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本質特征及時代性探討

時間:2022-02-08 10:14:02

導語:公共管理本質特征及時代性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管理本質特征及時代性探討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公共管理有了全新的一個認識,公共管理的本質特征主要表現為合作共治性、公共性及服務性,并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成,又增加了時代性。因而,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其公共管理本質的特征進行分析,并闡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其所表現出的時代性。

關鍵詞:公共管理;本質特征;時代性

一、研究背景

國內有關于公共事業的管理工作是近幾年來才興起的,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對這一部分內容都沒有引起人們過多重視。公共管理的概念出現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其是在公共管理運動的不斷發展中演變而來,無論是其理論的發展,還是模式的發展均適應于時展特征?,F階段世界范圍內的大部分國家都在進行政治改革運動,再一次向公共事務傳統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對于現代化的公共行政而言,應當在否定自我辯證的背景之下有效繼承批判性管理,只有使原有的公共管理本質涵義得到拓展,才能夠在公共管理不斷完善的進程中,使其所特有的時代性以及其他本質特征得到發展。

二、公共管理的本質特征分析

(一)合作共治性分析

所謂的合作共治性,其實質上是指受國內外公共管理所推崇的現代化治理理念的影響,整個的公共事務管理中,治理工作的職責并非是單方面的,相反,是社會整體所構成的,其中包括了政府及公民之間的相互配合,只有共同承擔這一職責,才能夠將其最根本的本質特征表現出來。這樣的一種特征概述,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形成的,其表現出了當代思想的先進性及創造性,因而對于整個的公共事務的管理工作而言是歷史性的突破,代表新時代的來臨。很多人探究公共管理時,不斷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最發人深思的便是“合作共治性”是緣何出現的?經過分析,筆者認為這樣特征主要是市場發展的局限性造成的。當人們發現來自政府的宏觀調控已經無法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有自身的局限性,并且在人們自發調節的市場中受到了多方面的阻礙,這時政府的政策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優化資源配置的宏偉目標難以實現。這就需要從公共管理的角度上著手考慮,政府應該以合作共治的方式促進社會發展。換言之,在面對和解決社會及國家經濟問題的過程當中,由于受到內外雙重因素的影響,不是所有的事政府都能夠做到盡善盡美。基于此,當有另外一種局面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形成,人們就需要從其他方面的資源中提取精髓以彌補政府工作管理中的不足,而這種資源利用的形式,便視作是來自公共組織或民間的一種以權力為主體的公共管理力量。

(二)公共性分析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其主要的涵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公共的參與性,眾所周知,人民大眾是公共管理正式實行過程中的主體,其中所包括的不僅有公民、政府,還有其他組織。從現代化的政治理念的角度來看,其想要表述的是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是政府合法性實現的基礎,因而政府行使任何一種權利均屬于公共權力的范疇。由此可以判斷,公共權力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公共性。這樣的一種權利,主要是將一些公共物品提供給公共服務維護工作。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權利特征并不會成為社會群體或某一階層制造經濟利益的工具,自然政府及其相關人員也沒有權利憑借這一特征去剝削或壓迫人民,也沒有權利憑借這一特征來覆蓋自己違規犯法的證據。另一方面是利益的取向性,前文中已經有提到,現代化的公共管理并不能被當作某一階層或特定群體實現愿望或意志的工具,其所需體現的是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性,因而其放在工作首位的是人民整體利益的實現。簡言之,公共性存在于公共管理中,最主要的目的是成為一種能夠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的現代化管理形式。

(三)服務性分析

人們在探討公共管理服務性時,應當結合國內市場發展行情與國外發展行情,從現代化發展的角度對這一特征進行闡述,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進行。一是,管理既協調,管理的作用是化解矛盾、避免沖突等,人們需要做的是借助管理的力量對世界萬物中的沖突和矛盾進行協調,而這一過程需要科學化的協調與管理,只有達到和諧共處的狀態,才能夠達到高效的管理效率。至此在遵循管理條例下完整確立一個公共事務管理目標。二是,管理既決策,公共管理既管理一切可管理事務,從最開始的目標確立到最后的評估績效都可以統一為決策。三是,管理即服務,無論是來自政府的強制、協商、指導,還是調控、約束等行為都能夠稱為以政府現行目標為前提的管理措施,其能夠統稱為公共管理服務。

三、公共管理的時代性分析

(一)受到經濟社會的影響,管理范圍不斷擴大

自全球經濟一體化形成以來,公共管理的工作范圍不斷擴大。眾所周知,全球經濟一體化是科學技術與經濟迅猛發展的必然趨勢,例如:就經濟方面而言,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人們逐漸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狀態,這對于全球經濟發展總格局而言,無疑是全新的一次挑戰,需要做的是資源配置的“重新洗牌”。毫無疑問,重新配置的全球經濟市場格局必然會擴大國內公共管理的工作規模,從最開始的本地區發展,到最終的全球化發展,從省市延伸到全球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只有在穩定的步伐基礎奠定下,才能夠形成全方位的合作交流網。

(二)受到信息技術的影響,管理內容不斷深化

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迅猛發展,人們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中數字化及智能化設備應用已經十分普遍。在信息化網絡的利用之下,人們所看到的是公共管理在社會發展中所表現出的廣度和深度。例如:受到信息化網絡自身傳播靈活性及便捷性特質的影響,使公共管理工作開展的速度以及效率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在搭建快捷性及民主性信息化網絡交流平臺的工作當中,人們看到了公共管理在信息化技術影響下缺德了最大化效益。當公共管理信息的開放化及全面化得以實現,所有的公民都有權利在這一平臺上說出自己所想。民主性信息化網絡交流平臺不僅為自己的觀點提供了一同探討的平臺,而且為公共管理部門相關管理制度以及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對公共管理部門的公共管理能力及執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戰。對于公共管理部門而言,其必須緊隨時展的腳步,在市場經濟實際發展的狀況下,結合自身所具備的管理能力,不斷進行改進和創新,以科學化的角度和管理手段推動國家公共管理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時代在飛速發展,需要改變的不僅是市場經濟格局、人們的思想觀念,還有公共管理內容,人們應當從新時展角度出發,對現有的公共管理特征及時代性進行審視,只有管理觀念不斷革新,緊隨時展的步伐,才能夠提煉出一個新的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公共管理理念。

作者:韓丹 單位:鄭州成功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楊海龍.公務員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

[2]林葳菲.探究公共管理的本質特征與時代性特性[J].商,2015(46):63.

[3]楊文靜.關于公共管理本質特征及時代性的探討[J].商,2015(46):85.

[4]畢璐璐.論公共管理之本質特征和時代性[J].經營管理者,2015(10):294.

[5]張東.論大學教學管理的倫理訴求[D].重慶:西南大學,2012.

[6]董慶玲.管理意識形態問題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