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研發成本管理論文

時間:2022-12-16 03:53:59

導語:醫藥研發成本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藥研發成本管理論文

摘要:近年來,ERP系統、互聯網(包括移動互聯)計算、大數據等前沿科技在技術上日益完善,這技術在企業層面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以數據為代表的諸多技術領域正在翻天覆地變化會計領域也正在經歷著生產力以更快速度、更大度的變革。以云計算、大數據代表的互網前沿科技被運用到實踐中,一大批財務分析財務共享中心、成本中心、利潤中心等新的會計形式開始出現。全球的研發整體處于上升態勢。多數的國家都把科技創新作為國家長期發展的必要基礎,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奠基石。研發投入是企業為獲得未來市場話語權的重要基礎。在數據時代下,我們需要將區塊鏈、云計算這些新科技應用到醫藥研發成本管控中,一方面提高成本運作效率、提升計算能力,另一方面精確成本動因,進而達到完善研發成本管理的目的。

關鍵詞:醫藥研發;成本管理;區塊鏈;云計算

1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1.1區塊鏈。1.1.1概念。區塊鏈這一概念來源于2008年比特幣框架系統中,最開始應用于金融領域,區塊鏈2.0又將其應用于智能合約和智能資產,后來區塊鏈3.0擴展到文化、健康、政府等人文領域,但由于其獨特的靈活性和時代性,我們也可以將這種理念與技術應用于財務成本管控中,尤其是像醫藥研發這樣成本管控困難、成本有效性分析復雜、作業成本和制造費用追溯難以清晰界定的相關領域,亟需一套更為完善的區塊鏈技術成本管理系統及技術支持。區塊鏈的本質是將數據分布式儲存,這條根據時間順序排列的數據結構在密碼學的保護下能夠安全地進行數據傳輸運行。無法被篡改和偽造。區塊鏈系統可以分為七個部分: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1.1.2區塊鏈與會計成本管理的關系。會計是一個龐大的信息系統,信用在會計系統中是至關重要的,成本管理會計作為會計的一個分支同樣需要信用作為支撐,區塊鏈對于醫藥研發的成本管控有著重要的意義,如在與原材料供應商進行交易過程中可雙方直接交易,免除了信用成本;另外,分布式的信息存儲模式和分布式的記賬模式能夠將不同地區、不同研發環節的信息進行匯總并進行實時披露;其次,區塊鏈具有絕對的安全性,在企業建立私有的區塊鏈平臺后,相關人員會被進行身份審核后授予訪問權限,這樣建立的財務業務一體化模式能夠保證在重要內部信息不泄露的前提下,不僅將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采購人員、研發人員等融為一體,還能夠讓股東、管理層、中級經理和一線人員近距離聯系,尤其是針對一些非扁平化的企業,投融資及研發方向的決策要經過層層審批,浪費了時間成本,而意見傳達的不準確性也會影響決策有效性。1.2云計算。1.2.1云計算概念。“云”實質上就是大范圍的數據資源,云計算是一種新的網絡形式,可以提供無限擴展的信息資源,這種通過軟件進行自動化的計算能力被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且容易得到,為其使用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體驗,近十年來云計算取得了突飛猛進的變化,以虛擬化為核心和基礎,使用范圍不斷擴大,眾多大型企業加入云計算的行列。其實現形式眾多,包括軟件、網絡、平臺、互聯網、商業服務和管理服務。1.2.2云計算的特點與成本管理的關系。云計算具有虛擬化特點:虛擬化技術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研發成本數據眾多且冗雜,通過虛擬平臺,數據資源的引用、擴展和遷移能夠更加便利。云計算具有動態可擴展性:主要表現為不同于一般計算機的高強度運算能力,成本管理要求的數據不僅僅是單一的初始數據,更多應用到的是計算處理后的信息,如EOQ、IRR、單位變動成本等,如果研發投入期較長還要考慮時間因素,根據相應的報酬率計算終值或現值,另外還有機會成本方面的相關計算,通過云計算將計算系統進行擴展,提高了這一環節的效率。云計算具有按需部署的特點:不同類別的數據能夠根據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自動篩選。靈活性:主要體現在云計算的良好兼容性,不僅可以基礎性地搭配低配置硬件機器,還可以外設獲得更高性能的計算服務。可靠性:單一服務器的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系統。性價比高:使用者不需要大空間存儲的主機,這也間接性地降低了成本支出。1.3產品研發成本管理。產品研發成本管理可理解針對由于產品研發所發生的相關費用的計量和成本因素歸集,一方面根據相關賬務信息向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決策信息,另一方面制定相關措施來降低無效成本,提高投入產出比,從宏觀意義上講,成本管理還涉及到研發成功后必要的費用支出。在進行成本計算時,不僅要對實際支出進行歸集,還要根據名義利率計算資本時間造成的間接支出和機會成本。

