略會有不同選擇的成本管理業務。下面,分別討論這兩方面的內容。
1、共性成本管理核心業務
一般來說,只要是為戰略服務,無論企業的戰略如何選擇,競爭成本管理、價值鏈成本管理和生命周期管理都是不可缺少的。當然,不同的戰略選擇下,這些工作的力度可能會有差別。
(l)競爭成本管理:成本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因素,如果企業采用成本領先戰略,則企業的產品成本必須要低于競爭者的成本,否則,就沒有競爭優勢可言。即使企業不采用成本領先戰略,則成本也不能與競爭者相差過大,否則,其它方面的競爭優勢也難以抵擋競爭者的成本優勢。
無論采用什么樣的競爭戰略,了解本企業產品的成本在競爭環境中處于什么樣的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競爭成本管理就是收集本行業及主要竟爭者的成本,并對這些資料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將本企業的成本與行業平均水平、行業先進水平及主要競爭者的成本進行比較,以發現本企業的成本優勢和劣勢。例如:冶金行業的同行業成本資料交換就是竟爭成本管理的一種形式。
(2)價值鏈成本管理
現代戰略管理強調價值鏈(流程)的重要性,要求在業務流程中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價值鏈成本管理的中心思想是按成本發生的原因來進行成本管理,也就是以作業為基礎來進行成本管理,所以,也稱為作業基礎成本管理(簡稱ABC)。
從成本計算的角度來說,ABC與傳統成本計算的主要區別是間接費用(制造費用)的分配。傳統成本計算系統中,常用一個全公司的費用分配比率,或是分部門費用分配率來解決制造費用分配。這些費用分配率以制造費用驅動因素為基礎,將制造費用分配于各種產品。經常被使用的驅動因素有直接人工、機器工時、產出單位、材料成本和主要成本等。
傳統成本計算雖然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制造費用分配問題。但是,在現代制造環境中,制造費用所占比例越來越大,許多制造費用并不單一地與一種驅動因素相關,傳統的過于簡化的驅動因素會歪曲制造的分配。
根據價值鏈模式,企業作業可以為兩大類,基本作業和支持作業。基本作業是直接為客戶創造價值的作業,支持作業不直接為客戶創造價值,但為基本作業的進行營造條件。
(3)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現代戰略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過程中來實現企業自身價值。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正是與這一理念相適應的成本管理方法。
一個產品從研究、設計、制造,到消費者使用,直至報廢為止的整個時期,稱為產品壽命周期。產品壽命周期因產品的不同而異,有的產品壽命周期只有一個小時,或者幾分鐘,例如:冰棒、氣球等。
使用成本是客戶使用中的耗費,肯定是客戶負擔的,而產品是客戶從生產者手中買來的,所以,產品的整個壽命周期成本都是客戶負擔的,要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就要降低產品壽命周期成本,而不僅僅是降低制造成本。
從理論上來說,在一個產品的壽命周期內,制造成本與使用成本呈互為消長的關系,制造成本的增長會帶來使用成本的減少,而制造成本的減少可能會帶來使用成本的增加。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就是要在它們的這種關系中尋求二者之和最小。在開發新產品時,首先把重點放到壽命周期總成本上,并要著重研究原來的設計和影響壽命周期總成本的其他方面的因素,以尋求降低總成本的途徑。以便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實現企業的價值。
2、個性成本管理核心業務
成本管理方法有許多,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情形,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例如,責任成本管理與變動成本管理不同,標準成本管理與目標成本管理不同。個性成本管理就是根據企業成本管理戰略來選擇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的組合,出現各種不同的多位一體成本管理模式。例如,如果企業采用成本領先的戰略,則成本管理目標就是成本最低,此時,企業應該建立最龐大的成本管理體系,可以選用融技術經濟成本管理、目標成本管理、責任成本管理于一體的成本管理模式。
由于成本管理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及管理理論和方法的日益創新,當今成本管理思想正經歷著戰略成本管理這一重要發展階段,因此地勘單位在進行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戰略成本管理的特征,以促進地勘單位企業競爭優勢的形成,做到地勘單位戰略成本管理的可持續及全面發展。
當前,各省局地勘單位在屬地化管理完成后,已全面進入實現企業化經營階段,戰略成本管理將在促進地勘單位建立高效、靈活、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管理模式方面,展現時代特征,更好地將管理模式與地勘經濟發展相融合,跟上時代步伐,實現地勘經濟跨越式發展。
- 上一篇:民政辦基層教育考核交流
- 下一篇:農村移動信息管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