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風險管理研究
時間:2022-07-05 04:46:10
導語:配送中心風險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風險管理概述
風險所指的是在一定環境下與一定階段內或許會出現的各類結果的變化程度,是事物自身所具備的不明確性,這樣的不明確性或許會造成損失,同時還或許會帶來較大的收益。風險管理所指的是怎樣在一個存在風險的環境中將風險降至最小的管理環節。理想化的風險管理,是持續性地安排好先后順序的過程,以使得其中能夠造成最大損失以及最可能出現的事情優先進行處理、對于風險相對偏低的事情則稍后進行處理。
2.1加強管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加強項目管理者的風險管理意識,提升素質,增強實踐,盡可能達到全球化風險管理需求,是完成好標準化配送中心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的重要基石。在標準化配送中心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環節,運用相對先進的技術手段與健全的組織措施,以降低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大部分風險均是能夠防范與化解的。其便需要針對建設項目的實施投入相應的資金,針對管理者實施風險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育,以使得風險管理的觀念能夠深入人心。對于不一樣的建設項目選擇完全不一樣的項目管理人員。針對標準化配送中心建設這個非常繁瑣的項目,需要選擇經驗豐富、知識水平較高的管理者,同時全面驗證施工計劃的可行性,針對相關的風險因素實施劃分,尋找出發生幾率較高、影響最大、損失比較大的風險因素,針對各種風險明確對應的預防對策,制定風險發生時降低損失的應急策略等等。增大各個職能部門對項目的扶持與管理,以盡可能地降低因為人員本身的原因所引起的項目風險。2.2創建風險監管管理委員會。標準化配送中心建設項目是一個非常繁瑣的綜合性工程,在項目決策階段,為了防止決策權把握在一人手中,能夠考慮創建風險監管管理委員會。其主要承擔項目建造環節各種風險的監控工作,及與項目相關的各類決策工作。委員會能夠單獨存在于經濟關系與項目人事以外,確保監管委員會的獨立性,完全起到組織監管的作用,以確保各個決策的科學準確。監管委員會能夠在項目建設的任一時期,針對項目進程實施評估,評判項目活動是否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存在問題,可以即時作出整改。同時項目組的重要決策同樣需要由項目組的所有組員與風險監管委員會一同商議決定,進而確保項目決策的科學性,降低管理中的偏差,進而防止管理風險的出現。2.3合理轉移風險。風險轉移便是將風險轉嫁至其他人又或是其它組織身上,此形式的終極目標并非是降低風險,而是把風險轉移至其他有能力肩負的人員身上,而對應承擔人員需獲得相應的回報,借此實現控制風險的目標。風險轉移大致有非財務性風險轉移與財務性風險轉移兩種不同的形式,其間,擔保與保險便是較為常見的財務性風險轉移模式。例如:項目組向保險公司繳納一定的保險費用,如此項目組便和保險公司簽署了保險合同,如果出現風險,便能夠對風險實施轉移。然而保險公司所需得到的補償便是保費收入。對于標準化配送中心建設項目來說,能夠充分運用風險轉移的風險管理方式,在項目的施工時期及項目營運時期的風險轉移至保險公司身上。不管項目進行到哪一時期,如果出現風險事件便需要由保險公司完全肩負起賠償的責任,如此便可降低了此項目在風險管理層面的成本費用。2.4創建高效的風險信息化管理系統。風險的統計、監管以及評價等均需獲取處理海量、即時、精準、充分的數據,此均需通過計算機來實施處理,所以,需要以風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調控為基礎創建高效的風險信息化管理系統,有利于加強信息系統的敏銳。其次,任一系統的運轉,涵蓋綜合風險管理系統若想穩定工作,便需由大量零散途徑獲取數據。數據對于綜合風險管理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需要確保數據的精準性與真實性,如此才可以確保根據此數據獲得風險評價結論的有效性。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標準化配送中心是物流體系創建的關鍵節點,地區經濟發展的功能日益凸顯。標準化配送中心項目的建造經營對于地方政府部門在宏觀層面有優化物流發展環境、吸引投資、推動商貿發展以及改善產業布局等作用,在微觀層面具有推動就業、服務企業、優化交通環境等相關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守科,韋灼彬.建設項目風險管理的發展方向[J].建筑經濟,2008(2).
[2]張亞玲,羅芳妹.我國建設項目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師,2013(3).
作者:楊晶晶 單位:1.西安石油大學 2.中國石油天然氣運輸公司準噶爾分公司
- 上一篇:急診患者護理風險管理分析
- 下一篇:醫療設備管理保養方法和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