2我國醫藥研發行業現狀

2019年帶量采購政策的推進使得醫藥行業逐步向研發創新靠攏,近兩年我國綜合實力尤其是創新力的提升對醫藥行業是一個大大的支持,重心已由早期的仿制藥到如今的創新藥,由低質低價到如今的高質量、高保證。不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研發創新能力還相對薄弱,醫藥研發行業需要加大研發力度,突破局限性思維。

3區塊鏈與云計算環境下醫藥研發企業存在的相關問題

3.1成本驅動因素歸集不完善。企業在進行成本統計時存在三方面問題:第一,有的研發企業不重視成本動因分析,在成本分配時單一用吸收成本法、目標成本法等,然而這些成本法往往在醫藥研發行業中不是完全使用,例如吸收成本法,它雖然將服務部門的成本或共有資源進行不同部門分配,但是分配基礎一般均根據人工時間和機器運作時間,這樣簡單的分配是不合理的;第二,即使有的企業使用科學的作業成本法,但是在成本劃分時帶有主觀色彩,用單一的一項成本驅動因素來解釋研發活動支出;第三,作業活動和成本驅動因素界定不明確、不完整,且操作系統過于繁雜,不便于操作,容易出現單一節點漏洞破壞整個系統運作的情況。3.2可行性分析不科學。在醫藥研發準備工作中,可行性分析具有重要意義,企業經常出現分析不完全不準確的現象:市場調查沒有涵蓋大范圍地區,對競爭者的信息了解較少,決策人員和一線研發人員存在信息隔閡,無法明確了解企業的真實技術水平,進而導致計算出的研發成功率和研發時間模糊。3.3預警工作不到位。沒有充分預警資金鏈問題、人員變動風險和付款失誤風險。

