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策略研究

時間:2022-06-04 09:55:02

導語: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管理策略研究

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的規范化管理延伸了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陣地,搭建了校企雙方交流合作的平臺,既有利于高職院校引導學生黨員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提升黨性修養,又有利于企業提高文化建設水平、提高生產效益。然而,進入頂崗實習期以來,隨著職業壓力增大、錯誤價值觀的侵蝕,學生黨員也逐漸放松了自我要求,功利思想不斷增強。作為學生黨員主要管理者的高職院校,工作重點大多集中在頂崗實習期學生的安全與就業率上,在管理體制上沒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學生黨員的健康成長,甚至在思想管理上有所松懈。而企業更加注重實用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強調的是學生黨員的職業技能與綜合素養,至于其他如業余生活、學習、黨性鍛煉等情況則較少關注。因此,“如何加強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使他們離校不離組織,充分發揮他們在企業的先鋒模范作用已成為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1]筆者結合工作實際,擬從管理力量、管理手段和管理保障三個維度闡述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規范化管理的方法與對策。

一、注重隊伍建設,增強規范管理的力量

隊伍建設是學生黨務工作的基礎,是增強學生黨建工作的吸引力與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素質,直接關系到學生黨建工作的成敗。

(一)提高入口門檻

要建立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靠得住的黨建工作者隊伍,在人員選拔配備時,就必須堅持政治合格、業務過硬的原則,嚴把入口質量關,寧缺勿濫。將那些具有崇高而堅定的理想信念、強烈的服務意識、無私的奉獻精神且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同志選配為黨建工作者,努力推動黨建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二)強化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一個人的職業能力包括多個方面。如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業務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就黨建工作者而言,當前最要緊、最急需的職業核心能力是業務能力,這里的業務能力包括政治理論素質與業務水平。要提高黨建工作者的業務能力,高校一方面應將黨建工作隊伍的政治理論學習定期化、常態化,及時組織黨建工作者認真學習黨的最新路線、方針、政策,使其不斷內化,并最終外化,切實貫徹到他們的實際行動中,從而不斷提高黨性修養和政治敏銳性,增強政治責任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短期進修、知識講座及經驗交流會等方式對黨建工作者進行業務知識梳理,工作方法解讀等內容的培訓、教育。使其充分認識和了解崗位職責要求,明確工作紀律,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組建專兼結合的隊伍

高職院校迅猛發展,黨建工作任務重、數量大,黨建專職人員相對較少。具體到系部黨建工作,因缺乏專職學生黨建工作者,除了系黨總支書記以外,其他學生黨建工作主要由輔導員老師兼任。由于學生工作千頭萬緒,導致輔導員在學生黨建工作方面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相對有限。尤其是在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分散在各地,學生黨建方面的各項工作落實起來更是難上加難。切實加強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高職院校黨組織必須不斷優化人員結構,組建一支以精干的專職人員為骨干、專兼結合的高素質黨建工作者隊伍。具體來說,可以在專職黨建人員配備不足的情況下,大力發展由輔導員、優秀教師黨員、品學兼優的高年級學生黨員、退休老干部等組成的兼職黨建工作隊伍。專職黨建工作者主要任務在于對學生黨建工作進行宏觀指導、監督、檢查等,兼職黨建工作者主要承擔學生黨員發展、培養與指導、材料收集等具體性工作,從而形成專人專做、專兼互補、齊抓共管的局面。

