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業材料成本管理研究
時間:2022-01-16 04:08:59
導語:建筑企業材料成本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強建筑材料物資采購管理
建筑企業的建筑材料物資計劃工作是材料供應的行動綱要,當一項工程確定后,根據中標后的總預算,應該立即組織技術、材料人員編寫材料使用計劃明細。編寫材料使用表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消耗額度和實際情況進行編寫,應該具備有預見的,規格品種齊全等特點。制作完畢后,應該交由相關部門審核批準,并下達材料供應采購部,便于準確的采購材料。當項目開工后,也應該要求對材料使用進度進行定期匯報,使企業能夠及時掌握材料使用狀況,并且統籌安排,確保材料供應。與此同時,企業應該要加強材料采購的質量及價格的管理,建立完善科學的監督體制、辦法及組織,也要加強材料價格信息管理,使用定期公布建材市場信息,并及時向企業領導人(決策者)匯報價格,經領導人批準后方可進行材料的采購,及時做好采購記錄。所以建筑企業應該建立一套完善的采購制度,來規定采購人員的準則,約束其在什么情況下不可采購,采用獎罰辦法。在控制材料價格的實際工作中,兼顧材料信息價的同時,建立市場實際供應的價格數據庫,追蹤市場的瞬息變化,隨時進行價格的對比,選取最優廠家,也可以在建筑材料市場設立信息點,捕捉到價廉質優的工程材料,從而降低成本。
(二)強化建筑企業內部材料物資管理
首先制定全面的項目材料管理措施,嚴抓材料使用計劃關,嚴抓材料進場驗收關,嚴抓出庫關,嚴抓材料使用關,從而確保材料符合建筑需求,滿足項目標準規格,材料證件齊全,杜絕材料遺失,亂報,虛假等情況。同時,做好項目施工的核算,它直接關乎著企業整體利益及項目部的效益。所以要宣揚節約成本的教育,強化核算意識,定期對材料用材進行盤點,準確記錄材料消耗狀況,來做到減少消耗。加強科學的物資管理,運用信息化來實施管理職能,提高物資的保管和使用效率。
(三)建立集團采購制度
目前,建筑企業基本都已集團化,具備一定規模,下設分子公司較多,由于各單位獨立經濟核算,導致采購廠家龐雜繁多,同一區域的采購廠家重復,但是價格不一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可以建立集團化的采購平臺,也可建立工程項目較為集中的區域采購平臺,這樣的采購平臺應當及時掌握材料的價格信息,規模的批量性,可以在價格上取得供應廠家最大的優惠,并且在集團的整體高度,最大限度的保證工程材料的質量,同時采購平臺的材料貯存,也一定程度保證了各項目工期的及時性,降低了延誤工期成本,同時一定程度避免了與供應廠家的糾紛等。
(四)加強整體隊伍素質
只有過硬的隊伍,才能從基礎搞好建筑企業材料物資的管理。人是生產力,材料供應人員也是工程項目的生產力,人員的安置能創造生產力,也能降低生產力,但是目前建筑企業更多的是重視工程技術人員,理念上認為,安排好材料人員采購好價格低的材料就可以了,其實不然,材料人員的專業水準不高,對材料甄別不清,極易造成工期的延誤,材料供應的不匹配,現場物資的浪費等等,尤其,現代建筑企業的信息化逐漸推行,對材料采購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筑企業應當擯棄以往選擇材料人員的標準,具備材料專業素質的同時,盡量兼顧熟悉工程預算的人員,看懂圖紙,熟悉流程等,從而能夠減少溝通成本,避免浪費,提高信息化程度,提高效率。
(五)重視采購合同的管理
當前的企業越來越重視合同的履約問題,怎樣降低價格,避免經濟糾紛,是建筑企業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建筑企業的工程拖欠款嚴重,資金極易匱乏,導致許多材料供應合同履約出現問題,引起糾紛,抑或是采用較高的賒購價格購買材料,價格不夠經濟,都使得成本提高,因此,需要加強合同的談判能力,提高談判技巧,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合同風險,合同價格,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關鍵所在。在實際工作中,注重培養長期合作的供應廠家,在價格頻繁動蕩的情況下,根據長期合作優勢來降低成本。三、結束語眾所周知,建筑企業是微利行業,當前建筑企業人工費節節攀升的失控局面下,使得建筑企業的管理者把更多地注意力轉移到了占工程實體總量較大的材料成本上來,而如何降低材料的成本,是關乎項目成本的關鍵所在,也是關乎企業的生存所在。
作者:史麗紅單位: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
- 上一篇:氣象服務發展現狀分析與思考
- 下一篇:氣象服務網絡系統架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