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改革背景下營銷創新探索
時間:2022-04-07 11:54:00
導語:電力改革背景下營銷創新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廠分開,競價上網”打破了電力行業的壟斷,把電力行業推向了市場的平臺上,這表明,我國電力體制改革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市場化改革階段,在這一階段,電力行業改革的其目的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新的電力體制。新電力體制的核心是競爭性的電力市場,并由此形成電力工業競爭性的運營機制。
一、引言
在市場平臺上的電力行業,去掉了行政角色,作為一個公司來運營,在這種大環境下,電力公司開始關注投資的保值增值問題,而這一問題的關鍵是電力營銷。由此可見,電力營銷是電力企業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如果電力企業的管理不能起到促使售電量的增加、銷售收入的增長和銷售利潤的增加,電力企業的管理就走向死胡同。因此,通過優質服務擴大電力銷售,實現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是電力企業管理的目的。
二、新形勢下電力營銷存在的問題
(1)供電企業營銷管理的思想定位不準確。新形勢下的電力營銷沒有看成為供電企業的經營核心,而僅僅是作為一個電費回收的職能來定位自己的角色,這勢必會弱化電務營銷部門的功能,影響企業整體經營效果。
(2)缺乏自主的彈性電價定價制度。電價的變動會直接影響民眾的生活,所以國家對電價的控制力度較大,造成電力企業無權對電價作相應的調整,供電企業無法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來適當的浮動和調節。
(3)電費回收的方法有待加強。電力營銷部門在增加客戶用電的同時,也要加強電費的及時回收。尤其是對效益不佳的企業,應及時進行電費的催繳,避免出現電費拖欠。對欠費客戶采取限電或停電措施,是供電企業目前用于追收電費的主要方式。該方式對產品無銷路、瀕臨破產的企業無疑是加速其破產,使欠賬成為死賬。限電、停電的結果造成售電量的劇減。對企業拖欠電費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回收,是供電企業經營者必須考慮的難題。
(4)電力營銷人才的培訓應加大力度。電力企業應針對目前人員素質現狀,加大對職工的培訓力度,鼓勵職工參加自修、函授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職工的整體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同時,要著重加強對營銷服務人員的挑選、培訓、激勵和考核,形成一支高素質營銷隊伍,把市場營銷工作不斷提高到新的水平。要在營銷實踐中加大考核力度,不斷選拔優秀的營銷服務人員走上領導崗位。
三、新形勢下電力營銷原則
新形勢下的政企分開,使得電力企業職能發生了轉變。機構不帶有任何政府職能。增供、擴銷是新型電力營銷體制的根本目的。這一目的要要求電力企業應強化管理,優質服務,管理細分,減少中間環節,突出服務意識,擴展為客戶服務范圍。面向市場,面向客戶。新機構應該設置專門的市場測,需求側管理部門,應突出對客戶售前服務和售后服務,對客戶售中服務要簡化手續。
四、新形勢下電力營銷方法
(1)完善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決策導向。電力市場的形成促使了電力企業走向市場,走向競爭。電力企業以客戶為中心的導向,目的是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經濟的電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務。對不同的用電客戶在營銷服務上應有所區別,其中民用電的服務態度應大力加強,同時增加用電安全只是宣傳,樹立電力營銷的良好形象;商業用電要做好監督工作,對于商業用電大戶,要及時訪問企業經營狀況,必要時可通過政府法令加強對商業用電的監管力度,避免出現電費回收困難。在此過程中應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健全的電力營銷管理體制。做好售后服務工作,定期進行用電咨詢與安全用電的宣傳工作。
(2)以環保、清潔、安全、高效樹立電能新形象。電能是公認的最清潔、安全、高效的能源。依據我國現行的能源政策,調整并優化能源結構,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市場的占有率將成為一種必然,這為電力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清潔、高效、快捷是電能的優勢,使用電能符合國家的環保能源政策,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特別是在城區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使人們對清潔能源的應用越來越重視,以此為契機作為能源市場的切入口,在宣傳和推廣上打出環保能源的品牌,并成為形象設計的主要特點。
(3)優化資源配置,實行經濟調度。電力資源是個特殊的資源,不能存儲,因此必須優化電力企業資源配置,在電力調度上進行經濟調度,促進電力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五、結論
電力營銷是供電企業核心業務,電力營銷工作的質量關系到公司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決定著公司的市場競爭力。電力營銷的開展應立足于“電網是基礎,技術是支撐,服務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則。未來的電力營銷市場是一個買方市常要建立起適應買方市場需要的新型電力營銷理念,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優質服務為手段,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質優、價廉的清潔能源,建立一個能適應商業化運營、法制化管理,分層高效運作,功能齊備,具有較高服務水準,充滿市場活力的市場營銷體系和機制。
- 上一篇:供電企業的營銷現況與對策思考
- 下一篇:雙先表彰暨三級干部大會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