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規范性管理路徑
時間:2022-06-03 11:11:17
導語: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規范性管理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我國經濟處于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好的適應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在這種形勢下,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為社會培養優秀的應用技能型人才。文章首先闡述了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規范性管理的必要性及特點,然后對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及發展路徑進行分析,為提升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管理;規范性;發展路徑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為社會發展培養高質量的應用技能型人才,所以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需要以市場發展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設置及教學方法的調整。為了更好地適應“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對高端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訓力度,做好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精神和職業能力,為學生將來進入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已經將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工作納入學校的日常管理范疇,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卻缺乏規范性管理,導致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質量不高,學生在就業時難以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為了改善目前這種現狀,高職院校需要深刻認識到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根據各個專業以及學科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方案,明確培訓內容,優化培訓手段,加強對職業技能培訓的設施設備建設,構建優秀的教師隊伍,促進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管理水平的提升,最終培養出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技能人才。[1]
一、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規范性管理的必要性
在“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戰略背景下,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高質量人才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能夠將專業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中的能力。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需要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對將來從事的職業能夠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在專業知識儲備和職業技能方面都有一定的提升,能夠快速適應崗位的需求,為職業生涯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要想切實發揮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作用,還需要對職業技能培訓進行規范性管理,根據市場的發展形勢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培訓內容,以確保培訓內容能夠與企業需求相符,真正地提升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的競爭力。根據各個專業和學科的特征,靈活調整職業技能培訓手段,能夠讓學生得到真正的鍛煉,并且在技能培訓過程中對理論知識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還可以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水平。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高效開展還需要有完善的培訓場地和先進的設備,這樣學生能夠真實接觸到實驗設備,便于將來工作時能夠快速掌握設備的操作方式。職業技能培訓規范性管理的內容還包括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指導人員,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技能培訓的效果,所以高職院校要通過各種手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注重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為提升職業技能培訓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規范性管理的開展,是提高培訓效果的重要保障,所以規范性管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2]
二、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職業技能培訓是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大部分高職院校中已經實施開展。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因為受到種種因素的限制,影響到職業技能培訓效能的發揮,通過對現存問題的總結分析,能夠為更好地發揮職業技能培訓的價值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
(一)培訓積極性不強
直接影響到實踐工作的高效開展,不僅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而且影響到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質量。高職院校由于思想意識不到位或者受到資金、技術等條件的限制,導致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無法按照預期的效果開展。對技能培訓教職工的績效工資分配制度不完善,對于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教職工沒有給予相應的獎勵,在比常規教學付出更多的同時,卻沒有獲得更多的福利待遇,導致教職工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直接影響到培訓工作的質量。
(二)缺乏完善的規章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高效開展的重要依據,但是由于對管理工作不夠重視,所以沒有建立完善的規章管理制度,導致在培訓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無據可依,影響到正常培訓工作的秩序。
(三)沒有明確的培訓標準
現階段,多數高職院校對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都是以證書的形式為最終結果,且培訓內容和培訓模式都是以證書為目的,由此導致學生在接受培訓的過程中缺乏對相應技能的學習和拓展,只是以考證書為目的,失去了職業技能培訓的真正意義,培訓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四)管理混亂
由于缺乏規范化管理,所以各教學系部缺乏計劃性,隨意性較強,導致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混亂,無法根據市場的變化需求進行相應的調整。培訓科目繁多,缺乏針對性,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無法與市場需求相符,導致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低效性。[3]
三、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規范性管理的發展路徑
(一)健全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制度,完善教職工績效工資管理
