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文化作用遲效性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04 04:45:00
導語:圖書館文化作用遲效性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圖書館是一種以“文化”人為目的、以讀者為載體并需要遲效評價的文化單位。圖書館文化在長期的構建中。所展現的標識符號、運行模式、文化載體,所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圍和無形資產,體現其文化效能具有遲效特性,是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律的一種表現形式。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效能;遲效性
對圖書館服務效能來說,有長效性、速效性和遲效性。圖書館服務的長效性是指圖書館的各類資源可長期反復利用;而速效性是指圖書館服務的某一具體目標,比如檢索某一知識點或閱讀某一文獻資料,圖書館能迅速有效的提供服務;所謂的遲效性,是指圖書館服務產生的文化整體效能,比如讀者用戶的知識積累、社會公眾文化素養的提升、圖書館無形資產的積聚,不是“速成”所能奏效的,都是需要假以時日才能得以實現。為此,本文試圖從圖書館文化效能的角度,小議圖書館服務的遲效性。
1圖書館文化的標志符號顯示其效能的遲效性
任何一種文化現象都具有其特定的標志符號,都有構成這種文化現象的組成部分。相關研究表明,人們頭腦中對某種文化現象的認知是一個“網絡結構”,核心是其文化名稱,圍繞著它是文化現象形成的要素。圖書館文化之所以被人記憶并與其他事物區分,是因為培育生成圖書館文化的組織結構與其他文化不同,即是由圖書、圖書館員、讀者、建筑設備和服務方法等五大硬件要素構成。通過對這五大硬件要素的整體運行,形成并促進了人們對圖書館的認同,產生了圖書館文化現象,成為人們記憶圖書館文化的標識符號。
當人們感知到圖書館文化特定的標識符號時,就會產生相關的“圖書館聯想”。經過長期的圖書館文化的體驗后,人們一看到特定的圖書館名稱或標志的硬件要素,就會激起對這個圖書館名稱為核心的“記憶結構”,喚起關于該圖書館的各方面的聯想。如:當北京圖書館某個老讀者看到或聽到“北京圖書館”這五個字時,就會想起北京圖書館標志性的建筑,想起北京圖書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或閱讀氛圍,想起北京圖書館厚重的文化底蘊或與北京圖書館其他相關事物。
人們對利用圖書館的熟悉程度不同,對圖書館的認知程度和記憶結構不同,對圖書館的認知在先,產生的“圖書館聯想”在后。因而,圖書館文化的標志符號作為與其他事物區分開來的識別系統,顯示了圖書館文化效能的遲效性。
2圖書館文化的運行模式顯示其遲效性
一個事物如果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是無法立足于社會的,是沒有生命活力的。圖書館傳承人類文明,以夯實和打造社會文化底蘊為己任,圖書館的辦館理念和價值取向體現了圖書館潛在的社會文化價值,是維系圖書館與社會公眾的無形紐帶。
圖書館以各種方式提供服務,向社會展示其功能效用,讓讀者體驗圖書館的服務成果和及時效應。而更重要的是圖書館所蘊涵的價值取向契合了社會讀者的心理需求,使讀者用戶覺察和感受到圖書館的獨特、可持續滿足他們相關需要服務效能運行模式的附加值。
圖書館所從事的是通過文獻資料去“文化”人的活動。這種“文化”人的運行模式不與戲劇文化產品雷同,不是按照設定的劇情發展去彰顯戲劇產品,而是在圖書館特定的文化氛圍中熏陶逐漸養成。一個人在圖書館“浸潤”了若干年后,就不可避免地被烙下圖書館文化的印記。圖書館文化總是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啟迪人的智慧,影響人的成長。
圖書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浸潤”方式和“文化”人的運行模式是不能速成的,是長期的一點一滴的遲效形成的。
3圖書館文化載體的構建顯示其遲效性
圖書館文化載體與戲劇文化載體不一樣,戲劇文化載體是戲劇的節目產品,反映時代特征的演出節目。圖書館是通過滿足社會公眾的閱讀需求來實現讀者自身的發展、展示其文化價值的。
圖書館運用多種服務手段為社會提供文化休閑消遣或文獻查詢等公益服務,社會公眾在體驗圖書館服務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成為圖書館服務成果的直接“消費者”和“評判者”,同時,又是圖書館服務質量成效高低的“承載者”和“體現者”。從這個意義上說,讀者(包括當下的讀者用戶、潛在的讀者用戶、以往的讀者用戶)是圖書館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也是圖書館文化形象最直接生動的具體體現,圖書館文化形象的最終檢驗是對其文化載體即社會公眾影響力的檢驗。
誠然,圖書館文化載體中的“人”不僅僅包括館外社會公眾,還包括管理者和員工。館長是圖書館文化形象的代言人和設計師,可以說館長的辦館理念、人格魅力配合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成就圖書館文化的要素之一,如同教育界的名校培養名師,名師造就名校。所以,德高望重的館長,學識淵博的員工和熱愛閱讀的公眾讀者是構成圖書館文化載體的中堅。圖書館文化載體的各種構建元素需要多方長期磨合協同努力方能奏效,才能使圖書館文化魅力發揮到極致。所以說,圖書館文化載體的構建顯示其效能的遲效性。
4圖書館文化無形資產的積聚顯示其遲效性
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如何,不是由圖書館自己說了算的,而是由社會公眾決定的。社會公眾是指與圖書館相互關聯的社會各界人士、團體和單位,包括:上級領導和主管部門、當下的讀者用戶、潛在的讀者用戶、以往的讀者用戶、專家學者、社會活動家、新聞媒介、社區、協作單位、各類型圖書館以及圖書館管理者和員工,等等,他們與圖書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雙方通過相互了解溝通、協作服務,建立了穩定的交往形式,形成了圖書館與社會公眾相互依存、共贏進步的互動關系狀態。圖書館正是基于這種“互動關系狀態”的積累,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形成了圖書館文化的無形資產。圖書館一些有形資產因服務利用而損耗,而其無形資產則恰恰相反,它不會因此而枯竭,反而因服務利用而受益增值。
