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變形信息管理走向知識管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1 04:13:00

導語:圖書館變形信息管理走向知識管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變形信息管理走向知識管理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知識管理信息管理;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

[論文摘要]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從信息管理轉向知識管理,將承擔起知識創新、知識傳播和知識應用的重任,致力于提高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素質,科技素質,以推動社會不斷發展進步。

1知識管理與信息管理

1.1信息

信息管理的概念是20世紀70年代在國外首先提出來的。美國東北大學的E.M.Trauth認為:信息管理分為3個不同的技術領域,即數據庫管理、記錄管理、數據處理管理。通常將這3個領域稱為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的概念又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從狹義上講,信息管理就是對信息的管理,即對信息進行組織、控制、加工、規劃等,并將其引向預定的目標;從廣義上講,信息管理的對象不只是信息,還包括與信息有關的人、機構、設備、環境等。對這些要素進行合理的組織和控制,以實現信息及有關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有效地滿足社會的信息需求。

信息管理是利用信息資源的基礎,是信息經濟的起點。圖書館通過對信息的搜集、檢索、組織和傳播,將各種各樣的信息從分散到集中,從無序到有序,從存儲到傳播和利用,從宏觀上實現館際之間的信息資源協調與共享管理,方便人們能夠在特定時間獲取所需要的特定信息。

1.2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強調以人為中心,以信息和信息技術為基礎,以知識創新為目的,將知識看作是一種可開發資源的管理思想,從結構上看,它可分人力資源的管理和信息管理兩個方面。

(1)人力資源管理是知識管理的核心內容。知識管理思想第一次將信息和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共同作為關注的對象,并且特別關注具有創新能力的人。這與僅僅關注于物、技術、事物的傳統管理方式完全不同。知識管理的本質特征就是把人作為第一要素加以重視。著名的知識學教授IrujjroNonaka曾說:“只有人類才能在知識創新的過程中扮演核心角色,無論計算機的信息處理能力有多大,它們終究不過是人類的一種工具”。可見,人既是知識創新的主體,又是知識的載體,因此說對人的管理是知識管理的核心內容。

具體而言,人力資源管理是一種以“人”為中心,將人看作是最重要的資源的現代管理思想,其管理模式就是“以事就人”,以人為主,旨在使人適其所,人盡其才,使組織的成長配合個人能力的發展,使組織的目標與個人的目標有機地統一,它反映的是“人才決定企業前途”的經營理念。

(2)信息和信息技術是知識管理的基礎。第一,信息是知識創新的前提,知識只有通過信息載體的流動才能產生價值。知識是人腦的產物,是在信息基礎上通過人腦的

思維和重新整合才得以形成,正如國外學者Churchman所定義的;如果把知識看成是信息的集合,則無異于剝奪了其最核心的部分,知識存在于人而不是信息集合中,知識是人對一系列相關信息所產生的反應。第二,信息技術是知識管理的工具。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傳播廣度都有極大的提高。同時,現代技術的應用也為信息的廣泛傳播和有序化管理提供了最大的便利。這使知識管理中所必須具備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成為可能。

(3)知識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要以現有知識為基礎,結合實際進行創新,尋求信息處理能力與人的知識創新能力的最佳結合,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實現知識共享,以期將最恰當的知識在最恰當的時間傳遞最恰當的人,使他們能做出最恰當的決策。

2圖書館從信息管理轉向知識管理的必要性

(1)在信息時代,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是以提供一次、二次文獻為主,是基于用戶簡單提問和基于文獻物理獲取的服務,為用戶克服因信息分散而造成的檢索困難提供索引指南,提供文獻的線索或單個的文獻實物。信息管理主要圍繞信息的組織、檢索和傳遞展開,管理的內容僅局限于對信息的管理,而忽視對“人”的管理。信息技術成為整個管理的核心,它在信息的搜集、檢索、組織與傳播和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知識經濟時代,不同用戶群體的知識需求各不相同,圖書館的知識信息資源體系的內容也各具特色。用戶特定的知識需求還決定了圖書館的類型和性質,即圖書館為誰服務和如何服務的問題。在圖書館的知識管理活動中,始終是以用戶群體的知識需求為對象的,類型的劃分也是以用戶和其目標或功能等為重要基礎的。不同類型的圖書館

