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貸風險及管理研究
時間:2022-03-15 09:02:27
導語:校園網貸風險及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各種借款平臺正處于如火如荼的發展狀態,其中校園網貸平臺更是風起云涌,但它卻由于“裸貸”“裸條”等事件一直備受社會各界的詬病。文章針對校園網貸存在的風險及問題本源進行了深入分析,并結合現存風險給出了合理的預防機制。
[關鍵詞]校園網貸;風險根源;風險預防
1引言
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網貸平臺橫空出世,其中針對高校大學生的校園貸平臺成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各種網貸丑聞,“裸貸”事件層出不窮,吸引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因此校園網貸存在的風險及其監管措施需引起重視。
2校園網貸存在的風險及問題
伴隨著網貸平臺在高校校園的發展,時常會有問題網貸個案走紅網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主要是由于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的校園貸存在著一些潛在的風險與問題,歸結如下。2.1信息泄露問題。由于網貸的整個信息審核及發放貸款的流程都是借助移動客戶端來完成的,辦理校園貸往往只需要借款人提供身份證、學生證和銀行卡,以及父母、老師的電話,不需要本人到現場交涉,更不需要簽字畫押等。[1]相比于銀行貸款等貸款方式來說,貸款流程更方便快捷。由于大學生初入社會,缺乏社會經驗,讓不良網貸平臺有了可乘之機,在大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隨意使用已掌握的學生信息,造成信息泄露。2.2高利性引發信用及安全問題。網貸的利率和計息方式卻無差于高利貸,甚至有的網貸平臺的收益率達到了銀行的20倍。如此高的利潤來源一方面激發了不良網貸平臺的逐利欲望,讓其拋卻道德約束,義無反顧只為滿足一己私利。另一方面一旦大學生染指高利貸款,當其發覺自己無力償還債務時會選擇違約、躲避,甚至出現輟學、被逼無奈輕生等問題。
3風險根源
3.1大學生層面。校園網貸在高校大學生的風靡絕不是偶然。校園網貸,實為高校大學生量身定制的陷阱———剛剛步入大學的學生,單調的經濟來源、匱乏的法律意識與理財能力與超前的消費意識、日益膨脹的消費欲望等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而放貸方正是利用大學生的這些特質,誘其上鉤。3.1.1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網絡充滿好奇。大學生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剛步入社會的高校大學生對于外界正充滿著好奇,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而網絡的發展、手機的普及也使眾多信息迅速呈現在大學生的視野之內,激發了大學生對新事物的探求。3.1.2缺乏社會經驗,法律意識薄弱。高校大學生剛擺脫父母約束,12年的校園生活與18年的父母保護讓大學生對社會缺乏全面的、正確的認識;而大學生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但其法律知識與法律意識卻未能保持一致,缺少社會經驗與社會實踐。3.1.3經濟支配自由,理財能力堪憂。在未成年階段,大多數學生的經濟支配較為單一,且經常被父母所管控,多數父母也并未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理財方面的相關能力,間接導致剛步入大學、長時間離開父母的大學生在擁有經濟支配權的同時,其理財能力未能與之匹配。3.1.4消費觀念不成熟。大學生可支配金額增加,父母監管的缺少,多數人消費欲望膨脹、消費意識超前,消費心理不成熟。而由這些觀念所引發的攀比心理、炫耀心理,使過度消費的現象突增,對借款的需求更加迫切。3.1.5經濟來源單一,還款能力薄弱。絕大多數大學生的經濟來源為父母親友供給。由此可知,高校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單一,如有借貸行為,還款能力較社會其他群體而言相對薄弱,還款情況令人擔憂。3.2校園網貸公司層面。近年來,校園網貸負面新聞層出不窮,面對爭議,校園網貸平臺依舊沒有主動反省、做出調整的反應,甘愿在道德與法律的灰色地帶游走。3.2.1收益高、風險可控、有暴利可圖。網貸公司采用低利率、復利計息的方式,賺取高額利潤。同時,高校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實施催賬較為容易;即便大學生不能按時還上賬款,學生的家長也會出于保護孩子的角度,替其還賬,因此,對于放貸方而言,校園網貸的風險可控。當高收益與可控風險結合,網貸公司便會不顧道德的指控與法律的缺失,一味追逐暴利。3.2.2手續費、服務費的隱藏陷阱。部分網貸公司會推出低息產品,產品表面看似低利率,實則通過收取服務費的方式,變相成為高利貸。甚至有一些公司,在簽訂合同之后才告知高校大學生有關手續費、服務費等合同陷阱,讓大學生受騙,致使損失。3.2.3個人信息的泄露。高校大學生在簽訂合同時,如實填寫了自己以及家庭的詳細信息,一旦出現還款不及時的狀況,就面臨著家人朋友被騷擾,甚至個人信息泄露的危險局面。一些非法網貸公司甚至要求借款的女大學生手持證件的裸體照片或者視頻,前段時間的裸貸10G資源被曝光,一度引起極大的社會關注,對當事人、對社會秩序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4校園貸的風險預防
4.1加強監管力度。校園貸發展道路異化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缺乏相關部門的監督?,F今,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金融監管部門更應該起到協調作用,彌補監管缺失,讓校園網貸這一監管盲區得到重視。[2]相關金融監管部門協調運作,規范校園貸的運作流程,嚴格審查校園貸存在的問題,嚴肅處理不規范行為,對校園網貸發展形成約束,降低校園貸的風險。4.2提高校園貸的門檻。想要從根源上規避校園貸的風險,必須提高校園貸的門檻。首先在信息審核上應該做到信息真實,網貸平臺能夠接受相關部門的核查,同業之間應該做到信息共享,這樣可以避免學生拆了東墻補西墻的連續借貸行為。另外,對于大額借貸來說,應該有相應的擔保人為其擔保,并訂立合規的擔保合同和借貸合同。4.3學校加強相關教育。由于大學生消費觀念的不成熟,導致校園貸有機可乘。因此,學校應該加強對大學生消費觀念的教育,引導其形成正確的消費觀,此外,學校還應定期開展講座,為學生普及金融與法律的相關實用知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校園貸并學會合理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安全。4.4家庭教育引導。家庭是大學生經濟來源的支柱,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學生的消費行為,適時引導,幫助其形成正確的消費觀,減少過度消費的發生。另外,家長要和孩子多溝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引導其合理消費。
5結論
“互聯網+”已成為時代趨勢,包括網絡貸款在內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我們當前的任務應是引導、規范它,防止它的畸形發展。目前,中國銀保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做出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針對目前的校園網貸亂象,作出了明確的指示和安排。而身處事件中心的我們,更應該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堅決抵制不良的校園網貸,樹立正確的消費意識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李芬芬.大學生網絡貸款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6,36(3):71-72
[2]馬小英.校園網絡貸款存在的風險及預防機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4):127-128,
作者:楊 周 姜明茹 裴澤斌 陳 卓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 上一篇:醫療設備故障與維修管理
- 下一篇:建筑企業納稅籌劃與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