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采供血機構規范化管理

時間:2022-01-23 10:01:04

導語:淺析采供血機構規范化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采供血機構規范化管理

采供血機構是不以盈利為目的,采集、提供臨床用血的公益性機構,是公共衛生應急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采供血活動過程中,關鍵設備,如全自動酶免處理系統、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大容量低溫離心機、全自動血液單采機等,是保障臨床用血安全、及時、有效以及履行血液應急保障職責的基礎資源。近年來,隨著采供血機構質量體系運行的逐步完善,對關鍵設備的規范化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1確定關鍵設備建檔范圍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采供血機構的儀器設備也越來越精細,規模越來越大,對操作人員要求越來越高。關鍵設備是指在采供血過程中可能影響到血液質量的設備設施,貫穿血液采集、分離、檢測、運輸的全過程,對其進行規范化管理尤為重要。確定了關鍵設備范圍,應從設備采購、專項培訓、技術驗收、日常維護等環節進行監督管理,規范建檔流程。建檔資料包括設備采購計劃、設備說明書和光盤、購入后的安裝調試與專項培訓、使用前確認和驗收。確認可以正常使用后,需要接收單位粘貼合格標簽方可常規使用。檔案資料必須完整、有序且保存完好,這樣有助于設備的使用、維護與故障報修等。

2制定關鍵設備檔案管理制度

設備檔案管理是管好設備的基本條件和依據,是保障其正常運轉、延長使用年限的有力措施,也是設備故障報修的必備材料。所以,建立關鍵設備的檔案,進行規范化管理,對提高設備使用率、充分發揮效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關鍵設備檔案管理的特殊性,應設有專崗/專人負責,以保障檔案的完整、準確、系統和安全[1]。管理制度實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歸口管理、責任到人。關鍵設備資料載體多樣,包括紙張、照片、光盤等,其日常操作由實際使用科室完成,招標采購大多由設備科與實際使用科室共同完成。資料收集可以按照招標采購、安裝調試、日常使用三個階段,遵照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分類存放,交由檔案室管理。使用頻率高的文件可以復印后存放于使用科室日常查看。規范化管理有助于發揮關鍵設備的最大效能,為臨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制劑。

3建立關鍵設備檔案管理網絡

設備檔案管理工作是長期的,需要檔案管理人員與實際使用科室共同配合,收集每一階段的資料,建檔歸檔,定期將使用維護記錄收集整理,按質量體系文件要求妥善保存。檔案管理人員負責檔案的管理工作,保障檔案保存的完整性、準確性。在建檔后的管理工作中,與實際使用科室密切聯系,定期整理需要保存的使用維護記錄,歸檔保存,并在日常工作中宣傳《檔案法》,提高關鍵設備使用科室及實際操作人員的檔案意識。檔案管理已逐步進入網絡模式,使用檔案管理軟件,建立關鍵設備電子檔案,提高管理效率,增加檔案資源共享,使檔案管理真正步入現代化管理軌道。

4做好關鍵設備檔案管理工作

關鍵設備檔案的收集整理是一項長期工作[2]。需要檔案管理人員與實際使用科室共同合作,系統、完整、規范地整理資料,按照檔案管理要求建檔歸檔。設備科與使用科室共同完成招標采購工作,工作完成后將相關資料整理完善,待入庫;設備到貨后,需由設備科、廠家工程師、使用科室共同開箱驗收,確認設備完好、資料齊全;設備安裝調試與使用前培訓由廠家工程師協助完成,設備科和實際操作人員共同參加。使用科室確認驗收后將安裝調試與確認記錄整理,交由檔案室歸檔保存;設備日常使用、維護與清潔由實際使用科室進行記錄,依據設備使用操作規程分類存放,裝訂成冊。所有資料按照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要求,從設備到貨至報廢、拆除或調出,由檔案室或使用科室保存。先進的設備是保障臨床用血安全有效的必要手段。設備的有效利用和設備檔案的規范化管理在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檔案管理人員與設備操作人員不僅要規范檔案管理,還要積極服務,提高檔案管理質量,以此促進關鍵設備檔案管理工作效能,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為臨床用血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周斐.淺談采供血設備檔案管理[J].蘭臺世界,2012(S1):144.

[2]劉寶云.淺析采供血機構儀器設備檔案管理[J].辦公室業務,2016(20):137.

作者:黃權梅 單位:山西省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