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爐結渣原因分析論文

時間:2022-10-15 09:25:00

導語:#3爐結渣原因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3爐結渣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簡要介紹了#3爐結原因分析及調試。

關鍵詞:#3爐;結渣;原因

1概述

北安熱電有限公司續建#3爐為HG-220/9.8-YM10高溫高壓自然循環固態排渣煤粉爐。配50WM汽輪發電機組,該爐設計燃用混合煙煤。機組于2005年4月投產后,由于爐內結渣嚴重機組不得不降負荷運行,一般不超過160t/h,爐內結渣對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造成嚴重威脅。對此,通過試驗和分析,確定了綜合治理方案。方案實施后,效果顯著,實現了機組滿負荷運行基本不結渣的改造目標。

2設備介紹

#3爐的燃燒器采用濃淡式煤粉燃燒器,正四角切向布置,假想切園為Ф800mm,分為兩層,采用鋼球磨中間儲倉,干燥劑送粉系統,除渣設備采用刮板撈渣機。

3結渣原因分析

3.1煤質影響

由于結渣主要是煤礦物質,則在加熱過程中易形成低熔點的共熔體。為判斷不同煤種在燃燒時的結渣性能,目前運行中普遍使用的是測定飛灰的熔融特性。易結渣煤種的灰分含量越高,對鍋爐運行越不利,就越容易結渣。#3爐正式移交生產后,燃用煤質變化很大(調試期間,同一天采集的兩個煤樣的發熱量一個為10680kj/kg,另一個為19160kj/kg),灰熔點低(采樣分析ST=1180度),經常因爐膛結渣,限制鍋爐負荷。鍋爐僅帶160t/h負荷。

結渣的規律一般是從爐膛2、4號角的水冷壁上開始,并很快發展到整個爐膛,其結果是過熱器減溫水門全開,汽溫仍然控制不住,最后被迫降負荷。

3.2運行因素的影響

3.2.1各一次風噴口速度不一,差別最高約38m/s,最低約21m/s。二次風因風門實際開度與控制室內表盤指示不一致,二次風速差別較大,個別的二次風口擋板甚至全關。造成爐膛內氣流動力場紊亂,一次風粉刷墻,使水泠壁結渣。

3.2.2煤粉粗。煤粉取樣篩分的結果為1號粉倉的煤粉細度為R90=36%,2號粉倉為R90=41%。設計值R90=20%~25%通過對爐膛內的燃燒狀態觀察分析,發現一次風從噴口噴出后,被爐膛內旋轉氣流甩到冷壁上,因煤粉粗,煤粉顆粒粘在水壁上繼續燃燒,即在水冷壁上結渣生根,并形成惡性循環,逐漸發展大面積結渣。

3.2.3一次風速高,一次風速平均在34m/s~36m/s。一次風設計值為30m/s。在球磨機運行時,磨煤機通風量增大,煤粉變粗。同時,爐內旋轉氣流量加大,由于離心力的作用,煤粉粗顆粒更加容易甩到水冷壁上。

3.2.4各一次風噴口間粉量不均。一方面,給粉機實際轉數與控制室表盤指示不一致;另一方面,給粉機實際轉數相同時,由于落粉管在煤粉倉的位置差別,粉量也不一樣,撈渣機渣量經常差別很大。

3.2.5爐內實際切圓較大,造成含粉氣流貼壁結渣。該爐的假想切圓直徑為d800mm雖然在燃燒器設計時,采取了將燃燒器分組,改善燃燒器兩側補氣條件等技術措施,但相對于易結渣性煤,假想切圓直徑還是偏大,實際切圓直徑達d2650mm,試驗也表明一次風處氣流存在貼邊象,這種氣流貼邊極易造成爐內結渣。

3.3其它因素影響

3.3.1容積熱負荷、截面熱負荷的影響。爐膛容積熱負荷是衡量煤粉在爐內停留時間的尺度,也表征了整個爐膛的燃燒和吸熱強度。如其數值過高,則意味著爐膛出口煙溫趨高,爐膛及其出口部位易結渣,燃盡度也可能較差。爐膛截面熱負荷作為燃燒器區水冷壁熱負荷的指標,如數值偏高則意味著燃燒器中心區溫度水平會較高。下爐膛結渣可能性增加,但燃燒穩定性會較好。

