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圖書館監管以及創新
時間:2022-11-04 11:42:00
導語:現代圖書館監管以及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圖書館的管理現狀分析
信息社會的高速發展,也使得圖書館的管理體制有了較大的變化,但從目前圖書館管理現代化的整體趨勢看,圖書館管理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傳統圖書館以書為本,以藏為主,重藏輕用,管理的信息載體單一,這不但影響了圖書館的發展,更限制了人們對圖書館的利用。其次,圖書管理員的自身素質對圖書館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由于目前就業形勢嚴峻,圖書館工作崗位成了“干部療養院、領導家屬的安置所”。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圖書館員工文化層次的參差不齊,具有圖書館學專業學歷的人員較少。這樣不合理的人員結構對圖書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另外,圖書館的“有償服務”不利于讀者借閱。例如,有的圖書館對于沒有辦理借閱證的讀者進入閱覽室收取“進門費”,還有些圖書館不僅不是以如何為讀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而是在如何開辟“有償”的服務項目上下功夫,影響了圖書館在讀者眼中的形象,更影響了黨委,政府的形像.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現代圖書館的發展,這就要求圖書館的發展要做好三個方面:1.加大政府投入;2.轉換管理機制;3.開拓創新。
二、創新是現代圖書館發展的必由之路
創新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沒有創新就不會有發展和進步,圖書館的發展也離不開創新。
首先,創新是現代圖書館發展的根本動力。管理上的創新能使圖書館打破常規,彌補以前的缺陷和漏洞,完善體制,提高管理效率,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
其次,圖書館的管理創新是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必然要求。以往圖書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設計,常常以規范人的行為、使人不犯錯誤為出發點,有過多的管制和約束,這種過細過嚴的規則,通常會扼殺那些最初的新生事物,致使圖書館管理僵硬化,抑制了創新精神。如今是知識經濟時代,是不斷產生新思想、新理念的時代。決定社會發展競爭優勢的是人才和科學技術,而決定人才、科學技術優勢的是創新,所以創新已成為現代管理的時代趨勢,圖書館的管理也需要創新,這樣才能具有競爭力。
另外,管理創新是深化圖書館改革的必然趨勢。新世紀是一個孕育著巨大變革的時代,是一個從計劃經濟形態向市場經濟形態的轉變時期。隨著我國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改革朝縱深的發展,特別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實施,圖書館運行的外部環境已發生巨大的變化。與此相適應,圖書館管理的內在要求、發展目標、工作方法和行為方式也隨之發生深刻的變化,因此,管理創新事在必行,因循守舊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
三、解決圖書館管理問題的對策
傳統圖書館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新世紀的運行特點,圖書館要更好地生存與發展,就必須對傳統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進行揚棄,通過改革創新,建立起一套最新的管理運行機制。針對目前存在的些問題,筆者提出了如下對策:
(一)注重館員的業務培訓,提高館員的整體素質。
圖書館的人力資源就是館員,人力資源價值取向主要看其對知識、技能、經驗以及創新意識等的把握程度及實際水準,即指人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優秀館員是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和財富,也是管理過程的第一能動要素,其實際作用的發揮與否將在整個圖書館管理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過去,圖書管理員處于被動的角色,充當“守門人”,如今要讓使其成為“知識導航員”,去主動與讀者溝通,為讀者提供信息查詢、檢索等服務,總之,要做到“在最需要的時間將最需要的知識傳遞給最需要的人”。建立學科館員制度,使負責自己領域的館員能夠更好的為讀者提供向導。另外,信息社會更要注重計算機管理手段在圖書館的應用,因此,應提高館員們使用計算機的能力,運用現代化。此外,還應該建立系統的員工激勵機制,館員的待遇偏低,出現同崗不同薪,干好干差都同酬等現象,挫傷了員工的積極性,直接導致在管理中服務質量下降,人員流失,長此以往,館員們缺乏競爭意識、責任心和進取心,工作上不斷從事一種勞動,沒有創新,沒有工作上的成就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圖書館的發展。
(二)改變傳統的管理理念,要“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以人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思想。要把人作為管理中最重要的資源,以人的能力、特長、興趣、心理狀況等綜合情況來科學的安排最合適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地考慮到員工的特長和價值,使員工能夠在工作中充分調動和發揮積極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業績。圖書館實行“人本管理”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人為本,提供人性化的服務觀,使圖書館館員變被動、接納式的服務為自主的創新、參與式服務,以讀者為本,開展個性化服務,提升服務水平。圖書館工作人員對讀者的尊重,不僅僅停留在微笑服務上,應該落實到從“書本位”向“人本位”的轉變。面對浩瀚無垠的信息世界,圖書館服務如果還停留在“收藏”和“借還”上,圖書館不是被堆積如山的文獻資料所淹沒,就是在如潮奔涌的信息資訊中滅頂,最終將被這個多變的時代所淘汰。圖書館館員必須更新觀念,從“重藏輕用”的思想桎梏和模式中解脫出來,樹立以人為本的新理念,一切以讀者的需求為準則。在新時期,應該樹立以讀者為本的新理念,一切以讀者的需求為準則,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以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滿足讀者對圖書信息資源的需求,這才是對讀者最大的尊重,也是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的集中體現。
(三)領導者是圖書館管理創新的主體。
管理創新總是不斷以新的觀念、新的措施和新的方法,使管理系統總體功能不斷優化,保持一種最佳效果的狀態。從我國圖書館目前的情況來分析,管理創新的關健是觀念的轉變,就是要將管理的重點放在對人的能力的開發、積極性的調動、創造性發揮上。
首先,創新意識是圖書館領導者創新的基本素質與先決條件。創新意識是人在不運動變化著的客觀事物刺激下,自覺產生改變客觀事物現狀的愿望和觀念。創新意識之所以成為其個人主要的基本素質,是由21世紀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里科學技術快速突破的背景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與領導者的根本職能和職責決定的。這一背景要求圖書館領導者必須具有高度的適應性,不僅要適應變化的對象和內容,而且要適應變化的力度和節奏,要敏銳地發現變化的動向,果斷地捕捉變化的契機,普于促進本館工作的變革與更新。這也正是圖書館領導者與一般員工的根本區別。
其次,講學習是圖書館領導者創新的內在動力與關健環節。圖書館領導者必須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礎與淵博的知識,這不僅是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也是領導工作的客觀要求。實踐證明,作為創新主體的領導者,其綜合索質的高低,不僅直接形響到自己個人的形象、個人創造力的發揮,也直接關系到單位事業的興衰成敗。領導者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要潛下心來致力于構建符合創新要求的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并伴隨著大膽地實踐和探索,使理論與實踐,知與行相統一,不斷的開拓創新。
總之,現代圖書館的發展離不開創新,科學的創新管理體制有助于圖書館的健康發展,為廣大人們提供更多的方便。
- 上一篇:扶貧綜合處長年度述職總結
- 下一篇:福利院調研員年度述職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