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融合

時間:2022-10-15 11:36:22

導語: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融合

摘要:實現產教結合是當前高職院校培養社會需求型人才的主要途徑,它不僅創新培訓模式,而且為教師隊伍的建設提供依據。因此高職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區域產業深度融合是當前社會、學校以及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主要基于這一背景,首先從高職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的主要內容入手,分析制約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的因素,最后提出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的主要途徑,希望對產教融合的可持續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公共管理;人才培養;區域產業;融合

一、高職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的主要內容

(一)依據產業發展需求創新培訓模式

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的一大特點,也是提高學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從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入手,更新教育理念,加強實踐教學。為此,學校首先要改善實踐教學的條件,為學生實踐提供良好的環境。比如建立仿真實驗室、校內工廠、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等。另外,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比如學校可以聘請專家與教師共同編寫實訓內容,實現實訓內容與昂崗位需求對接。

(二)依據產業發展需求建設教師隊伍

建設教師隊伍主要有兩條途經,其一,學校為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讓教師可以深入企業了解區域產業發展情況以及市場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狀況,并將企業對管理了人才的融入到教學目標中。其二,聘請產業內具有高理論、高實踐能力的專業管理人才兼任教師,對高職院?,F有的教學目標、培養佳話、教材制定等工作給予指導,同時可以聘請專家進行交流,為教師提供學術交流的機會從而提供教師的實踐水平。

二、制約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的因素

(一)高職院校過于積極

為了促進產教深度融合,高職院校應該認真分析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以及產業發展狀況,實現人才與市場需求的對接,進而實現校企雙贏的局面。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分高職院校沒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盲目選擇合作企業,沒有形成科學的發展規劃。另一方面,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缺乏創新意識,難以為企業的技術研發提供幫助。這也是制約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的關鍵因素。

(二)企業缺乏主動性

目前制約產教深度融合的主要因素就是企業缺乏主動性,對于公共管理類崗位來說,每個企業管理崗位接收的人數有限,而且大多數企業不愿意接受在校學生,尤其對于一些小型企業來說,招收有經驗的員工可以減少成本,對企業的發展更有益。因此目前的校企合作停留在參觀實習的層面上,難以實現深度合作。

三、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的主要途徑

(一)以雙贏為目標強化責任意識

建立雙贏的理念是產教融合的基礎,對于政府來說,要正確的認識自己在產教融合中的作用,做好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提高人才的質量,促進區域的經濟發展。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要及時轉變教育理念,充分認識合作辦學的優勢并為此找到對學生發展有益的企業,從各個方面入手實現與產業部門多層次的合作,為社會培養出具有較高管理水平的創新型優質人才。對于企業來說,要強化社會責任感,認識到產教融合對企業發展的益處,比如加大企業知名度、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增強企業競爭力等。由此可見,企業與學校合作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二)建立產教結合的長效機制

長效機制是高職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建立長效機制。首先,可以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按照資源共享的原則定期召開會議,分析產教融合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不足提出解決措施。其次,要建立并完善評價機制,比如相關部門可以成立評價小組對產教融合項目的實施過程和完成結果進行評價,并選出最優秀的學校單位和工作人員。另外,為了激發學校的參與積極性與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可以對優秀人員進行獎金獎勵,對優秀學校加大投資。此外,要針對產教融合項目的實施過程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監督機制的建立可以提高產教融合的實效性,為此相關部門可以以畢業生的質量、技能水平、學術研發等因素作為監督的主要內容,然后對監督的反饋結果進行分析,保證產教融合的可持續發展。

(三)建立科學完善的產教融合制度體系

建立相關的政策法規可以為產教深度融合提供法律保障,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幾種途徑來加強產教深度融合的政策法規制度建設。第一,要加快立法的速度,避免由于立法盲區產生矛盾,阻礙產教融合的可持續發展。比如相關部門可以頒布《職業教育產教深入融合實施細則》、《職業教育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同時還要對現有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形成有效的政策法規體系,為產教深度融合提供條件。第二,規范各方的權利與義務,使得學校、社會、企業能夠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第三,落實相關政策法規,為了強化法規的管理力度,社會、政府可以加大宣傳的力度,加深工作人員對相關政策變化的了解,同時為了最大程度的發揮政策法規的效用,我們可以對政策法規的實施情況進行調查,然后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修正建議,進一步落實產教深度融合的政策法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深入融合不僅可以就發虛鞥的創造力,為學生勤工儉學創造條件,而且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以及職業教育的發展。由此可見,實現高職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與區域產業深入融合是十分必要的,為此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產教融合制度體系、建立產教結合的長效機制以及以雙贏為目標強化責任意識等途徑實現產教融合的可持續發展,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聰,楊艦,李坤,區域產業優勢下高職類微電子技術專業人才需求分析及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0(4):101-106

[2]王湘蓉,李富.國外產業發展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與實踐[J].現代企業.2017(4):79-80

作者:王婷 單位:遼寧建筑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