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區儲備藥物規范化管理
時間:2022-10-16 08:30:12
導語:外科病區儲備藥物規范化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外科病區儲備藥物實施規范化管理的成效。方法:成立外科病區儲備藥物專管小組,設立外科病區藥物專管員;按生產批號及日期或藥物失效日期,將外科病區存放的儲備藥物用透明袋分裝,分類排序存放于科室藥物儲存柜,并貼上標有藥名、批號、劑量、有效期等藥物信息的條形碼標簽,實施規范化管理。結果:實施規范化管理后,儲備藥物管理差錯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護理人員檢查儲備藥物所需時間顯著低于實施前(P<0.05)。結論:外科病區儲備藥物實施規范化管理,不僅能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還能有效減少藥物差錯的發生率,杜絕藥物使用中的安全隱患。
關鍵詞:外科病區;儲備藥物;規范化管理;用藥安全
藥物治療做到科學、合理,才能將用藥風險降到最低,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有文獻報道顯示,在美國,用藥差錯的發生率約為每例住院患者每日1次,其中1%造成藥物不良事件,藥物不良事件中又有50.00%是能夠預防的。藥物保管不善,導致過期或無效,或影響療效都屬于偽劣藥物,一旦用于疾病治療,輕者影響患者健康,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外科病區患者病種多、病情復雜,很多時候急需用藥。加上護理人力資源缺乏,為了避免護理人員頻繁領藥,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外科病區需臨時儲備較多藥物,以備不時之需。但在儲備藥物管理過程中卻發現諸多安全隱患。為了確保病區用藥安全,醫院自2017年8月起對外科病區的儲備藥物實施規范化管理,經過幾個月的實踐,效果較為滿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常山縣人民醫院為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公共衛生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核定床位500張,實際可開放床位645張,有內科、外科、兒科等14個病區;設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消化內科等40余個專家??崎T診及體檢中心。外科有兩個病區,有護理人員30名,均為女性,年齡20~42歲;主管護師5名,護師13名,護士12名;大專9名,本科21名。
1.2方法
1.2.1成立儲備藥物專管小組
成立外科病區儲備藥物專管小組,負責每月檢查科室兩個病區的儲備藥物管理質量,督促規范化管理的實施,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并將每月檢查結果和管理存在的缺陷進行總結上報給科室。
1.2.2設立病區儲備藥物專管員
由工作能力強、業務水平高的高年資護士擔任病區儲備藥物的專管員,任務是每周督查儲備藥物的質量、藥物的歸位和存放,每月利用外科病區晨會對督查中發現的不足進行總結和反饋,及時組織科室人員商討整改意見,并督促整改措施的實施。
1.2.3制定藥物存儲和使用原則
根據疾病系統和藥物的避光要求對儲備藥物進行分類,需避光的口服藥均避光保存,同類藥物按照從藥房取藥的時間按月分袋包裝后,按取藥時間先后順序擺放;按照批號分袋存放同種針劑藥品,嚴格按照失效期的先后順序擺放,左進右出,確保藥品的質量,做到近期先用,遠期后用,杜絕安全隱患。
1.2.4分類放置儲備藥物
藥物儲存環境保持陰涼干燥,設專用藥物儲存柜,柜內有的部位具備避光功能,分為大小不等的小格以便于存儲不同規格的藥物。單獨設置急救藥物專柜,其他藥物根據不同藥物存儲和使用原則進行分類,制作藥物目錄表粘貼在藥柜外,方便護士查找。
1.2.5加強藥物安全管理
每周由值班護理人員用消毒后的小毛巾清潔藥物儲存柜。晚班護理人員在儲備藥柜取出藥品和針劑后,第2日在藥房補領后交給擺藥護士,擺藥護士用透明袋分裝藥品后,在條形碼標簽上填寫藥品有效期后粘貼于包裝袋外。
1.2.6制作藥物條形碼標簽
醫院信息處工作人員設置藥物條形碼標簽打印程序,條形碼標簽的內容主要有針劑的藥名、批號、劑量、注意事項和有效期等;口服藥的藥名、批號、劑量、注意事項和取藥時間等;藥品專管員負責定期打印藥品條形碼標簽,放于各儲藥格中。
1.3觀察指標
統計實施前后藥物管理差錯發生率和護理人員檢查儲備藥物所需時間,實施前后各檢查80次。
