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圖書館隱性知識服務監管

時間:2022-11-04 11:46:00

導語:深究圖書館隱性知識服務監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究圖書館隱性知識服務監管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已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本和動力,高校作為知識傳播和創造的場所,對其進行知識管理尤為重要,而高校圖書館在知識創造和運用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目前,圖書館已不僅僅是一個獲取信息的場所,也是人們交流信息和經驗、學習和創造知識的最佳場所,其實質是提供知識學習、知識創造的公共知識管理中心。知識管理成為圖書館管理中的熱門話題。

1圖書館隱性知識管理研究

1.1圖書館個人隱性知識管理

圖書館內部員工個體擁有的隱性知識的主要特點是高度個體化、不易言傳和模仿,深植于員工個人的行動與經驗之中,同時,也深藏于員工個人價值觀念與心智模式之中。主要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難以明確表達的技能、技巧、經驗和訣竅等,這類隱性知識與個人經驗、行為和工作內容緊密相關,是個人長期積累和創造的結果。

1.2“社會化”

在圖書館隱性知識管理中就是館員及用戶通過觀察、模仿和練習,共同體驗和學到圖書館服務精神、職業道德、工作技能經驗等,館員觀察用戶接受服務的滿意程度、服務喜好傾向,開展與用戶會話,館員協同工作,反思并提高服務質量,創造出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之類的隱性知識的過程。

1.3“外部化”

在圖書館隱性知識管理中就是圖書館以館員之間、館員與用戶、用戶之間的交流為素材,運用隱喻、類比、概念和模型等手段挖掘、整理、總結,使知識外化,形成圖書館業務指南、操作規程、規章制度、圖書館文化等系統化知識。

1.4“整合化”

在圖書館隱性知識管理中就是將各種概念綜合為知識體系的過程,通過對顯性知識的整理、增添、結合和分類等方式,重構既有知識,催生新知識,是各種顯性概念組合化和系統化的過程。體現在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和整理上,是圖書館最為重視的知識管理模式,其價值體現在知識信息的增值。如圖書的分類、排架、剔舊,館藏目錄的整理,書目、索引、文摘的編制等;數字時代有紙質資源的數字化,電子信息的標引排序,搜索引擎的開發,知識的導航服務等。

1.5“內在化”

是一個將顯性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的過程,通過匯總組合產生新的顯性知識被人們消化、吸收,并升華成他們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圖書館文獻信息的匯總組合,便利了用戶吸收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最后運用到實踐中,完成圖書館知識管理的一個螺旋式上升。隨著新的顯性知識在組織內得到共享和運用,其他員工將其內化,用其來拓寬、延伸和重構自己的隱性知識。

2建立促進隱性知識的共享與知識交流機制

隱性知識管理需要一套制度去激勵專家貢獻知識,也要推動館員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使員工自愿地將他們的這類隱性知識拿出來與其他員工分享,研究證明,在有適當的激勵因素存在的情況下,知識的轉移更為有效。員工只有意識到知識共享與自己的利益一致時,他們才會樂意共享自己的知識。

2.1對圖書館現有組織體制進行改革

圖書館應通過建立一種柔性的、靈活的、應變性強的知識型組織結構體系——網狀組織結構,實現“零距離”、“無摩擦”的快速暢通的信息傳遞方式,減少隱性知識的交流與共享的障礙,使圖書館組織結構扁平化、柔性化、網絡化,加快知識的交流、轉化、共享和創新。在知識傳播的管理上,要從傳統的靜態服務模式轉向主動、多維的動態服務模式,要重視用戶多層次的、多方面的知識需求和應用環節,對用戶的特殊知識需求進行高效率地集成化信息過濾和分流,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2.2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圖書館知識管理體系

圖書館在改進采編、加強文獻收藏的同時,要重視對現有館藏印刷體文獻資源的開發力度,有針對性、有選擇地館藏文獻資源數字化、網絡化;加大電子文獻的收藏力度,尤其要重視收集和開發光盤、電子圖書、聯機數據庫和多媒體文獻等數字化信息產品。

3知識服務概述

知識服務是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的一種新的服務觀念,是對信息資源的深層次開發和利用。知識服務的對象是決策機構、科學研究課題組或研究者個人。知識服務以信息的搜尋、組織、分析、重組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根據用戶的知識和環境,融入用戶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提供能夠有效支持知識應用和知識創新的服務。由此可見,知識服務是融入用戶之中并貫穿于用戶決策過程的服務,是基于專業化、個人化和自主創新的服務,是基于分布式多樣化動態資源、系統和集成的服務。

3.1圖書館開展知識服務的必要性

網絡環境在給圖書館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產生了形式多樣的其他信息服務機構。在強手如林的信息機構中,一些信息組織技術力量雄厚,競爭意識強,通常采取企業運作的模式進行咨詢服務。相比之下,圖書館知識中心的地位正在經受著挑戰,不盡快改進被動的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圖書館的用戶群就會減少,信息中心的職能將大大削弱,圖書館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就會下降。

3.2圖書館知識服務模式

專題數字館藏服務。知識服務以資源建設為基礎,圖書館既要重視館藏資源建設,更要重視虛擬資源和數據庫的建設,把館藏實體資源建成具有網上查詢和館藏互借功能的各種類型數據庫。建立虛擬館藏數據庫,通過搜索引擎或專業網站下載所需文獻,并分門別類的把它們組織起來,根據用戶的需求特點進行深層次的加工。圖書館應把精力從對文獻的采集轉移到對文獻內容的挖掘上來,把數據庫建成知識庫,構建基于用戶的知識平臺。

數字參考服務。數字參考服務是圖書館開展知識服務的重點,也是圖書館必備的基礎服務項目。數字參考服務又稱虛擬參考服務、在線(網上)參考服務等,是一種利用互聯網或虛擬空間,通過電子郵件、實時討論與問答、網絡會議系統、網上參考工具等方式,基于信息用戶需求所開展的參考服務。數字參考服務可采取:E-mail咨詢、BBS留言、實時咨詢圖書館員實時對話、當面咨詢、等形式。

3.3開展個性化知識服務

隨著知識需求的變化,知識服務正在向“個性化”方向發展。個性化知識服務是在全面客觀地分析用戶的信息需求后,通過信息挖掘、知識發現、智能等技術,對各種信息資源進行過濾,篩選出用戶所需要的、專指性強的信息。然后利用電子郵件、頻道推送或建立用戶個人網頁等方式傳送給用戶。個性化知識服務要不斷跟蹤用戶對信息的使用情況,分析其檢索要求,優化檢索過程,選擇檢索結果,逐漸形成用戶個人的信息資源系統,使服務貫穿于用戶信息搜集、分析和應用,直到問題解決的全過程。

4開展面向學科的知識服務

圖書館信息服務功能與學校的學科建設密切相關,圖書館應依據學科專業劃分服務對象,提供基于學科內容的專業化垂直服務,提供面向學科的高效的知識服務。

結語

圖書館知識管理和知識服務,是對知識的創新、生產、儲存、轉移和共享,它是一個知識投入、知識創造、知識傳播、知識轉化的復雜過程。書館知識管理的任務,就是要通過提高圖書館員的工作積極性,不斷開發和利用圖書館文獻中的知識與信息。以建立具有競爭優勢的圖書館專有知識。堅持與時俱進,走繼續教育之路,提高素質,增強知識服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