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成本趨高成因及控制對策

時間:2022-06-18 08:36:00

導語:高校行政成本趨高成因及控制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行政成本趨高成因及控制對策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斷增加,高等學校的行政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高校行政成本趨高,不但直接減少了高校教學與科研的經費投入,而且可能滋生腐敗,嚴重影響與制約高校自身發展,影響人才培養質量。

一、高校行政成本趨高:現象透視

(一)人員經費與日俱增

隨著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高等學校的規模越來越大,教職工人數越來越多,高校的人員經費與日俱增。高校人員經費的增加,既有客觀需求,也有主觀為之。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其一,因教學需要不斷吸納各類師資,教職工數量不斷增加,導致人員經費不斷增長;其二,因學校發展需要不斷引進高層次人才,高層次人才的“高薪”導致人員經費趨高;其三,高校行政人員、教輔人員過快增長,編制外招聘員工大量增加,導致人員經費不斷上升;其四,隨著物價上漲、社會收入普漲等因素影響,教職員工的工資、津貼等也“應聲”而漲;其五,多校區辦學,要求高校行政機構“一塊牌子多套人馬”,客觀增加行政人員數量,導致人員經費不斷增加。

(二)運行經費不斷增加

高校行政運行經費持續增加主要表現為:其一,行政機構數量有增無減,行政運行經費必然增加;其二,行政機構成本意識與節約意識淡薄,其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交通費等日常公用支出費用大幅增長;其三,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級各類教育協會、兄弟院校舉辦的會議有增無減,高校會議費用節節攀升;其四,行政機關辦事效率低下或錯誤決策,間接催漲運行經費;其五,多校區辦學,直接導致交通費、通信費等不斷上漲;其六,隨著開放辦學的不斷擴大,高校與各級政府部門、各類企事業單位、各種社會團體等交往越來越密切,客觀導致運行費增加。

(三)職務消費持續走高

在高等學校,職務消費持續走高雖然沒有社會一些部門“明顯”,但也不可小視。其主要表現為:其一,高校行政領導數量不斷增加,必然引起職務消費總量增加;其二,高校行政領導公款消費不斷增長,主要為公款送禮、公款旅游、公款宴請、公車私用、公款送子女讀書、公款出國、公款支付費或專著出版費等;其三,高校行政領導享受的“特權”越來越多,職務消費的范圍不斷擴大,職務消費額也不斷提升。

(四)公務接待費節節攀升

目前,高校與各級政府部門、社會企事業單位的聯系日益密切,高校與高校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這既有利于開放辦學,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導致高校的公務接待費節節攀升。各級各類檢查多如牛毛,如安全檢查、衛生檢查、軍訓檢查、食品質量檢查、檔案檢查、消防檢查、保密工作檢查、教學水平評估、專業評估、學生就業工作檢查、學校黨建工作檢查等。對各級各類檢查組,高校只能以“禮”相待,用大把大把的接待費來恭迎“檢查”。各類考察、學習交流活動頻繁。兄弟院校、企事業單位、中小學校等友好單位,派出各類考察組,到高??疾旖涣髋c學習。本著禮尚往來的對等原則,高校對各類考察組格外熱情,以高規格接待,消耗大量接待費用。

二、高校行政成本趨高:原因分析

(一)行政機構臃腫,行政人員冗余

盡管進行過多次改革,高校的行政機構依然臃腫:行政機關數量有增無減,行政層級不斷增加,行政領導越來越多,就連“教研室”也越來越多地履行起“行政”職責來,變成了半官方的“行政”機構。行政機構臃腫,不僅直接耗費大量行政公用經費,而且容易導致行政部門職責不清,相互扯皮,導致行政效率低下,導致行政經費大量損失。高校行政人員與教輔人員居高不下。精減—膨脹—再精減—再膨脹是高校行政機構改革的真實寫照。由于編制控制不嚴,由于高校的人事政策與分配政策存在不足,就連不少優秀教師也走下講臺進入機關成為行政人員。高校行政人員持續增長,人浮于事,不僅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浪費行政經費,而且更不利于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影響教學質量。

(二)行政成本意識淡薄

高校行政人員的行政成本意識普遍淡薄,行政成本核算規章制度不健全,行政成本控制機制不完善,導致高校行政成本持續增長:在校園建設、教學場館建設、辦公樓建設等方面好大喜功,過分關注“政績”,不計成本,鋪張現象突出;在考察學習、舉辦會議、公務接待等方面大手大腳,死撐“面子”,浪費嚴重;在公務用車、行政裝備等方面追求“闊氣”,奢侈明顯。同時,由于缺乏約束機制,高校行政領導在劃撥、使用行政經費時隨意性很大,不可避免造成浪費。

(三)財務預算管理缺位

預算編制粗放。高校行政經費的預算,一般由行政領導說了算,更多體現“長官意志”而非行政工作的實際需要。而且,行政領導對涉及自身的行政經費,往往追求“預算最大化”,盡一切可能增加行政經費的預算規模。同時,高校的行政經費預算,一般比較粗放,遠未達到精準、規范、合理與科學。預算執行不力。對已經形成的行政經費的正式預算,高校仍然存在執行“難”的現狀,任意追加預算經費,隨意更改預算科目等。預算執行不力,往往導致高校行政經費使用與管理的混亂,進而導致教育行政經費的損失與浪費,增加教育行政成本。預算審計缺失。高校監察審計部門對教育行政經費的審計往往是“事后”審計或“回頭式”審計,對教育行政經費的預算、劃撥、使用等缺乏“過程”審計。“事后”審計不能及時發現高校行政經費使用與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教育行政經費的浪費與損失也不能及時進行制止與挽回。

