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論文
時間:2022-09-26 03:53:25
導語: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實驗室是學科發展的命脈。學科發展規律表明,學科發展與實力的消長,主要源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變化,而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能力的變化主要依賴于實驗室。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開展實驗教學無疑會將公共管理類學科的課程教學質量推向一個新高度。實驗教學存在的主要意義在于優化理論教學效果,其與理論教學的結合度不如理工科實驗教學這么高,所以在軟硬件條件比較差的地方性院校通常通過理論講解或其他教學途徑(如視頻資料等)替代了實驗教學。
1.建設公共管理類實驗室是著力培養應用型人才一部分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更強調與一線生產實踐的結合,更加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如實驗教學、生產實習等,通常將此作為學生貫通有關專業知識和集合有關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而對于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中特別重視的畢業設計與學位論文,一般就不會有過高的要求。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著力于培養學生步入社會后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其具備在信息化條件下適應未來工作崗位要求的能力。
2.建立公共管理實驗室是解決專業學生理論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弱的最佳途徑
公共管理類學科的涉及面廣,要求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兼備。服務意識和決策能力是公共管理類學科實踐性和操作性的培養核心。學科教育應該圍繞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建立目標明確的公共管理實驗中心,利用現代互聯網科技與現代課堂信息技術,模擬公共管理部門運作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分析能力。
3.建設公共管理實驗室是現代教育技術發展與應用的必然結果
為培養出能適應現代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礎、實踐與創新能力的新時代的人才,現代教育技術在其中的應用過程中應該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F代教育技術主要是指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應用于教育領域中的多媒體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和虛擬技術等。其主要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代替了一些投影片、錄像片的基本功能,并利用計算機的三維動畫技術,詳細地分解、展示微觀機制和運動形式以及復雜過程,在突破教學難點、進行生動直觀教學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公共管理實驗室也應該適應科技發展的潮流。廣泛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對提高實驗教學具有明顯的效果。
二、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的困境及存在的問題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目前設置公共管理類專業的幾百所大學中:全國近10所知名高校已經建立了人文管理實驗室、公共管理實驗室,這些實驗室配備了計算機軟硬件實施,開設實驗課程,目前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有很多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包括眾多的地方性高校對公共管理類實驗室躍躍欲試。雖然近年來地方性高校在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實驗教學隊伍建設、體制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公共管理實驗室研究工作也得到長足發展,但是與高標準的公共管理實驗室要求相比,規模、數量、投入都遠遠落后知名院校,總體發展水平還相對落后。目前地方性高校的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過程中存在比較多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地方高校和專業教師對公共管理類學科的實驗教學缺乏足夠的認識。
我國大部分文科類人才培養都偏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公共管理類學科的教學方式也基本上延續了傳統的文科教學方式,忽視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由于缺乏實踐訓練的機會和平臺,結果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盡管不少地方性高校都在強調實驗教學地位無比重要,可是在實際層面實驗室只是一個擺設,學校對實驗室建設缺乏相應的配套措施,例如場地、資金、設備。教師也對實驗教學缺乏積極性,大多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實驗室利用率非常低,更多是作為學生的機房來使用。
2.公共管理實驗教學體系不健全。
實踐課程在公共管理類學科的課程設置中所占比重通常較小而且缺乏系統性,存在隨意開設實驗教學學時與內容之嫌,所使用實驗教材也不具備較好的實踐性和指導性,而且不能很好地落實人員配備、經費使用等具體環節,導致學生的實踐時間受限,無法進行較為全面系統的實踐操作,所掌握的實踐能力通常是不完整的,與實際的工作要求相去甚遠。
