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建筑行業財務管理探討

時間:2022-07-26 10:41:36

導語:新會計準則建筑行業財務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會計準則建筑行業財務管理探討

摘要:財務管理作為建筑企業經營管理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需要面對復雜的工作環境,還對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為了推進我國建筑行業整體發展,各方建筑企業務必要提高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并能基于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本文從建筑行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特點入手,分析了新會計準則建筑行業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與促進作用,并針對如何做好新會計準則下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建筑行業;財務管理

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行,對建筑行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建筑企業需要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并能在深入理解新會計準則內涵的前提下,結合建筑行業財務管理的基本特點,合理調整與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進而保證整個行業的持續化發展。

一、建筑行業財務管理基本特點

(一)專業性強

建筑行業財務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所以需要相關從業人員能夠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還應當對建筑施工方面的常識有所了解。此外,在一些必要情況下,財務人員還要親自到施工現場,調查與核實財務數據,以此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與真實性。

(二)核算方式特殊

建筑工程具有建設周期長、涉及內容廣泛等特點,在費用支付的時候,一般是無法進行一對一支付,很多時候建筑企業需要進行先行墊付,否則施工活動就無法順利進行,因此需要財務人員要結合施工進度與資金分配情況,做好會計核算工作。[1]

(三)核算科目集中在建筑行業財務管理中,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有成本費用、稅金與收入費用,由于會計核算與工程施工進度有著緊密關聯,在施工中進行成本費用核算需要以成本相關項目明細為依據,因此在進行核算時會計人員會進行成本費用的集中核算,其中包括人工費用、材料費用、機械設備費用、管理費用等直接或間接成本費用。(四)核算對象主要是單項工程建筑企業進行施工作業時,所要面對的建筑產品種類繁多,不過由于施工生產手段較為單一,會出現比較明顯的不對等性。在此情況下,會計人員進行統計核算時,就只能對某個單項工程,不能將某個時段的全部工程項目資金流轉作為核算對象。另外,會計人員通常會在項目施工之前,提前進行預算編制,但因為施工場地、人員相對分散,就難以確保項目資金集中核算的準確性,從而影響到財務管理的質量。

二、新會計準則對建筑行業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

(一)促進會計科目轉變與調整

金融資產類科目是新會計準則中新加入的一部分內容,如可出售的金融資產科目、持有到期投資科目等,并且它還取消了短期投資相關科目,在此情況下建筑企業需要對會計科目進行及時轉變與調整,從而更好地適應新會計準則下的財務管理工作要求。目前,建筑行業財會業務主要以成本、收入與稅金為主,在會計核算業務的開展中,建筑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需要結合施工進度進行,尤其針對施工中產生的成本費用,在核算時要根據“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進行。并且,需要在確定一定核算對象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該業務的開展。為了能更好適應業務需要,建筑行業的會計科目不得不進行轉變與調整。[2]

(二)對建筑行業的業績水平與從業人員職業判斷力的影響

根據以往建筑行業財務管理工作狀況可知,企業處理資產減值準備的方式主要是在特定的時間內,統一檢查企業資產減值情況,要是可回收資金沒有達到企業財務賬面價值時,采取提取減值準備,如果資產價值之后得到了恢復,則可以對其進行資金轉回。需要注意的是,轉回的金融不能高于原來提取的金額。而在新會計準則的實施背景下,對建筑企業資產減值準備方面進行了調整,要求會計人員先準確判斷企業資產,并標識出減記金額,將其計入當期損益,這樣就不能在資產價值恢復后進行轉回。因此,新會計準則的實施要求會計人員可以具備較強的職業判斷力,這樣才能對企業資產減值做出正確的判斷。這種要求的提高,需要會計人員不僅要有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與法治觀念。

三、新會計準則對建筑行業財務管理的促進作用

(一)不斷提升建筑行業會計信息質量

當前我國實施的新會計準則與國際慣例接軌,將其合理應用于建筑行業的財務管理管理工作當中,有利于提升會計核算的可靠性與相關性,對促進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業務處理能力有著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提升建筑行業會計信息質量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提高建筑行業效益管理水平