二、引入網絡平臺,革新規范管理的手段

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長期不在學校,且實習地點、作息時間等都各不相同。因此,為了保證黨組織和學生黨員之間信息渠道暢通,可以有效利用網絡等先進手段,構建有效交流平臺。通過短信、飛信、E-mail、網絡論壇、博客、微博或QQ等載體,實現隨時隨地的交流與聯系。這些方式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增強了黨建工作的生命力。(一)構建政治學習的家園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政治學習,特別是有重大的理論方針、會議或文件精神出臺時都是歷次學習的重點。然而,由于頂崗實習期間時間與地點等原因,黨組織統一組織學習難度較大,學生黨員們自主學習遇到的疑問又得不到及時解答。因此,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構建網絡這一政治學習的家園至關重要。具體可以通過將黨的理論知識、文件精神的重點與難點部分以視頻、文字、圖片等形式群發至各位學生黨員的郵件中或放在網絡上,供隨時隨地下載與學習;也可以通過組建專門的討論組或討論群、各個知識點后面設置專門的討論區等方式,便于各成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效地解決時空不統一的難題。(二)打造了信息交流的平臺因時空及溝通速度的限制,黨組織不能及時地掌握頂崗實習期間學生黨員的情況。而利用網絡等信息化手段,一方面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讓不同地區的學生黨員們溝通、交流、分享資源與信息成為可能,另一方面顛覆了時間的限制,使學生黨員們可以通過聊天記錄、留言、離線文件、電子郵件、微信、微博等多種方式隨時查看信息,相互交流。方便彼此信息的傳遞,打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平臺。(三)擴大輿論監督的范圍學生黨員在頂崗實習期內,受多種因素影響,容易產生政治信念淡化、模范作用弱化、自我要求放松化等問題,這就需要學校黨組織、學生群眾、企業單位、其他人員等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迅速、便捷、虛擬的特性,使得網絡平臺成為各方監督主體發揮監督作用的良好平臺。一方面,一旦發現學生黨員出現違紀、損害黨員光輝形象等行為,監督主體除利用電話等傳統溝通方式之外,可以在論壇、微信、微博、空間等現代溝通手段中發言,發揮直接監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就學生黨員頂崗實習期如何管理、如何發揮作用、如何學習與生活、如何成為校企溝通橋梁等問題發表觀點,發揮間接監督作用。有些監督主體或許會擔心自身的監督行為可能會引起人際關系不和諧,甚至會引來打擊報復行為等,而網絡平臺的虛擬性則可以完全消除監督者的后顧之憂。網絡平臺擴大了監督的主體范圍、時間范圍與地域范圍,及時有效、發揮正能量的網絡輿論監督,有利于學校黨組織改進工作方法、強化對學生黨員的管理,也有利于學生黨員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

三、加強制度建設,提供規范管理的保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根據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的現狀及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才能夠解決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問題,促進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的培養,并為學生黨員的考核提供有利保障,從而使頂崗實習期的學生黨建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2]。

(一)制定雙聯系人制度

在頂崗實習期間,加強黨組織與企業合作,確定兩位聯系人,以便溝通與了解學生黨員的情況。具體來說,系部黨支部指定一些責任心強的教師黨員擔任入黨聯系人,每位聯系人負責聯系3到5名學生黨員。通過與企業聯系人交流與合作,將黨支部活動等有關事宜及時傳達給頂崗實習學生黨員,企業聯系人也將學生黨員的近期思想、學習、工作等有關情況如實匯報。彼此合作,信息共享,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導、服務廣大學生黨員。

(二)建立實習專題教育制度

進入頂崗實習期,部分學生黨員放松了自我要求,組織紀律觀念也變弱了。黨組織應在學生黨員正式進入頂崗實習前,建立頂崗實習專題教育制度,強化學生黨員的思想教育與組織教育。通過思想教育,使學生黨員認識到頂崗實習是開展黨的實踐活動,把政治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增強自身黨性修養、提高政治覺悟的良好機會。明確自身既是學生黨員,又是企業準員工的雙重身份,深入了解基層民生,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組織教育,加強黨組織突發性與常規性管理制度教育,特別應重點強調組織生活制度、交納黨費制度、黨員組織關系轉接制度等,避免學生黨員們因頂崗實習或畢業而長期脫離黨組織。

(三)探索校企聯合考察制度

頂崗實習期間,校企雙方應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探索相關管理制度,對學生黨員進行嚴格考察,提高學生黨員的質量。高職院校方面,主要采取定期聯系、定期匯報等形式加強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的教育與管理。企業則重點考察學生黨員在頂崗實習期的工作、學習、生活和思想情況等,客觀、公正地填寫考核意見,作為高職院??疾祉攳弻嵙暺趯W生黨員的重要指標??疾旖Y果可以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對考察優秀的黨員由學院黨組織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進行表揚,對組織觀念淡薄,自由散漫的鑒定為不合格的學生黨員要按照有關政策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或組織處理。處理前應當召開支部大會,通知擬處置對象到會并允許本人申辯,大會結果經黨組織認真審查后做出決定。頂崗實習期學生黨員的規范化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教育引導、考核評價等多個環節,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案呗氃盒|h組織面臨頂崗實習生黨建工作中的問題與挑戰時,需要進一步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效性,探索黨建工作的新途徑,開創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新局面?!?/p>

作者:姚家春 單位: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