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法律風險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08 10:57:06
導語:企業經營法律風險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基本流程
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項目也要經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解決方案設計、管理體系宣貫執行、循環改進這幾個步驟。首先需要收集風險管理基本信息,通常而言,盡職調查可為從整體上識別企業法律風險提供基礎資料,這其中,設計一份詳盡而完備的清單尤為重要。在風險評估階段,重點是對關鍵風險進行分析,制定風險管理策略,選擇合理的風險應對措施,最后權衡實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而對于法律風險管理方案的執行,也和其他管理行為一樣,需要周而復始地循環改進。
2法律風險評估的維度和風險點賦值
法律風險的評估就是借用了統計學、運籌學以及其他風險管理中的理念,根據企業法律風險后果的嚴重程度、發生的概率等,評估出各個法律風險點的重要程度和分批應對的順序,為是否采取應對措施或采取何種應對措施提供決策的依據。這其中,維度和賦值設置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導致風險評估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并進而影響風險解決方案的制定,因此顯得尤為重要。
2.1選擇確定符合企業特色的法律風險評估維度
法律風險評估有自身的基本維度,主要是法律風險后果的嚴重程度、法律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不利后果對企業的影響。通過對各個法律風險點這三個基本維度的分析,可以得出具體法律風險點在各維度內的排序,并可以通過賦值和設定權重,得出各個法律風險點的綜合分值,并最終得出統一的法律風險點嚴重性排序。實務中,由于企業的行業特征不同,法律風險評估時除了基本維度外,還存在其他的維度,如風險事件或風險行為的發生頻度、預計損失或實際損失的幅度、責任的嚴厲程度或執法的嚴格程度、企業對不利后果的承受能力或風險控制能力等。
2.2針對不同維度設計合理的法律風險點賦值
法律風險評估過程中的賦值,就是對法律風險點從不同的維度賦予一定的分值,以便于衡量某一維度下法律風險的程度。盡管對于實際操作而言,賦值問題帶有較大隨意性,因為很多問題并沒有標準或精確的客觀數值,而只能依據主觀判斷來完成。但無論如何,以量化、公式化的方法來得出結論仍有其先進性,一方面它比單純的定性分析更加科學合理,另一方面它所反映出的發展趨勢也能為決策提供重要依據。而對于法律風險點進行多維度下的評估時,就需要通過給不同維度下的各法律風險點設定合理的賦值和權重,并通過對這些分值的計算得出確切的綜合值,從而最終以簡單的數值比較的方式對不同類別、不同維度值的法律風險點按嚴重程度進行統一排序。
3.1基于法律風險管理視角優化制度
從法律風險管理角度去優化企業的規章制度,主要是根據法律風險評估的結果以及相關法律風險的成因分析、最優應對方法等,綜合采用風險分散、風險轉移、風險替代等方式,將解決方案植入企業的規章制度,使企業通過對規章制度的執行達到控制法律風險的目的。優化制度需要在認真研讀原有規章制度、分析各規章制度的結構和涵蓋面以及相互間關系的基礎上,修改其中與法律相沖突的部分,增補法律風險應對措施,并理順原規章制度的架構和內容。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規章制度特別是業務規范中增加法律風險控制的環節、增加保留證據的環節。
3.2基于法律風險管理視角重構流程
長期以來,企業只注意經營管理活動中與經營有關的一面而忽視了與法律有關的一面。企業管理范疇中,對于流程的設計很少考慮加入法律風險管理功能,即流程中欠缺法律風險管理環節和內容。同時,部分企業的管理流程并未真正形成體系,各流程之間缺乏互動和協調配合,從而造成企業在風險控制和效率方面無法形成合力。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流程體系進行調整,使流程體系涵蓋最主要的經營管理行為,并對重要的業務行為制定嵌入了法律風險管理措施的流程。法律風險的來源與防范從根本上都要落實于日常的業務環節中,這就要求企業的業務管理人員在業務流程的設計、業務操作的規范上下大功夫。
3.3以運籌思維制定法律風險管控方案
從運籌學角度來看,任何一個風險都可以找出其約束條件和量化的關系,并借此判斷出量化的結果。法律風險管理的實質是用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將法律風險控制在企業可以接受的范圍內,而不是對每一個法律風險作出明確的法律解釋和界定,從而為實現從事后救濟到事前預防的轉變找到突破口。因此,一方面,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應和企業管理水乳交融,不能削足適履;另一方面,法律風險管理的特質化和實踐性以及不同企業所面臨的法律風險種類的不同,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管控方案。
3.4以持續改進理念實施法律風險動態管理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因此企業的制度和流程只能在特定的時期、特定的背景下適合企業的情況,法律風險管理的解決方案也只能是適用于企業特定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作為法律風險的三個基本要素,主體、環境、行為都在不斷變化中,為了適應這些變化并保持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和法律風險的最小化,無論是制度、流程還是其他法律風險管理措施都必須根據內外部情勢的變化不斷地調整和改進。而且,法律風險管理體系本身是否有效,也需要以持續改進的理念實施動態監控。當然,如果建立了一套架構合理而且行之有效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則可以在基本框架不變的情況下對架構中的局部內容進行適應性調整。
作者:范華艷單位:浙江浙大圓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 上一篇:軟件安全設計風險管理論文
- 下一篇:商業銀行投資業務風險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