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財務管理效益

時間:2022-03-12 04:39:19

導語:如何提升財務管理效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提升財務管理效益

一、解析公路部門財務管理的現況

(一)財務會計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

一方面,有的財務基礎管理執行能力薄弱,各種核算資料、財務會計報告不能完整的反映真實情況,出現了“資產不實、成本不實、盈虧不實”的現象,不能滿足企業經營決策的需要,不能充分的發揮財務部門的職能。另一方面,單位管理層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缺乏一個清晰的認識,對于財務工作的管理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導致了管理層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沒有發揮到應有的作用,沒有對財務工作者做出相應的規劃,也沒有提出合理的意見與要求,很多時候進行管理工作時甚至是靠主觀臆斷,最終導致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偏低。

(二)預算制度不能嚴格執行

財務預算是在預測和決策的基礎上,圍繞企業戰略目標,對一定時期內資金的取得和投放、各項收入和支出、經營成果及其分配等資金運作所作的具體安排。目前,在我國高速公路管理建設中依然會出現不按照預算制度行事的情形。一般來說,導致單位預算不合理,或者是預算的有關計劃編制不嚴謹,都是因為在財務預算的編制工作中有不合規定的現象,使預算編制在執行的時候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出于應付,沒有發揮應有的功能。更有甚者,出于一己私利將預算投放尺度超標,沒有正確預算資金的投放方向,卻在實際支出與預算相等上采用違規的手段。同時,在規范預算資金的專款專用上也有著不合理的支出,從而減弱了財務預算的約束作用,預算資金使用效率被明顯降低,發揮不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二、提升財務管理效能的決策

(一)集中資金,高效投放

資金的籌集和投放運營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一方面,資金的運營要確保有效的投放,才可以有較好的產出,能給籌集資金一個堅強的保障,讓企業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企業在進行資金決策時,不僅要考慮到投資決策,而且要通過籌措、使用、調節、盤活企業資金,使資金在市場經濟中保值、增值、循環并且注重流轉資金的有效使用,確保資金的時間價值增長。

(二)結合成本費用和收益

企業的最終目標是控制最穩定的成本費用,帶來最可靠的收益,繼而使企業價值最大化。只有成本費用與收益的相結合,能夠在補償資金成本費用后有稅后凈收益,企業才能生存與發展。

(三)平衡相對的動靜態管理

企業的經營活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企業的發展也是不平穩的,這也就要求企業應當根據市場環境及企業本身情況的變化進行相對應的決策調整。因此財務管理工作不能夠停滯不前,應該要隨著變化而制定出適合的管理措施,對市場信息進行一定的分析與預測,形成動態管理,這樣才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四)控制平穩的過程與結果

企業的運營管理有事前計劃決策,事中控制管理,事后分析促進。財務管理要更多地滲透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以調節資金為紐帶,以完善制度為導向,以控制成本為保證,經過控制決策來運行籌措、使用、調節、循環等職能增加管理的效率。隨著市場的發展,人們更加清晰的意識到,如果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力生存下來并且得到發展,就應該在企業的日常活動中重視財務方面的管理,并且讓財務管理起到切實的作用。

(五)建立全面的財務信息系統體制

由于財務會計工作信息化程度不高,財務部門要拓展財務信息采集區域,建立財務信息的收集、整理、預測、決算程序。形成以財務信息為主,以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信息為輔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最終建立企業財務綜合分析數據庫。與此同時增強對于電算化的推廣,盡量減少手工作業,提升工作效率,將會計電算化是否實現當作衡量財務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桿。

(六)提高財會人員綜合素質

相當多的企業在重大投資等問題上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決策約束機制,使得資金的流向和控制脫節。財務人員對企業的經營情況不甚了解,常常按領導的意識辦事,造成“財務管理跟著會計核算走,會計核算跟著領導意識走”,使財務監督流于表面的現象。所以,企業財會人員不僅要精通財會專業知識,而且要熟知企業生產營銷方面的基本知識,適應經濟市場調節下高效科學管理的客觀要求。

(七)協調處理好企業內部財務關系

三、結束語

首先企業必須要轉變觀念,明確財務管理在企業各項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其次,樹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念,從而透過價值形式管理來達到對實物信息的管理。最后,通過資金的投放多少來影響企業經營管理活動。

作者: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