4區塊鏈與云計算環境下醫藥研發的改進建議

4.1基于作業成本法的成本動因分析系統。作業成本法相對其他成本法提供更有參考意義的成本,它強調成本驅動力即將成本按照導致其發生的活動來進行劃分,這樣管理者能夠清晰地看到各項成本費用支出用在了那一項活動或者某個環節上,便于成本管控分析和成本預算,充分考慮到所有制造費用,體現了各個成本環節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流程設想:首先將企業發生的或者預期發生的項目、活動、各項研發環節進行劃分,在成本責任中心中建立詳細的成本區塊,利用區塊鏈技術使這些分布式成本區塊高效地進行數據錄入、轉移,在數據層封裝基本數據和基本算法,在網絡層進行分布式劃分,建立傳播和驗證平臺,在共識層建立共識算法,在激勵層將各項成本驅動因素輸入到區塊鏈應用技術中,在合約層對智能合約和算法進行封裝,最后在應用層封裝可能的研發案例和研發場景模式及其對應;然后利用云計算按需部署的特點先將可以直接歸屬于某一項目的成本歸集到相應成本區塊如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然后篩選出無法直接歸集的明細成本即共有資源,并按照合理的方式進行分配,如辦公樓折舊、取暖費等根據各項作業的占地面積,協調人員工資按照各項作業的參與人數進行分配,低值易耗品在各作業人員領用時計入作業成本,共享固定資產的折舊可按照使用時間來確定磨損消耗,最后在確定研發作業時可以根據研發流程劃分:新品研發環節包括市場調查、技術支持調查、可行性分析,產品實現環節包括生產計劃預算、材料采購、硬件軟件測試安裝,在成果檢驗環節中進行鑒定評審,這些作業項目需要設定不同的動因,如市場調研動因可能是調研時間和次數,采購的動因是花費的時間和采購金額,項目可行性分析作業中動因是預期金額和預期產能,產品實現環節的相關作業和研發項目的復雜程度有很大關聯。4.2可行性分析系統。4.2.1市場環境。對不同國家和地區某一功能藥品的創新集中度進行統計分析,若集中度低則可進行考慮,將競爭者、潛在客戶、市場需求度等信息錄入系統,同時進行內外部分析,綜合自身優勢劣勢進行SWOT分析。4.2.2產品定位。產品的研發方向要與企業戰略和占領的市場特點以及潛在客戶的特點相一致,是薄利多銷還是差異化戰略,客戶的收入水平如何,不同地區對于藥品的特殊要求如何。4.2.3研發成功率和研發時間。計算醫藥研發項目的支出,估算研發成功預期帶來的現金流,根據時間價值折現率折算現值,值得注意的是,充分考慮機會成本,同時排除沉沒成本,進而得出凈現值,若凈現值大于零則可行,另外將多個方案進行對比,選擇投入成本低,預期回報高的方案,開發費用還要將失敗案例的成本包含其中,否則會低估成本、高估利潤,不符合謹慎性原則和真實性原則,使得企業過于樂觀。4.3研發成本可視化系統。首先,成立分布式大數據分析平臺是研發過程受到精細管理、精益運營、精準決策,維護數據倉庫的穩定;其次,建立大數據管理平臺,協調整個研發流水線的各項環節,保證各項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搭建專業分析平臺,使分析管理人員與每項作業的研發專業人員聯合作戰,在形成一組數據后連線結構性分析、風險評估和投入產出效果。另外可視化系統還要有科學的預警監控,包括:費用預警(保證研發資金的持續性,避免研發融資出現漏洞,否則會導致整個過程被迫停止,損失時間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影響新品上市時間,智能系統要在預期發生風險之前發出預警,留給管理者足夠時間調度資金);人事預警(避免研發人員突然離職造成的研發鏈條斷裂,定期審核各職能部門);付款預警(包括工程付款預警、合同異常付款預警、大額付款預警)。

參考文獻

[1]姬燕燕.論大數據時代對會計和審計的影響[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2]龐琦,涂建明,朱淵媛,等.基于區塊鏈框架的會計信息系統重構[J].新會計,2019,(09):6-10.

[3]徐鶴鳴.區塊鏈技術對會計的影響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30):98+171.

[4]王志文.基于大數據的企業成本控制途徑[J].現代經濟信息,2019,(20):188-189.

[5]李輝.生物類似藥顯露頭角,醫藥研發成本不斷攀升———2016年重磅新藥研發熱點回眸[J].科技導報,2017,35(01):107-112.

[6]田冠男.c生物醫藥公司研發管理系統設計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5.

[7]施益民.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成本管理模式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9,(08):30-32.

[8]呂志明.作業成本法模型構建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2):47-49.

[9]LambertLi,StevenL.Bokshan,LaurenV.Ready,BrettD.Ow-ens.Theprimarycostdriversofarthroscopicrotatorcuffrepairsurgery:acost-minimizationanalysisof40,618cases[J].Jour-nalofShoulderandElbowSurgery,2019,28(10).

[10]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FASB).FASBImprovestheAccountingforCostsofImplementingaCloudComputingServiceArrangement[J].Computers,Networks&Commu-nications,2018.

作者:石萍 單位:天津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