3.實驗教學梯隊的建設滯后。
在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類學科教學過程中,普遍重理論輕實驗,進而出現了重教師,輕實驗人員;重儀器引進,輕實驗人員培養提高等問題。許多從事理論教學的教師兼任實驗教學人員,他們雖然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但卻相對欠缺實驗技能。與此同時,學??己梭w制也導致教師們較看重理論研究而忽視了實驗研究,這也限制了公共管理類學科的實驗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實驗室管理人員進修機會少,使其知識的更新受阻,進而影響其從事實驗教學的積極性。
三、地方性高校促進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的對策
當前地方高校所開設的公共管理類實驗課程很大程度上是傳統理論教學的陪襯,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并沒有發揮較高水平的教學功效與質量。要加強公共管理實驗室的建設,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必須科學定位公共管理學科及其人才培養方向。同時,制訂并實施促進實驗室建設的支持性策略,通過引進實驗教學所需的軟硬件設備,整合實驗教學內容,并且在實驗室的使用和管理上制訂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以達到實驗室功能發揮的最大化,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軟件進行實踐教學,大幅度提高整體教學工作中實驗實踐教學所占的比重,進而發揮公共管理實驗室的科研和社會服務功能。
1.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公共管理實驗室建設的重要性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某種意義上說,科學合理的公共管理服務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種技術途徑,它具有催生管理革命和服務模式創新的效果,從而真正引領公共管理大變革,為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帶來新的氣象。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地方高校應該順應時代要求,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公共管理學科的實驗室建設。然而,地方院校的公共管理學科發展還不夠完善,實驗室設備、人員、財政不能滿足該學科的發展和競爭要求。主要表現在:沒有明確實驗教學的主體地位,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聯系不密切,理論與實踐沒有從根本上融合起來,嚴重缺乏自主創新的實驗成果;行政化現象在實驗室管理工作中表現明顯,導致實驗室的使用出現嚴重的重復低效、分散封閉的問題;實驗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重要因素。
2.以人才培養方案為依據,明確實驗教學模式的方向與層次
統籌公共管理學科的理論創新、知識創新、實驗技術創新,建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緊密結合、協調發展機制。努力探索公共管理學科與相關學科的優勢和薄弱環節,根據自身特色和優勢,探索多種形式的協同創新模式。公共管理實驗室普遍是以軟件為主的軟件實驗室,使用的軟件種類繁多,如電子政務實踐平臺、公務員考試模擬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平臺、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系統、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系統、社會調查實踐平臺、公共政策分析系統、公共管理績效考核系統、SPSS社會統計軟件等。一般將公共管理實驗的教學模式分為4個層次:第一層次培養學生做實驗的基礎技能和從實際出發的務實態度,主要通過模擬操作、演示驗證來完成實驗;第二層次旨在提高學生的設計技巧和獨立判斷能力,實驗以設計性為主;第三層次是以學生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為基礎,開設綜合性實驗項目;第四層次的實驗課程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讓學生獲得更大的發揮空間,進而具備輔助老師完成相關科研課題的能力。
3.深入展開公共管理實驗教學體系改革
公共管理實驗教學內容、教學評價體系、實驗教學隊伍建設以及實驗室管理體制等方面都是改革的重點。要有明確的實驗教學思路及目標,實驗室的發展規劃和實驗項目的設置要合理。改變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的現狀,把實驗課從理論課中獨立出來,重新設計成自成體系的課程并獨立進行考核。通過引進公共管理類實驗教學軟件,設置多門實驗課程和項目,形成“融合型”實驗教學體系,從而有效發揮交叉專業的優勢,同時也讓學生能夠系統地認識公共管理這門學科。
4.努力打造理論功底扎實,實驗素養過硬的實驗教學隊伍
要構建公共管理實驗教學體系,關鍵是要擁有富有奉獻精神且結構合理、層次高的實驗教學隊伍。明確規劃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形成一支高素質的實驗教學團隊。大力引進實驗教學人才,促進實驗教學隊伍結構的優化。提供參加各種研討、考察、培訓和交流活動的機會,以提高實驗技術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營造一種研究和學習新技術、新實驗教學方法以及新知識的積極氛圍,同時進一步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從而更好地實現公共管理實驗室的教學目標。
作者:李佳蕙單位:嘉應學院政法學院
- 上一篇:愛國衛生半年工作總結
- 下一篇:城管局食品安全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