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探索
時間:2022-02-12 03:47:00
導語:金融危機下企業財務集中管理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很多企業已成長為企業集團,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也越來越密切。在目前金融危機形勢下,企業集團采用財務集中管理的體制,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關鍵詞:金融危機企業集團集中管理
資金集中管理對于企業集團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對加強財務控制和防范財務風險兩方面的重要性已經為理論和實踐所證明,成為財務管理界的一個共識。由于我國企業集團創建的時間還不長,缺乏組建與管理經驗,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狀況不容樂觀。因此,如何加強對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如何實現有效的財務控制、達到集團財務管理的最佳目標,特別是在世界金融危機嚴重沖擊下如何實現抱團取暖、聯手抗浪,成為當前我國企業集團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
一、財務分散管理與財務集中管理的比較分析
根據集團公司與成員企業之間財務決策權限劃分的不同,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可劃分為財務分散管理和財務集中管理兩種。所謂財務分散管理,是指按照重要性原則對集團公司和各成員企業的財務決策權進行適當的劃分,各子公司擁有足夠的財務決策權,集團公司只是專注于集團方向性和戰略性問題的決策。而財務集中管理,是指企業集團的各種財務決策權絕大部分集中在集團公司,由集團公司集中控制和管理集團內部的經營和財務并做出決策,各成員企業只能嚴格執行。
1.財務分散管理的缺陷分析
(1)信息不對稱,集團公司難以掌握企業集團完整的會計信息。各子公司出于各自的利益,不愿及時提供相關信息,或人為制造信息孤島,更為嚴重的是,各子公司還截留信息,甚至提供虛假信息,致使母公司高層決策者難以獲得準確的會計信息,搞不清下面的情況。
(2)會計信息傳遞滯后。在分散管理模式下,只有在會計期末,集團總部才能得到有關子公司經營情況的報表。
(3)核算口徑不一致。在分散財務管理模式下,各子公司的財務部門獨立設立賬簿,核算口徑與方式很難統一,導致眾子公司各自為政、各行其是,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損害了企業集團的整體利益。
(4)公司財務人員容易喪失獨立性。子公司的財務人員一方面受子公司管理者的領導,另一方面又受集團總部的領導,在子公司內部工作的財務人員將面臨巨大的壓力,造成獨立性的喪失。
2.財務集中管理的優勢分析
(1)能夠降低公司的財務費用。企業集團實行財務集中管理,能夠實現集團資源的統一配置,使得在集團內部可以融通資金、盤活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企業集團將減少對銀行貸款的需求量,使集團以短期信貸滿足子公司的長期使用,降低了對外借款而支付的利息。
(2)能夠強化集團的資本經營意識,調劑集團資金。企業集團通過實施財務集中管理后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集團內各公司暫時閑置和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統一配置,并以發放貸款的方式分配給集團內需要資金的公司,從而實現集團內資金相互調劑余缺。這充分調度和利用了集團內閑散資金,加快了資金的周轉速度,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3)能夠加強企業集團的內部監控。企業集團實施財務集中管理后,通過資金結算中心對下屬公司的監控就大大加強了。原因是:首先,資金結算中心掌握了企業集團的第一手財務信息。由于資金結算中心擁有資金結算的權力,企業集團所有的資金流動操作由其完成,并且通過其提供的數據,決策人員可以隨時了解下屬公司的財務狀況,對其進行實時監控。第二,資金結算中心有調配資金的權力。當結算中心通過財務信息了解到下屬公司的財務收支狀況發生異?;蛸Y金使用不符合集團發展戰略時,可以暫時停止對其所有的結算,這樣也就做到了財務的事中控制。
(4)能夠提高企業集團信貸的信用等級。企業集團進行財務集中管理后,集團內各子公司不再單獨與金融機構發生信貸關系,而是以企業集團的名義進行信貸活動,加之政府對企業集團的政策扶持,金融機構不用擔心其償還能力,從而擴大了集團的對外信用,有利于集團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取融資。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要想化危為機,站穩腳跟,就必須把整個集團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一致對外,尤其是要把財務管理的權利集中在集團總部。只有實施財務集中管理,依據產權關系,“迫使”子公司在其所劃定的范圍內開展財務活動,規范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使其一切活動都以集團整體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才能保證集團整體戰略的實施。
二、實施財務集中管理的具體措施
在實施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理的過程中,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可以加強集團的財務集中管理就成了關注的重點。一般情況下,可以考慮采取以下幾項措施來實現集團的財務集中管理。