(四)多校區辦學

多校區辦學是我國高校普遍的辦學模式之一。多校區的“多”,必然導致教育行政成本的大幅增加。其一,教職工與學生往返多個校區,交通費用激劇增加;其二,行政部門每個校區均要有行政人員“駐扎”,人員經費不斷增加;其三,各校區之間的電話聯系不斷,通信費用不斷增加;其四,行政辦公用房、行政辦公設備等必須按校區數量“一式多份”配備,客觀重復配置,浪費嚴重。

三、高校行政成本趨高的控制策略

(一)精減行政機構,裁減行政人員

精減行政機構、裁減行政人員是高等學校控制、降低行政成本的主要渠道。高等學校行政機構的設置,一定要遵循精減、高效的原則,根據學生人數、教師人數,科學合理確定行政機構數量。首先,精減數量。對可設可不設的行政機構堅決撤銷,對歷史上設立而當今已經沒有存在必要的機構堅決撤銷,對職能交叉重疊過多的機構堅決撤銷。其次,合并機構。對職能少又可以歸并的機關職能部門進行合并,有條件的可以實行“大部”制,實行“多塊牌子一套人馬”。對多校區同時存在的“機構”進行實質性合并,真正實現機構數量的絕對減少。高等學校行政人員的聘用,應該堅持少而精的原則,一定要控制并降低行政人員與教師、學生之間的比例。主要途徑有:制定并嚴格執行行政人員編制制度,從源頭上控制行政人員的不合理增長;對現有行政人員進行重新“聘用”,定編定崗定員,將多余的行政人員充實至教學第一線,切實減少行政人員數量;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合理聘用教輔人員,防止教輔人員的惡性膨脹。

(二)樹立成本意識,開展行政績效評價

成本意識是高校行政領導自覺控制行政成本的“關鍵”,只有成本意識真正進入了行政領導的“頭腦”,行政成本控制才可能得到實實在在的降低。高校的財務部門、監察審計部門等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集中或非集中對高校行政領導進行“行政成本控制”專門培訓,促進行政領導樹立、強化成本意識,養成節約成本的良好習慣。高校的宣傳部門等可以通過宣傳畫、廣播、電視、標語、報紙等大眾文化傳播媒介進行廣泛宣傳,推進高校行政人員成本意識的固化,將“節約成本、反對浪費”轉化為行政人員的自覺行為。開展行政績效評價是高??刂菩姓杀尽⑻岣咝姓实挠行侄?。高校的行政績效評價可分兩個層次開展:學校領導個體的行政績效評價與學校行政機構的行政績效評價。學校領導個體的行政績效評價,主要考察學校領導個體的職務消費、學校領導主管行政部門的行政經費與學校領導個體及其主管行政部門的工作業績之間的關系。學校行政機構的行政績效評價,主要考察行政機構的工作業績與其消費的行政經費之間的關系。行政績效評價既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反映出高校各行政機關的“績效”;又要充分發揮“導向”作用,引導行政機關建立“高效率、低成本”機構。

(三)控制職務消費

職務消費的控制,必須要有明確、完整的規章制度,要以制度“約束”領導干部。高等學校應該制定系列政策,對領導干部的職務消費作出明確規定。依據行政領導的級別、所在部門性質、業務范圍大小等,對公務接待費、小車使用費、通信費、會議或培訓費等作出詳細而明確的規定。職務消費也可實行“包干制”,實行節約歸部門、超支不增補的政策,鼓勵領導控制職務消費,杜絕鋪張浪費。職務消費的控制,必須有良好的運行機制才能取得實效。高等學校應該建立職務消費的預算制度、公示制度、審計制度、經費包干制度等,由監察審計部門、財務部門等對職務消費進行監督,讓廣大教職工對職務消費進行監督,保證職務消費處于“可控”范圍,促進職務消費成為“陽光”消費。

(四)加強預算管理

高校行政經費的預算編制,應該做到:其一,具體詳細而非宏觀粗放,要細化到每項、每筆經費,而不能只是一個“大概”;其二,要摒棄“預算最大化”的預算意識,實行“緊縮預算”與“節約”預算;其三,努力實現預算科學化,努力減少預算的“長官旨意”,克服預算編制的盲目性,讓預算編制更能滿足行政工作之需。高校要加強預算執行力度。高校財務預算執行力度普遍較弱,高校行政經費預算的執行力度更是“弱中之弱”。對高校行政經費的使用,財務部門均應按“預算”嚴格執行;對“預算”的追加或變更,應該實行更加嚴格的規范與管理制度。就高等學校而言,對“預算”的變更,可以實行由財務部門、監察審計部門、學校財務委員會共同審核制度,實行財務主管領導、監察審計主管領導、行政部門主管領導會簽制度。高校應實行對行政經費使用的全程審計制度。對高校行政經費的預算編制、執行與決算,高校監察審計部門可以實行全程跟蹤審計制度,完成對高校行政經費的使用“前、中、后”的全面監督審計。全程審計可以及時發現并糾正預算編制、經費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減少或防止教育行政經費的浪費或缺失,以達到降低教育成本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