3.3.2吹灰。防止水冷壁結渣和積灰最常用的方法是吹灰。經驗表明,對于結渣性嚴重的煤種,吹灰器經常投用(每天3~6次)是防止大容量鍋爐惡性結渣、提高機組可用率及經濟性的有效措施。

3.3.3燃燒中心的調整。通過燃燒調整使燃燒中心適中,防止火焰中心偏斜或貼邊。

總之,切向燃燒煤粉爐的結渣問題,除與燃用煤質有關外,還與切圓直徑大小、燃燒器型式與布置以及運行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只有通過綜合治理,才能有效地減輕或防止結渣。

調試及結果

4.1配煤。將結渣傾向嚴重的煤種混以不易結渣的煤種,達到減輕爐內結渣的目的。

4.2調整各參數接近設計值

4.2.1各一次風管風速調平,并維持噴口內的一次風速在31m/s左右,用排粉機出口各一次風的調整門調整各一次風管道的阻力,并甩靠背管測量了各一次風管內的風速。經過反復調整,一次風門在噴口的速度為31m/s左右。同時,對各一次風門開度的實際位置與控制室內的指示進行了校對和糾正。

4.2.2將各二次風口門全開,保證各角二次風速調平。

4.2.3對給粉機實際轉數與表盤指示進行了校對和糾正。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時,針對在160t/h負荷時,爐膛出口氧量過高(一般在7%~8%,送風機擋板開度在70%--80%,引風機擋板開度在90%左右),過熱器管壁個別測點超溫的情況,將爐膛出口氧量降低到4.0%~5.0%。

4.3降低煤粉細度

4.3.1降低煤粉細度采取了如下措施:將兩臺粗粉分離器檔板關小,由原45度關至10度~15度;對2號粗粉分離器擋板開度過大、過小、反向的,進行內部均勻整理,清除其內部的草袋等遮蓋風粉流通面積的雜物;修復2號粗粉分離器回粉管上的第一道鎖氣器;對2號粗粉分離器回粉管上的第二道鎖氣器的配重進行了調整;降低一次風速。將一次風速進一步降低到31m/s左右。磨煤機運行時,要保持一定的煤量。避免在運行人員交接班時,為了積高粉位,大量加煤。采取上述措施后,1號粉倉的煤粉細度為R90=28%,2號粉倉為R90=25%?;窘咏O計值的上限R90=20%~25%。針對結渣時常在一次噴口標高開始的情況,將二層煤粉量相對減小20%,一層相對加大20%。爐膛溫度實際測量結果表明,燃燒器區域負荷拉開了,對緩解結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3.2減小爐底渣量大側噴口的給粉量。根據一次風噴口煤粉流濃度和爐底渣量大小觀察情況,減小爐底渣量大側的噴口的給粉量。使爐內四角粉量均勻,一定程度緩解了結渣;爐底兩側渣量差別也減小。

此外,還進一步降低了二次風量。將爐膛出口氧量降低到4.0%~5.0%。

經過幾次鍋爐帶180t/h負荷實績考核,基本可以帶180t/h正常運行。過熱器減溫水在3t/h~4t/h。

在機組帶180t/h負荷之后,進行了帶200t/h負荷近8h的試驗。期間,從給粉機轉數的變化看,煤質變化三次。平均轉數在300r/min-550r/min變化,三個煤種,爐內燃燒,鍋爐參數,爐底排渣等均正常。

5結論

a.鍋爐結渣限制負荷的原因是各一,二次風粉四角不平,爐膛內氣流動力場紊亂,一次風粉刷墻;煤粉粗;一次風口間熱負荷高;一次風速高;各層一次風噴口間粉量不均等。其中煤粉粗是主要原因。b.通過對風粉的調整,目前鍋爐可帶180t/h負荷正常運行?;緷M足了東北電網對火電機組的調峰要求。c.從鍋爐的設計特點看,煤粉細度在設計值范圍內,爐內動力場正常;保證爐膛吹灰器正常投入率;除渣系統增容改造等條件下,通過進一步調整,帶220t/h負荷是有希望的。

參考文獻

[1]袁穎等.大型鍋爐爐膛結渣的預防[J].中國電力,1994.

[2]鍋爐運行規程.北安熱電有限公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