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院校圖書監管工作

時間:2022-12-02 09:16:00

導語:藝術院校圖書監管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院校圖書監管工作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多媒體、超文本、網絡等新技術在給人類帶來方便的同時,也給一些傳統行業造成了沖擊,圖書館就是其中之一現代圖書館跳離了"以藏致用"和"以書為本"的傳統模式,其功能轉變為整合各種信息,提供知識的與推送,使圖書館的基本職能、利用方式、服務內容、管理手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1信息技術給傳統圖書館帶來的變化

1.1獲取資料比較方便通過信息技術和網絡,人們只要待在家里就可以查閱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大大節省了搜集資料的時間.

1.2檢索功能強大網絡檢索的方便、快捷是對傳統圖書館服務的極大挑戰.

首先,傳統圖書館的檢索工具,需要讀者具備相關的圖書館知識.如尋找一本書,讀者需要通過目錄查找到該書的索書號,然后再按照索書號到書架上尋找,消耗讀者較大精力,但網絡檢索則不存在這一問題,讀者不需具備太多的圖書館檢索知識.在查找資料的時候,讀者只要把書刊的名字或其關鍵字輸入電腦,網絡就能夠很快地將有關的資料檢索出來.

其次,網上檢索到的資料比較系統、全面.由于圖書館的書刊借閱具有即時性,因此讀者經常出現借不到所需要資料的情況,或只能借到其中的一部分.利用網絡檢索則可以避免這一情況,而且網絡中的資源可以同時為多人所共享.

1.3借閱時間不受限制傳統的圖書館借閱資料受時間的限制,而網絡借閱則不存在此限制.如,圖書館有開館與閉館之時,但網絡借閱則是24小時開放;圖書館有借閱冊次限制,網絡借閱則可隨看隨調,不受限制;圖書館有還書期限的規定,過期需繳納罰款,但網絡借閱則不存在此情況.

1.4館際服務完善傳統圖書館之間通常是沒有聯系的,除非讀者到每個圖書館檢索.傳統的圖書館每年都花費大量的經費購書,但讀者并不完全知道買同的圖書義有多少是進了館藏.現在,通過信息技術建億的中央數據庫,除了圖書館采編使用外,還可以為讀者提洪信息(如,文獻信息資源藏于哪一家圖書館的信息),為區域內的讀者提供館際互借服務.

1.5文獻共享范圍更廣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文獻出版呈幾何級增長,任何一個圖書館都不可能單靠自己的能力滿足讀者的需要,特別是近幾年來紙質書刊價格逐年上漲,圖書館經費不足普遍存在.通過網絡和信息技術,可以建立起本地區的中央數據庫,協調訂購,促進本地區的圖書文獻合理布局,為館際互借、資源共享建立聯合體系.

1.6提高圖書館分類、編目等基礎工作效率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在傳統圖書館的應用,為圖書館文獻的分類、編目、成果共享提供了技術條件.過去各個圖書館的分類編目是按照各館分編的標準,采用標準尺度不一現在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的區域性數據庫,可以完善、統一分類法及具體規則.

2信息技術與藝術專業圖書的聯系

2.1藝術專業圖書館的特點

2.1.1藝術專業圖書收藏投人大藝術專業圖書價格高,投人大,資料共享缺乏外部條件,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教學和科研所需的專業圖書資料,除了對內容要求較高外,特別注重印刷效果和載體質量,如圖像清晰度、色彩準確度等;一般印刷成本高,工序復雜,圖書需要量有限,價格往往高于文字印刷型資料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藝術作品原件價格更高.

2.1.2采集工作需要親臨現場藝術專業圖書采集方式與眾不同.藝術圖書的采集,不同于其他圖書采集(即通過報道的征訂書目和零散新書目介紹進行預定,其他圖書的采集就可取得很好的效果).藝術類圖書簡單的文字報道難以反映或描述出具體作品的色彩、筆觸、情感,以及圖像的清晰度、色彩的準確度等,而這恰恰是藝術類教學和科研的重點,所以藝術資料的采集需要親臨銷售現場,借助專業知識和藝術實踐經驗進行多方面的權衡比較,才能把有限的采購資金用在刀刃上.

2.2藝術院校圖書館運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2.2.1運用信息技術實現資源共享,可節省成本一些圖書館中學術性較強的資源,往往得益于其學術價依高,因此吸引了眾多讀者,進而形成"馬太效應"-資源越多的圖書館讀者越多.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網絡用戶發展迅猛圖書館的館藏品正通過網絡走進千家萬戶,許多地方或小型圖書館通過授權方式為讀者提供國家級館藏書籍閱覽服務.而且,在傳統的采購環節上,這一技術使得藝術類圖書館尤其受益,特別是通過網絡就可以實現價格高昂的藝術類書籍共享大大節約了成本.

2.2.2為藝術創作提供更廣泛的參考資料庫互聯網中公開的數據資源能夠為藝術創作提供良好的條件,讀者通過檢索關鍵字就能找到相關的主題創作資源,這使得藝術創作不再是閉門造車、憑空想象,而從事藝術創作的專業人員可以通過網絡瀏覽國外最新的藝術發展態勢、國內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世界藝術之庫中搜尋一切可供參考、啟示的資源,創作出新的藝術作品.