為了促進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高效運行,應該健全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制度,為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參考依據。通過對市場需求的調研分析,了解各個行業對從業人員的技能要求,然后結合學校自身的狀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職業技能培訓管理方案。從培訓內容、課程、教師隊伍建設、培訓方式、考核方式、設施建設等各方面入手,注重執行過程中的細節,從而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工作的效率。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開展,還需要教職工的積極配合,通過各部門和相關人員的協調,才能夠確保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高效運行。為了激發教職工的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積極性,促進產教融合教學模式的高效開展,應該創新發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管理模式,通過制定完善的工資制度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對于積極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教職工,將其作為教職工考核評價以及職稱晉升的指標,為教職工積極參與職業技能培訓提供有力的支撐。對于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教的教職工,可以適當提高培訓課程系數來進行工作量的計算,或者是給予一定的獎勵機制,將職業技能培訓打包成一個個項目,根據項目的深度及廣度,劃分不同的獎勵標準,以此來激發教職工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只有教職工的積極參與,才能夠確保各項資源能夠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并且能夠充分發揮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的潛在價值,切實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
(二)采取多種技能培訓方式,適應市場發展需求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政策的頒布和推廣,對人員結構、就業結構以及技術結構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了應對這種變化形勢,對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培訓和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了更加高效的開發和提升學生勝任工作的技能,應該根據社會上對不同行業勞動者的技能要求建立相應的培訓管理體系。為了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應該采用多種技能培訓方式,構建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職業培訓與管理體系,既能夠保證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靈活性,提高培訓工作的適應性,又能夠確保培訓管理工作的規范化運行。對于有條件的院校,除了針對全日制在校生的職業技能培訓,還可以開展面向社會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既能夠增加學校的收入,又能夠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對于社會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可以按照實際需求采用常規式、訂單式、項目式、集團化等形式來實現。在開展面向社會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過程中,還能夠進一步完善培訓設施建設,提高職業技能培訓教職工的專業水平,為在校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創造更好的條件。
(三)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技能培訓水平
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開展對教職工有較高的要求,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才能夠提升職業技能培訓的水平。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職業技能培訓教職工隊伍的建設,改變以往以校內教師為主的培訓師資隊伍結構,構建一支由一線職工、行業專家、校內雙師型教師組成的培訓師資庫。對于雙師型教師的選擇,不再局限于具備某一職業技術職務或者參加校企實踐的教育教學工作人員,而是應該將其拓展為具備其他職業能力的教育教學工作人員,改變對學生職業技能培訓的理念,不僅要注重對技能水平的培養,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精神,加強對生產線工作流程的了解,明確每個工作崗位對工作人員的技能要求,為學生將來就業創造良好的條件。通過較強的福利待遇和完善的晉升機制,吸引社會上有能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教師,豐富校內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學校還可以聯合行業協會、區域內相關企業成立教師發展委員會,制定完善的教職工考核制度,并且依據相關標準對職業技能培訓的教職工進行考核,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高技能培訓教職工的整體素質和水平,為促進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高效開展創造有力條件。
(四)明確職業技能培訓標準,促進培訓規范性管理
職業技能培訓往往是針對某一行業的某項技能對培訓者進行培訓,使培訓者具備從事某一職業所需的學識和技能并通過政府認定的考核鑒定機構的評價和鑒定而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從而確保培訓者能夠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并且能夠在某一職業中獲得長期的發展。但是在高職院校中針對在校學生開展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不僅要獲得相應的技能證書,而且還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與實際崗位需求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這才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的。為了促進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規范性管理,應該明確職業技能培訓的標準,對培訓的課程、教材、教師、教學形式等制定統一的標準,以確保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有科學的參照依據,提高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質量。培訓標準的制定要在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地方對各專業人才能力的需求,確保培訓標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便于對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的質量。[4]
四、結束語
職業技能培訓是高職院校適應市場發展需求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為了全面發揮職業技能培訓的作用,應該對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進行規范化管理,從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手段、培訓項目、培訓設施、培訓教師等各方面進行優化調整,制定完善的培訓管理方案,確保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更好地發揮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工作的效用,應該對當前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然后根據自己院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改進,切實發揮職業技能培訓管理工作的價值,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
參考文獻:
[1]何玉新.淺談“穩就業”形勢下高職院校職業技能培訓的意義和路徑[J].科技資訊,2019-11-27.
[2]張小瑩,黎冬樓,謝林.以技能培訓提升職業本科院校社會服務能力的探索與實踐——以海南科技職業大學航海類專業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07-11.
[3]趙志剛.基于校企合作的職業技能培訓新模式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07-10.
[4]趙聰,李焱.高職院校全面開展職業培訓的意義、難點與推進之策[J].成人教育,2020-07-07.
作者:趙宇艷 單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干法制粒技術在中藥制劑的應用
- 下一篇:Scrum敏捷方法在軟件工程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