圖書館作為社會文化機構,通過自身的開放系統,不斷地與社會公眾進行各種形式的交往,并獲得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通過這些關聯獲取圖書館發展所需要的資源,擴充其無形資產,是圖書館文化的“能力”所現。任何圖書館都有自己特定的公眾目標和社會資源,挖掘、盤活和整合利用好這些資源,有利于優化和拓展圖書館文化的無形資產和發展的空間,為圖書館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圖書館的服務效能要提高,館風館紀要好;另一方面,要始終保持與社會公眾的互動交流。圖書館的辦館宗旨、發展規劃、改革舉措,需要得到社會公眾的理解和支持,而社會公眾對圖書館的感受、評價、建議,是圖書館構建無形資產的重要決策依據。缺少了與公眾的互動和交流,得不到公眾的理解和支持,擴展圖書館服務效能將無從談起。
圖書館文化的無形資產需要公眾認可和共建,公眾需要圖書館來滿足自身的文化素養的提升,彼此依存并有機結合,圖書館文化的無形資產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逐漸地厚實起來。因而,從圖書館文化的無形資產的形成和積累來看,其效能具有遲效性。
5圖書館文化是一種需要遲效評價的文化
戲劇文化憑借文化產品出色的表演技能,戲劇題材對社會熱點和時代精神風貌的準確定位及有效的傳播,運用經濟杠桿的作用,可以很快地打造出來,甚至一夜成名。圖書館文化則不行,圖書館文化的構件要素之一的館藏浩瀚的文獻體系的構建非一日之功,需要長年累月不間斷執著地營建,圖書館服務窗口的設置、服務手段的完善、員工素質的提高以及辦館理念、價值取向都受到社會經濟、人文環境的影響和制約,需要長期不斷的探索實踐。
豪華的館舍可以在一夜之間拔地而起,先進的設備可以及時購置,優秀的員工可以在短期內引進,圖書館服務功能也可以迅速擴展。唯有圖書館濃厚的文化氛圍(包括圖書館服務的優良傳統、館風館紀)必須經過長時間的磨礪才能夠形成。
圖書館文化的運營是一項全方位的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長期性的社會文化系統工程,可以說,任何一個著名圖書館的文化煉成,都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圖書館文化需要假以時日才能得以宏大和彰顯,它不是短期內可以準確評價的。圖書館給予讀者的不能僅僅是借閱,而是在發掘知識寶藏,享受圖書館服務成果的同時,體驗到圖書館文化的魅力,品味到圖書館文化的精髓,圖書館文化因此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量,圖書館文化的“張力”因此而不斷地得以擴充放大。
由此可見,圖書館文化是難以速成的,其厚實的文化底蘊需要時間來“沉淀”。
6遲效性是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律的一種表現形式
創建圖書館文化,必須正確認識遲效性與速效性、長效性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圖書館在提供某一具體文獻的檢索或閱覽休閑服務,迅速有效地顯現其速效性能。正是這種點點滴滴的速效效能經過長年累月的積聚,滯后形成了一個大的功能效應,展示了圖書館文化的整體效能,體現其遲效性能。這種長期積聚顯現出來的整體文化效能必然能長期發揮其歷史功用,因此又具有長效性。速效性、遲效性與長效性在圖書館文化發展進程中相得益彰,成為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律的表現形式。
在圖書館文化建設過程中,若只注重其具有速效性,易產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把圖書館的事看成過于簡易,一蹴而就迅速發揮作用;如一些地方未經圖書館專家和社會各界人士充分論證而速建的新館舍,往往無法滿足圖書館業務合理的功能布局和中長期業務發展規劃。若只注重其具有長效性,易把圖書館事業的興辦看得過于遠久,無法短期產生“政績”而將圖書館的事擱置起來。如不少地方,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甚至不將圖書館經費納入正常的財政預算。這些都違背圖書館發展規律,會阻礙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因而,作為“圖書館人”,尤其是上級文化決策部門、圖書館的領導班子,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全面理解圖書館文化的遲效性與速效性和長效性三者之間的關系。公務員之家
由于不能正確地認識圖書館的遲效性,使得不少地方黨政領導更注重經濟發展而不是圖書館事業。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出路在于具備前瞻性的管理理念。圖書館文化的遲效性決定了圖書館的功能作用大多是要滯后的,也決定了圖書館文化的打造必須以未來發展趨勢為導向,以現實為依托,以“文化”人為目標,必須要有戰略眼光和超前意識,要有長期打算,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堅決摒棄在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急功近利,短期出“政績”的錯誤觀念,運用圖書館文化的速效、遲效和長效性能的發展規律,指導圖書館實踐。
- 上一篇:剖析鐵路機械維護保養研究論文
- 下一篇:剖析光電傳感器日常使用意義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圖書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