1.提高認識,相互協調,樹立財務集中管理理念
領導重視是關鍵。財務集中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企業集團內部的各個方面。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人要充分認識到實施財務集中管理的重要性,要有計劃、按步驟逐步實施,單位一把手的支持是財務集中管理取得成敗的關鍵。
2.推行全面預算管理制度
全面預算是對企業所有經營活動計劃的數量說明,它是整個企業日常經營活動和財務管理的目標。母公司授權子公司管理其資產,對應的責任是通過經營資產實現利潤,因此母公司應于會計年度前與子公司協調確定利潤目標,以量化規范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責權利安排。全面預算管理可以促進企業計劃工作的開展與完善,減少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強化內部監督與控制。
3.實行資金的集中統一管理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資金的集中管理是財務集中管理的重點,也是難點。集團公司要求資金集中管理和下屬子公司資金分散占用之間的矛盾已成為目前企業集團資金管理中最突出的問題。對企業集團而言,母公司只有控制了子公司的財務收支,控制了其資金的流動,才能使子公司按照母公司所確定的發展戰略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即“誰掌握了資金,誰就掌握了規則”。資金的集中管理有多種實現方式,比較常見的是在集團總部設立“資金結算中心”或由集團內各成員企業共同出資成立財務公司。
財務公司或資金結算中心一般都具有三項功能:一是結算功能。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統一在財務公司或資金結算中心開設賬戶,由財務公司或資金結算中心以一個戶頭對銀行辦理集團內各企業的資金結算業務。此舉改變了以往都通過銀行完成內部結算的辦法,節約了大量的銀行手續費用,加快了成員企業之間資金往來的速度。二是內部控制職能。建立財務公司或資金結算中心后,母子公司所有的收入都進入了財務公司或資金結算中心在銀行開立的賬戶,同時,也由其統一撥付各成員企業因業務所需的貨幣資金,做到了對資金收支狀況及使用方向的監控。三是資金融通功能。財務公司或資金結算中心通過吸收存款的方式把集團內閑置和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再以低息發放貸款的方式將資金分配給集團內需要資金的企業,從而減少了資金的沉淀、浪費,實現了集團內資金相互調劑余缺,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
4.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
為了實現對子公司的財務監控和管理,集團公司可以依據產權關系,以出資人的身份向其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派出財務總監。這是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進行財務集中管理的一貫做法之一,因為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具有事前控制性、審計經常性、反饋信息及時性、高度專業性和獨立性等特點。要特別注意的是,財務總監只是母公司派駐子公司的財務監督者,子公司應有其自己的總會計師,獨立開展工作,對子公司經營者負責,并不受財務總監的直接領導。
5.實行定期和不定期審計加強審計控制和內部監控
內部審計在集團公司治理結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業集團整個財務控制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為確保集團整體目標的順利實現,集團公司應建立內部審計制度,設立相關審計機構,配備專職審計人員,從而一方面使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集團公司對子公司開展定期和不定期審計工作,以保證集團公司及時獲取準確的財務信息,提高經營決策的科學性。
與過去常見的“集權管理”相比,財務集中管理不排斥分權,強調的是在一定監管規則下的適度的分權,重要業務信息的共享和業務過程的可視和控制,并不是集團總部取代下屬分子公司所有的自主經營和決策權。集團公司完全可以根據本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方案,努力避免那種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一放就亂、一統就死”現象的發生,從而提高企業集團在金融危機中抵御風浪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仇智勇,企業集團治理結構與財務資金集中管理的問題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2]胡乃民,國有(控股及參股)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監督機制框架及鞍鋼集團公司實踐研究[D];東北大學;2006年.
[3]劉芳,企業集團對外股權投資的財務監控體系設計——兼析凱普集團[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4]宋群,劉杰;對國有企業集團實行股份制改造的再認識[J];中國經貿導刊;1994年23期.
- 上一篇:上網行為管理在網絡中的運用剖析
- 下一篇:財政支出結構調整策略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