1.4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施前后儲備藥物管理差錯發生率比較
實施規范化管理后,儲備藥物管理差錯總發生率為13.75%,顯著低于實施前的67.35%(P<0.05)。
2.2實施前后護理人員檢查儲備藥物所需時間比較
實施規范化管理后,護理人員檢查儲備藥物所需時間比較為(4.98±4.97)min,顯著低于實施前的(76.32±6.13)min(P<0.05)。
3討論
3.1能夠減少儲備藥物管理差錯的發生率
病區藥品是藥品流通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節,其質量管理的優劣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療效果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必須加強病區藥物的規范化管理。常山縣人民醫院外科病區實施的藥物規范化管理流程和方法,不僅方便護理人員取拿和檢查藥物,還使儲備藥物的存放更加方便簡潔;將失效期標明在藥物外包裝的條形碼標簽上,有利于護理人員檢查或使用時發現失效或即將失效的藥物,杜絕使用貯存不當和過期失效藥品;將儲備藥物用透明袋按照藥品批號分裝,根據失效期的遠近順序擺放,方便護理人員按照順序取用,減少了因藥物失效而造成的浪費,提高了藥物的合理應用率。以往檢查藥品時,因護理人員經常手部摩擦安瓿,導致標簽模糊不清,難以辨認,現在藥物采用透明袋包裝,護理人員可以無需打開包裝就能直觀查看,減少了藥物安全使用的隱患。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施規范化管理后儲備藥物管理差錯的發生率為13.75%,顯著低于實施規范化管理前的67.35%,前后比較差異顯著(P<0.05)。因此,對儲備藥物采用規范化管理能夠減少藥物管理差錯的發生率,杜絕藥物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3.2能夠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要確保一項工作正常、協調運轉和可延續性,提高工作效率,必須強化事前控制和加強規范化管理。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藥物管理上的間接護理工時,醫院外科病區對儲備藥物實施規范化管理,采用專用藥品儲存柜存放儲備藥物,做到簡潔、實用、方便;儲備藥物采用透明袋分裝,護理人員檢查藥品時無需逐一開袋檢查,明顯減少了每次檢查藥物的時間,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經過幾個月的實踐,護理人員檢查藥物所需的平均時間為(4.98±4.97)min,顯著低于實施前的(76.32±6.13)min(P<0.05)。
綜上所述,對病區儲備藥物實施規范化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藥品管理差錯的發生率,杜絕藥品使用的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AllenEl,BarkerKN.Fundamentalsofmedicationerrorresearch[J].AmerJHospPharm,1990(47):555-557.
[2]CraneVS.Newperspectivemedicationerrors&ADE[J].Amhea-lthsystemPharm,2000(57):690.
[3]靳春艷.醫院臨床科室備用藥品有效期管理措施[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9):1257-1258.
[4]謝娟玉,謝霞,李樂之.目視管理在心血管外科監護室藥物管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7(10):164-165.
[5]宋錦.目視管理在病區備用藥物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研究,2016,24(3):23.
[6]賴玉蘭,郭代珠,陳妙虹,等.規范化管理在病房儲備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9):64-65.
[7]吳琴珍,潘月敏,石紅榮,等.靜脈用藥安全管理中的前饋控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7):824-827.
作者:陳慧萍 單位:常山縣人民醫院
- 上一篇:護士績效考核與薪酬在護理服務中應用
- 下一篇:城市低保檔案規范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