對建筑行業而言,新會計準則普遍實施既是挑戰,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建筑行業若是可以抓住這個機遇,將新會計準則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從而達到擴大業務范圍與吸引投資的目的,有效提高經濟效益。此外,在當今房價居高不下的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可以進一步加強會計核算功能,降低各種建筑施工成本費用,這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作用。[3]

四、新會計準則下加強建筑行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措施

基于以上內容對建筑行業財務管理特點和新會計準則對建筑行業財務管理實際意義的分析,要想加強建筑行業財務管理的水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做好從業人員的管理工作

對建筑企業而言,人才是保證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只有加強對人才的管理,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人才的價值,挖掘人才的潛力,進而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在新會計準則下,對建筑行業財務管理從業人員提出了全新要求,所以建筑企業要想更快適應時代的發展,加強自身財務管理水平,應重視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培養,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與職業素養。第一,建筑企業要定期對現有的會計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幫助他們可以更快、更準確地掌握新會計準則的相關內容;第二,還要積極引入一些專業能力強、經驗豐富與職業道德高的會計人員,為企業財務管理隊伍注入新的血液,保障自身財務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第三,要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一方面能督促會計人員主動學習新會計準則的相關知識,另一方面則有利于激發會計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強內部監管,實行統一化管理

在新會計準則普遍實施的背景下,建筑企業要想更好地完成自身的會計核算工作,必須重視對內部財務管理的監督,并不斷優化財務管理的相關監督管理體系,實行統一化管理,從而提高自身財務管理水平。首先,建筑企業應強調財務管理部門的獨立性,尤其是會計人員的任免,應由高層管理人員直接決定;其次,需要結合新會計準則,建立符合自身財務管理需求的辦法,禁止隨意調節會計利潤,保證財務管理的合理化、規范化;最后,要確保會計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為此需要對財務票據進行一體化管理,防止會計數據被涂改或丟失。

(三)凈化職業判斷環境,保證職業判斷的精準度

在新會計準則下,建筑行業的會計從業者需要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尤其是對企業資產減值情況,應當具準確的職業判斷,這將直接影響到企業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為此,建筑企業需要在加強對會計從業者的培養基礎上,重視財務管理外部環境的凈化,以此保證會計人員職業判斷的精準度。

(四)強化行業內部文化建設力度

對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而言,需要不斷加強對行業內部文化建設力度,提高行業人員的自豪感、滿足感,這樣才能推動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提高行業競爭力。在具體實踐當中,首先要了解建筑行業會計人員的需要,并能最大限度滿足他們的合理化要求,使其能夠增強對行業的認同;其次,建筑企業應正確對待財務管理與行業文化之間的關系,積極推動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發展。[4]

(五)積極做好“四個統一”

當前,許多建筑企業都屬于集團化的企業,在管理上涉及多個層次,所以要想進一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應做好四個統一,具體包括:會計政策、人事管理、會計計量票據與網絡信息四個方面。第一,會計政策的統一。需要各個分公司能夠按照集團提出的統一管理方式,做好財務管理的工作,禁止出現不聽指揮、各自為政的情況;第二,人事管理的統一。主要是針對會計人員的任免、考核與獎懲,應有企業內部管理層統一決定,以此提高會計的獨立性;第三,網絡信息的統一。要求相關人員能夠實時掌握企業的財務信息,并將其按照要求錄入到信息管理系統之中,便于后續企業高層對各個工程與各分公司實際經營情況的了解,同時能為高層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第四,會計計量票據統一。主要體現在對財務結算單據要實施統一的管理方式,保證會計記錄的有效性與真實性。票據主要涉及:材料入庫單、收款收據、倉庫保管單、各部門的領料單等,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會計憑證,應對此加強管理,避免出現丟失、損壞或被涂改等不良現象。

五、結語

綜上,新會計準則的實行對建筑行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企業必須積極轉變財務管理理念與模式,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并要通過不斷完善與優化內部監督管理體系、強化行業內部文化建設力度與凈化會計職業判斷環境等措施,切實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從而為整個行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馬秀惠.研究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J].經濟管理文摘,2020(6).

[2]李發云.新會計準則下的建筑行業財務管理分析[J].當代會計,2020(4).

[3]王鎮.研究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J].商訊,2020(16).

[4]陳銘,王乾泰,張慧梅指導.建筑工程會計核算在新會計準則下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工程技術與發展,2019(6).

作者:付菁 單位:江西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