2.2.3為各大藝術院校學術交流提供更豐富的信息網絡架設了信息的橋梁,也縮短了溝通的距離.運用信息技術,藝術院校的交流日益頻繁,而作為學術活動重要橋梁的圖書館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進人飛速發展時期.圖書資源共享、讀者互動、各藝術院校學術研究成果,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實現溝通交流.

3新形勢下藝術院校圖書館服務管理工作研究

3.1應用電子商務推動圖書館信息服務建立和開展電子商務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藝術院校圖書館也不例外.因為高校圖書館主要擔負3個方面的服務:一是為校內師生進行圖書自動化管理的義務服務;二是為校內外或網上提供館藏的無償或有償數據庫服務;三是為校內外課題提供跟蹤有償服務,尤其是重點大學的圖書館還承擔著許多書目數據庫中心的建庫工作、遠程多媒體教育工作等非常重要和有價值的數據庫系統建設任務.21世紀高校圖書館將是重要的信息樞紐中心,圖書館將為網上讀者提供信息服務,如數字化圖書館、數據庫檢索、電子雜志、電子圖書、網上信息咨詢和網上多元化文獻傳遞等方面的服務一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投人高校圖書館的資金有限,只有有償服務和無償服務相結合,在書館領域應用電子商務方式,才能增強圖書館在網上信息服務方面的競爭實力.

3.2深化信息服務的深度和廣度目前,傳統藝術圖書館對信息的展示與加工僅限于一般性、淺層次的文獻服務,讀者一般只能獲取一次文獻,遠遠滿足不了廣大藝術科研工作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因此,要求圖書館員對藝術作品信息進行深加工,將檢索獲得的各類信息分門別類,按照一定的主題進行過濾、分解、梳理以及綜合歸集,并編制與之相配套的二次、三次文獻,通過加工、整合,建特色的藝術作品數據庫,實現圖書館的數字化,創造一個適合網絡化需求的信息服務方式,同時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開設計算機檢索服務、遠程服務等,提高圖書館信息服務的速度和效率.

此外,藝術圖書館可以利用網上聊天的功能開展參考咨詢服務.在服務中,工作人員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用戶的需要,能更快捷地提供服務,節約用戶的時間咨詢服務的開展,能增添工作人員的親和力,擴大圖書館的影響力.

3.3注重電子資源購前工作隨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采購的電子資源越來越多,而電子資源種類多、價格貴,其內容具有不穩定性,涉及多種因素,比傳統文獻的采購要復雜得多.目前,市場上的電子資源一般取材于印刷文獻,有些電子資源則是把印刷文獻進行重新組合,內容重復較多.在選購電子資源時,一定要了解本館的收藏情況,對沒有必要同時擁有電子版和印刷版兩種版本的文獻,一般情況下應不再購買電子版本.但需要區別對待的是,在訂購時對于一些利用率高、質量好的外文核心期刊,如果既有印刷版又有電子版,應兩者都訂購,其優點是價格便宜.藝術專業素材是利用率較高的資源,而且有些素材難免有重復的現象,采購時要考慮選購的素材和館藏的素材重復的部分是否過多,而且所購素材的內容是否能為廣大藝術專業設計人員所利用,若利用率低則不應購買.

因此,在進行藝術電子資源采購之前,須建立專門的電子資源調研小組,進行讀者需求調研,而采購部門則要了解學校學科設置,向本校所有學科發放調查表,調查用戶對電子資源內容的需求現狀、讀者教學科研的需求方向等.搜集了較全面的出版信息后,讓專業人士參與電子資源的使用以測試其性能.測試內容如:電子資源是否符合用戶的需求、是否受用戶歡迎;電子資源的檢索系統是否容易為用戶接受和使用;與本館已訂購資源的比較,是否可以補充學科方面的缺漏;引進本資源是否符合本圖書館的職能要求;使用后能否給用戶帶來更多的科研成果,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

通過這一系列準備工作后,由調研小組審核、討論,決定取舍,最終作出訂購或不訂購的決策.只有在大量的調查、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才能正確評價電子資源,正確抉擇,提高電子資源的利用率,使電子資源系統建設更加合理化、科學化.

3.4要注意提高館員素質和信息服務能力現代化的網絡需要現代化的人員來操作,如果沒有高素質的人員來駕馭網絡技術,再先進的網絡也難以發揮應有的效益現在藝術專業最新的信息90%以上是外文信息,如果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人員只懂得圖書館學專業知識,而缺乏外語知識,就很難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外最新科技信息,其信息服務的能力將大打折扣,因此,負責藝術書籍管理的圖書館館員在抓圖書館學專業培訓的同時,應加大力度抓外語培訓,培養既了解網絡,又具備藝術專業圖書知識,還熟諳外語的復合型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用戶需求,提供高質、高效的現代信息服務.

21世紀,我國圖書館事業面臨各方面的挑戰.當代社會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各類新知識、新觀念、新方法、新技術、新形式層出不窮,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與時俱進,有創新意識,加強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信息服務能力,完成時代賦予的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