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過程稅收風險管理研究

時間:2022-09-30 11:21:16

導語:企業經營過程稅收風險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經營過程稅收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相比發達國家,我國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起步較晚,自2009年頒布的《大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開始,以及“稽查風波”的出現,企業以及稅務機關、稅務師事務所等逐漸重視稅收風險管理。本文對我國稅收風險管理現狀進行了闡述,發現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又對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最后,基于中介機構對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制度建立的輔助作用進行了透視,體現了中介機構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性,以期取得更上一層樓的成效。

關鍵詞:中介機構;稅收風險;問題;措施

目前,稅收改革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企業與稅務機關、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稅收風險的管理對于企業的決策也是至關重要的,學術界對其展開了猛烈的攻勢,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稅收風險管理進行研究不僅具有理論意義,還有很大的實踐價值。

一、我國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初見成效

企業規模逐漸趨向大型化,隨之而來的稅收環境更加復雜化,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稅務風險難題。企業開始完善自身的稅務風險管理,政府稅務機關也助力企業提高改革的步伐,與此同時,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在不斷的努力,以期為企業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使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錦上添花。目前,我國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有法可依

國稅總局頒布的《指引》使得企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確具體地提出企業在稅收風險管理上的制度要求,強調企業必須將稅收風險作為企業內部風險管理的必要組成部分,并且構建了從原則、崗位分工、組織機構等到監督管理機制的一個完整框架。相關的稅務部門也據此因地制宜,制定了相應的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具體辦法。企業在雙重制度下,尋求企業、政府、機關等的協調一致,參考《指引》與具體辦法,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稅務風險防范制度。同時,《稅務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指導意見》也對中介機構輔助企業進行稅收風險管理提出了希望。要求注冊稅務師在接受委托后,首先確認須重點關注的領域,在整個業務進程中始終保持對重大風險的關注度。通過對有關風險項目劃分等級和標準,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不僅提高稅務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與聲譽,而且可以有效地為企業防范稅收風險提供有效的服務。

(二)稅收風險管理制度初見模型

不少企業在完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上已經取得了見效,其按照《指引》和相關辦法,建立了符合企業自身特色的稅收管理制度以及配套具體措施。比方說,中國電信甚至對凡是涉及納稅的環節都通過內部控制進行嚴格防范;中國銀行建立了定期進行稅務報告的制度;中國人壽保險更是將稅務風險的管理提升至戰略高度,足見其對稅收風險的重視。

二、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疑難雜癥”

目前來看,我國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在稅收風險管理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有效地規避了企業的稅收風險,對于企業整體價值的提高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看到希望的同時,也要提高警惕,因為一系列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一)法律法規存在缺陷

《指引》作為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第一個重要文件,勾勒了比較完整的關于稅收風險管理的整體框架,將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正式提上日程。然而,也在現實的考驗下暴露了大量問題。一是約束力不足。作為部門規范性文件,直指對象是各稅務部門,要求其加大宣傳力度,并輔助企業進行參考實施,即對企業產生間接作用,而非強制性的規定。結果可能導致企業并不愿意配合稅務機關進行自身稅收風險管理探索,從而影響整個行業乃至我國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進程。二是針對的對象含糊不清?!吨敢分饕獜亩悇諜C構的利益角度出發,重點針對大企業來保證稅收收入,對于中小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鮮少提及,缺乏指導意見。三是,內容過于抽象,《指引》雖然構建了整體框架,但是由于各行業的規模、類型、組織機構等有所不同,因此,缺乏更具體的、分門別類的實施方案。

(二)稅收風險管理意識薄弱

雖然,部分企業以及稅務機關已經為稅收風險管理打開了大門,但是,對于整個國家、社會而言,仍有一定數目的企業風險意識淡薄,在門前猶豫不決,加之對納稅降低企業價值的不滿,更加劇了部分企業對稅收風險管理的抵觸。表現在:高級管理人員的不重視,主要是專業知識儲備不足,相比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對稅務風險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稅收風險沒有納入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體系中,相應的稅務風險防范部門沒有建立,決策過程也未將其作為考慮因素之一,典型的當屬2010年的“平安稅務門”;過度規避稅收風險,忽略了稅收政策產生的潛在價值,良好的稅收籌劃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三)企業與中介機構缺乏合作

