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高校財務績效剖析
時間:2022-04-15 10:18:00
導語:談論高校財務績效剖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在界定高校財務績效等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以G大學為例,運用模糊數學方法對該校的財務績效效果進行了評價。
【關鍵詞】高校財務;AHP;模糊數學;績效評價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質量總體不斷向前發展,高等教育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與效果。但同時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其中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局面,而保持良好的高校財務狀況是高校保持平穩發展的必要前提。因此,對高校的財務績效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對促進高校保持長期有效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以G大學為例,運用模糊數學方法對高校財務績效進行評價分析,希望對高校財務績效的科學判斷與評價有一定的指導與實踐意義。
一、高校財務績效評價的界定
財務績效評價,主要是在對組織的財務報表數據等有關情況進行計算、對比、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揭示財務狀況、盈利水平、經營狀況的一種分析評價方法。而高校財務績效則是指投入一定的教育教學科研資金而產生的能用數量表示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效果,可以用高校的最終科技與教學等各個方面的數量與質量來衡量;第二,效率,可以用取得的成果與投入資源的比例,反映的是資金的使用效率;第三,效益,可以用預期目的的實現程序與經濟利益的實現情況來衡量。
下面從構建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入手,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和德爾菲法等確定各指標在評價體系中的權重,以G大學為例,運用模糊數學對該校的財務績效進行相關評價。
二、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的構建
指標是衡量目標的單位或方法,它綜合地反映財務狀況某一方面的情況。評價指標則是績效評價內容的載體,也是績效評價內容的外在表現,反映評價對象某方面的本質特征從而形成對評價對象進行價值判斷的依據。具體到建立高校財務績效指標評價體系的過程中,主要采取實用性原則、指標優化組合性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和動態完善原則。為此,筆者在參考孔祥斌發表的《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一文的基礎上,廣泛收集資料,征求意見,修改求證,從學校的教學績效、科研績效、自籌能力、資產績效、產業績效等五個方面篩選出19個指標,如表1所示。其中,指標的權重和排序是第三部分運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的。
三、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一)判斷矩陣的確定
在模糊評價中,指標權重的確定是一個重要但很復雜的問題,它反映的是各指標在評價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為此,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對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權重的確定。
判斷矩陣是針對上一層的指標,本層各指標之間的兩兩比較的重要程序,這個相對重要程序的數值采用Saaty九級標度法(如表2)構成判斷矩陣。具體采用德爾菲法,邀請G大學財務方向的教授、學校財務工作人員等20人參與問卷的調查。首先將表1中B-F的重要程序相對A進行兩兩比較,再將B-F的下一層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得判斷矩陣。
(二)特征向量與歸一化處理
按層次分析法的要求,將上述6個判斷矩陣在matlab用函數eig求解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與最大特征值,并將特征向量做歸一化處理得(其中WI表示歸一化后的特征向量,λI表示特征值):
W0=(0.25420.16760.46800.07070.0396)T
W1=(0.03340.32280.05080.02860.03000.45960.0748)T
W2=(0.60000.4000)T
W3=(0.68670.16970.1436)T
W4=(0.27970.62670.0936)T
W5=(0.29540.33280.28630.0855)T
λ0=5.1348
λ1=7.3842
λ2=2.0000
λ3=3.0858
λ4=3.0858
λ5=4.0752
(三)單排序的一致性檢驗與權重的確定
按AHP理論,只有當一致性指標滿足CR<0.10時,判斷矩陣才滿足一致性,所得到的權重才可以被接受,不然會導致高校財務績效評價得出錯誤的結論。從表9中查取隨機性指標RI并計算比值CR=C1/R1,當C1/R1<0.10時,可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符合要求。否則,應重新進行判斷,構建新的判斷矩陣,使其最終滿足一致性檢驗要求。一致性指標C1定義為:
這一得分顯示:G大學財務績效效率和效益都很高。也就是說G大學目前財務狀況是良好的,并且該校具備保持長期平穩發展的能力。
二是從表1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總排序來看,對高校財務績效評價影響程度較大的前五位的指標分別是:學校自籌經費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人員經費占總支出的比重、教師人均科研經費、生均事業支出額、學校自籌經費年增長率。說明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高?;I資投資渠道呈多元化發展,對一個高校的財務績效評價由傳統的教學導向向社會效益導向轉變。這種社會效益表現為學校自籌經費收入比重加大,為學校教學科研各方面的需要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與以往傳統的資金來源單一形成鮮明對比。
三是通過高校財務績效這一模糊事物的定量研究,可以對某一高校財務績效水平有較為全面客觀的認識,從而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有的放矢地采取改進措施,這對我國高校財務績效評價的長遠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孔祥斌.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2).
[2]徐麗馨.高校財務績效評價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8.
[3]張和生.高天武,高校財務績效考核研究[J].市場周刊,2003(12).
- 上一篇:堅持以人為本學習心得感想
- 下一篇:探索經濟法的本質考矛盾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