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財務管理論文

時間:2022-10-30 03:41:31

導語:高等院校財務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等院校財務管理論文

一、財務管理專業培養目標

對于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首先要使學生成為理想遠大、熱愛祖國的人,成為追求真理、勇于創新的人,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成為視野開闊、胸懷寬廣的人,成為知行統一、腳踏實地的人,這是培養人才的總體目標。其次,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是為企業、金融業、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從事理財、財務管理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必須掌握財務管理、金融、會計、相關財稅法規等方面的知識及其運用的能力,具備會計手工核算、會計信息系統軟件應用、資金籌劃、財務評價、財務報表分析及稅務籌劃等能力。除了上述專業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際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體協作能力、運用資訊能力等,都是財務管理學生迫切需要具備的能力,這些能力往往在將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這些能力,使畢業生在參加工作時能盡快適應復雜的工作環境,在工作中突出自身優勢?這對于學校培養方式提出了挑戰,并且指明了專業改革方向。于此,有哪些國外教育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呢?

二、德國大學考試方式

德國的經濟發展和工業水平都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德國高等教育盡管也在進行改革,但畢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享有國際聲譽,并且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對于二戰后德國經濟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也有借鑒意義。德國最主要的授課類型是講座課(Vorlesung)、研討課(Seminar)、輔導課(Tutorium)或練習課(Uebung)以及復習課(Repetitorien)和學術討論課(Kolloquien)。在講座課上(Vorlesung),一名高校教師圍繞著某一特定的主題進行知識點的講授。通常課堂上并不進行討論,對前來上課的學生人數也沒有限制。研討課(Seminar)的核心因素是各學生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之間進行互動討論,參加課程的學生人數通常有限制。輔導課(Tutorium)的任務是深化講座課或者研討課上傳授的知識內容,一般由大學高年級的學生擔任輔導員(Tutoren)進行上課。與此有別的是,如果此類講座課或研討課的輔助課程是由大學教師、講師、助教或其他科研人員來主持上課,則通常會被稱作為練習課(Uebung)。在一些專業領域內,學生還會組成工作小組(Arbeitsgruppen)或學習小組(Lerngruppen)。在這些小組中,多名學生聚在一起復習課上學過的內容或者一起進行考試前的準備。有些專業開設復習課(Repetitorien),目的是為學生們提供機會,在大學教師的帶領下復習所學過的知識內容,并為考試做出有針對性的準備。學術討論課(Kolloquien)通常指的是針對已進入畢業考試階段的學生所開設的課程,在課上學生可以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部分學校在上述類型之外,還開發出了網上教學模塊(Online-Lehrmodule),這也是對傳統教學形式的一種補充。德國施行的是學分制教學,學生要畢業必須修夠足夠的學分,要想獲得學分,也必須參加考試或實習。德國的考試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從各方面測試學生的能力,其主要考試方式有筆試考試、口試考試及研討課形式。

(一)筆試考試(SchriftlichePruefung)筆試也稱書面考試,主要以考察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內容的掌握情況。這與我國高校筆試很相似,以各種題目的形式測試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一般由任課教師出題。但德國教師教授一門課之前,通常會推薦幾本相關的專業書讓學生去閱讀,并且掌握其觀點,同時筆試的內容不僅僅是上課所學知識點,還包括所推薦書目上的知識點。也就是說,筆試內容不拘泥于課堂授課內容,還包括課外閱讀內容。這種方式既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增強學生自學能力,并且拓展了課堂上的知識,允許學生接受各種學派的思想。講座課的考試形式由任課教師自行確定,一般公共課都采用筆試方式進行測試。

(二)口試考試(MuendlichePruefung)口試是學生與任課教師約定時間與地點(通常是任課教師辦公室)進行的一種無試卷的考試,主要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進行考試。為了保證口試的公平性,必須還要有另外一名教師或助教在場鑒證,并進行口試記錄。一般教師的提問會由淺入深,在一問一答過程中考察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會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選擇某一些知識點深入提問,進而根據回答情況給分??谠嚳荚囯m然看似隨意,但是對于學生的要求往往比筆試更高,因為學生不能像筆試中那樣,選擇知識點進行回答。同時,教師也更能從學生的回答中得到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最佳反饋。并且這種考試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還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這種考試方式往往應用于高年級專業課的考試中。

(三)研討課(Seminar)這類考試形式多適用于高年級的專業課當中。一般要求只有修完相應基礎課或專業課課程的學生才能報名參加這類課程。課程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論文,另一部分是報告及答辯。論文部分是課程的核心,論文題目一般由課程教師預先擬定并規定每個論文完成的學生數,由參加該課程的學生自由選擇論文題目,共同完成一個題目論文的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該學習小組一般由2-3名學生組成。學習小組應將不同組員完成的論文進行組合,以便形成一篇完整的論文。完成論文部分,經教師驗收合格以后,才有資格進行論文的報告及答辯。作報告時,需要學生使用簡明清晰的語言向教師和其他參加研討課的學生介紹論文的內容,并通過自行制作的PPT演示文稿輔助報告的講解。每名學生闡述的時間一般被限制為10-15分鐘,最后由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論文相關內容的提問。從研討課的形式上來看,這與我們高校的畢業論文及答辯很相似。在德國,一個學生完成學業前都必須完成若干個研討課,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閱讀、表達、查找文獻及團體協作等能力都有很好的幫助。而且由于研討課的特殊性,每一個研討課所能容納學生的數量是有限的,能參加的學生人數要遠遠小于講座課的人數,德國大學一般都采取網上報名或者抽簽的方式來選擇參加的學生。

三、德國大學考試方式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專業考試改革的啟示

借鑒德國考試的方式我們可知,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僅依靠教科書上的內容,還應讓學生多閱讀相關的書籍或最新領域內的研究成果,使教和學的內容都及時更新,也可以讓學生明白所學內容的重要性和應用領域。采用更多種多樣的考試方法,能避免學生只在考試前突擊學習的情況,考前突擊無助于對知識的掌握。對于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大多數學生畢業都能從事財務管理相關的工作,這樣的工作一般都會要求員工具有溝通、管理、協作、協調等能力。那么,對于一些課程,口試考試相比筆試考試就更能對學生進行多角度、深層次的立體測試,更加強調學生的素質建設。在發揮好口試考試的優勢時,還應注意進行測試時的公正性,應有與筆試考試一樣的系統的評分標準,在測試時也可以由多個老師一同打分,使學生分數更公正。研討課這種考試方式具有多重優點,但這種考試一般容納學生的數量比較少,更加適合我國高年級專業課課程。

總之,德國的高等教育重視方法訓練,重視個體能力和團體協作能力的培養,德國經濟的發展與這種教育理念是息息相關的。以實踐為導向,以企業需要為培養目標是德國高等教育的特點。財務管理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完全“填鴨式”的教授方法將不能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學與用相脫節是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個棘手問題。而因材施教,實施有的放矢的教育才是關鍵的解決方法。靈活多樣的考試方式,從不同角度,根據未來工作需要來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測試,這是培養學生能力非常重要的步驟。

作者:呂佳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