一方面,企業財務部門與中介機構的合作關系不和諧,另一方面,企業基于成本考慮,抵觸中介機構的服務。大多數企業一般只在年度末接受中介機構的審計,日常經營過程中卻很少與中介機構合作,導致中介機構只能在年末發現稅收風險,并建議進行調整等,但是在經濟事實都已形成后,稅收法律上的性質也已基本確定,留給中介機構稅務籌劃的空間就非常小了,無法在日常經營中對企業進行引導,通常會給企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三、應對企業稅收風險的“良計”

企業在完善稅收風險管理的道路上困難重重,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在為企業掃除障礙的過程中功不可沒,以下主要從中介機構的角度出發,輔助企業建立健全稅收風險管理制度。

(一)發揮中介機構的橋梁作用

稅務師事務所是連接企業與稅務機關的橋梁與紐帶。中介機構一般具有雄厚的人才資源,對于稅收相關的法律政策也比較熟悉,實踐能力很強,對于稅務風險管理通常形成獨具特色并且專業的防范機制,在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可以形成和諧的調節機制。中介機構對于連接企業與稅務機關的《指引》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與完善作用。在《指引》的修訂的過程中,中介機構可以憑借資深的實踐經驗與專業的稅務技能,建言獻策,指出上述《指引》存在的問題,在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做好專業顧問,通過解決兩者的疑難問題,不斷提出有利于完善相應法律法規的建議,以期在我國建立起全面、完善的稅收風險防范制度。

(二)中介機構要“以身作則”

為了有效解決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的問題,加強宣傳的同時,稅務師事務所在為企業提供納稅服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加強自身對稅收風險管理的重視,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企業的行為。

1.加強稅收風險防范意識

中介機構要以身作則,加強稅收風險風范意識,為企業提供保質保量的服務,同時也對企業起到警醒的作用,協助企業控制風險。

2.提高專業技能

中介機構要具備健全的組織機構與強大的專業團隊,才能保證企業可能存在的稅收風險問題都能得到一一解決。在對企業進行審計等程序上,通過與治理層、管理層等的溝通,使其理解中介機構的管理程序,從而在今后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上有章可循。

3.提高服務質量

在中介機構為企業提供稅務服務時,要保證人員具有強烈的責任心、職業道德,可以通過招聘、考試、管理等廣納人才,同時也要通過后續培訓、教育等不斷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能,稅務師事務所還可通過建立賠償保險制度以及質量體系,降低風險,通過多重復核,提高執業質量,同時也可以通過采取符合稅收法規的稅收籌劃,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以及為企業提供一些輔助的稅務顧問,滿足企業的納稅服務的同時,又贏得良好的聲譽。

(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中介機構與企業之間應該建立透明、相互信任的良好合作關系,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復雜的稅收問題,通??梢缘玫街薪闄C構資深專家的幫助,因此,企業和中介機構還需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中介機構與企業有共同的需求——專業人才,中介機構強大的人力資源可以幫助企業的相關人員進行“在職培訓”,將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傳授給企業相關財務人員,不僅提高實際稅務問題的解決能力,而且幫助其解讀相關的稅收法律,通過稅收籌劃挖掘企業更多的價值,將中介機構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綜上所述,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之稅收風險管理任重而道遠,中介機構在為企業提供納稅服務的同時,也在幫助企業不斷完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解決企業面臨的各種稅務難題,中介機構對于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二者應該齊頭并進,相互促進,企業完善稅收風險管理的同時,中介機構實現優質的服務,以期取得更上一層樓的成效。

作者:戴英 單位:南通玎佳會計師事務所

參考文獻:

[1]陳鵬.加強企業稅務管理,防范和化解稅務風險初探[J].財經界,2010(12).

[2]蓋地,張曉.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風險識別與防控[J].財務與會計,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