體現不同用戶群體的知識需求,圖書館本身具有激發用戶知識需求的功能,圖書館的管理活動對用戶知識需求具有促進或制約作用。

(2)圖書館的發展受制于社會政治經濟的進步,它通過開展相應的管理活動服務于社會的用戶群體,滿足用戶各方面的知識需求,而作為圖書館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用戶及其知識需求對圖書館管理活動的開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人們在生產、生活、學習中對與物質能源同等重要的知識需求越來越強烈,需求量愈來愈大。這種知識需求對此階段的圖書館管理影響巨大,表現在:系統論、控制論、信息系統理論、信息資源管理等理論應用于圖書館管理中;以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綜合運用于圖書館館藏信息的收集、處理、檢索和傳遞;突出館藏信息資源的綜合開發和應用。所有這一切對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開展產生極大影響,充分發揮了圖書館的教育和情報等職能,突出了圖書館在知識經濟社會中的作用。正是因為圖書館在信息管理階段的發展,為圖書館進入知識管理階段創造了重要條件。顯然,人們的需求變化對搜集、處理、傳播和提供信息服務為己任的圖書館向知識管理過渡起著決定性的促進作用。圖書館必須實施先進的知識管理方式來滿足用戶群體的這種需求。

(3)在知識經濟社會,用戶對信息的需求呈現出廣泛化、綜合性、深度化、時效化和專門化的特點,部分用戶的需求趨向專深,對信息的需求更具個性化。而知識管理更側重于對新知識的生產、創造,通過對知識的管理,拋棄了信息管理中被動處理信息資源的工作模式,它與用戶的知識交流、共享、創新和應用的全過程相融合,從而成為用戶知識創新的核心推動力,給科研、生產工作帶來新的活力。知識管理過程中的知識服務不只局限于利用片面的信息來滿足用戶的需求,而是從用戶的目標和環境出發,以面向解決方案為重點,對用戶的需求進行系統分析,根據個人、群體或機構千差萬別的特殊需求提供從知識捕獲、析取、重組、創新、集成到應用的全程一體化服務。將分散在本領域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加以集成,從中提煉出對用戶的研究、開發與創新有用的知識精品”供其使用,提高知識的獲取和實施效率,使得知識管理與服務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將知識管理從理論變成了實踐。

3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實施知識管理的內容及策略

目前政府的知識管理問題已提到議事日程。1997年在多倫多召開的主題為“知識與發展”的國際會議上,成立了包括60個國際組織在內的“世界知識合作聯盟”,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IFLA)也申請加入。這說明,圖書館的知識管理活動已融入整個社會知識管理系統,并得到了社會認可。在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又將承擔起知識創新,知識傳播和知識應用的重任,致力于提高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素質,科技素質,以推動社會不斷發展進步。

3.1圖書館應該形成一種上下級一致,平等交流、知識共享的氣氛,才能便于圖書館事業的蓬勃發展

3.1.1設立知識主管CKO和信息主管CIO

知識主管由館長擔任,負責圖書館知識管理目標,計劃和措施的制定,監督知識管理的實施。信息主管可由精通業務的信息專家擔任,負責信息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3.1.2調整圖書館結構

從傳統的縱向等級結構轉向扁平型網狀結構。根據工作性質設立各種類型的業務主管,取消行政級別。館內各部門、各成員對知識資源的占有和交流是平等的。

3.1.3建立一個有利于激發館員創造力和知識發揮的獎勵競爭機制。

3.2信息資源管理,建立知識倉庫,創建知識共享體系

在21世紀,圖書館將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整合館內各種信息資源,有效發揮知識導航的功能,成為館內服務與網上服務相結合的高度現代化的知識網絡,圖書館將成為社會的知識中心。

3.2.1資源數字化

在資源建設方面,圖書館將更加重視知識管理在資源配置中的應用。圖書館發展的重心移向網絡,開發網上信息的描述、管理和服務技術。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將更多的特色資源和常用資源數字化,通過數據的應用和普及,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組織研究,使之更加有序化,最終形成知識倉庫,供用戶決策使用。公務員之家

“館藏資源數字化”和“社會資源館藏化”的有機揉合并優化,構成了知識經濟環境下圖書館知識管理的兩個重要內容?!梆^藏資源數字化”就是將本館已入藏的非電子化文獻數字化,包括書目數據庫建設,特色數據庫建設,信息系統建設和各種載體文獻全文數字化。因此,圖書館資源既有一次文獻,又有二、三次文獻。“社會資源館藏化”是指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組織,使之有序化,最終形成知識庫,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為用戶提供最直接,最高效率的知識信息服務。在網絡環境中,可存取的信息資源是未來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資源基礎。

3.2.2館藏虛擬化

圖書館資源的概念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不拘泥于自身的館藏,可將其他圖書館的資源作為自身可以取用的資源既虛擬館藏。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圖書館的信息搜索技術的優勢,以海量信息中獲取讀者所需的有效信息,向讀者提供時效性報務,極大地拓展了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潛力。

3.2.3服務產業化

人們對知識信息資源共享所追求的越來越高的境界,引導著信息服務與知識服務,產業化方向發展,反過來信息服務業所追求的新的服務模式,也將決定知識信息開發利用的水平。要真正實現知識共享,不僅是圖書館一家之事,而是需要全社會都來共建知識信息資源。

綜上所述,在網絡環境下,變信息管理為知識管理并建立一個以用戶為中心的全方位的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是圖書館望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與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