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林技術管理創新工作思考
時間:2022-08-16 09:37:22
導語:營林技術管理創新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階段,提高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改變傳統模式,向集約型、節約型經營管理模式實施轉變,推動林業發展,需要不斷實行技術創新。主管部門需要對林業生產進行科學管理,主抓技術創新工作。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管理創新的前提是技術創新,同時管理創新為技術創新提供了保證。在良好的資金政策及完善的產權制度管理下,技術創新有助于實現營林工作的順利發展。而管理創新則可以幫助企業早日獲得預期的生產目標,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效統一。
2營林技術創新管理現狀及問題
2.1創新流程不完善
一個企業要想實現創新,首先要創新管理理念,具體體現在改革管理體制,而后進行技術創新。但在實際操作中,制度和技術創新密不可分,貫穿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流程,每個環節相連通,沒有起點與終點,反復循環進行。
2.2創新模式單一
我國創新的模式包括原創、模仿、融合3種。在林業管理中并沒有被普遍地被推廣應用。原創通常是被率先開發,技術創新需要從基礎研究做起,經過構思、研制、中試等環節,成熟后應用到生產上,并逐步推廣到市場。目前,我國的營林技術管理水平遠遠達不到規定的標準。
2.3缺乏創新激勵機制
在企業中,激勵與創新相輔相成。由于我國現有的產權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創新機制,找不到明確的關系人和責任人,企業的利益沒有人關注,自然不會主動去創新。在營林技術管理工作體制中,管理模式非常復雜,由省林業局下達通知市林業局,再轉交具體營林部門,最后達到林業站,辦事效率低,導致營林技術管理工作松散低效。
2.4創新意識淡薄
在絕大多數的營林技術管理工作中,相當多的工作人員工作態度松散,對技術管理不夠重視,每日的工作內容和模式基本是固定不變的,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非常差。最終,導致營林技術管理工作的展開效果欠佳。其中,缺乏創新意識是他們工作效率及能力較差的一個重要因素。
3營林技術中管理創新的路徑
3.1革新管理理念
首先,在營林技術管理中,革新管理理念,強化營林管理職能,可以提高林業管理效率。傳統的林業管理模式程序復雜、職能不明,健全計、財、物相獨立的營林技術管理體系,規范技術人員的工作行為,集中管理,消除體制對其它領域的不利影響。其次,轉變傳統只重視植物經濟效益,不統籌兼顧生態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經營意識,采用更實用性的方法和手段去完成計劃目標。
3.2加大投資創新力度
營林技術的創新往往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撐,科學的投資是影響營林管理成效的關鍵因素。建立起合理的資金分配體系,確保將資金用在“刀刃”上,每筆的投資得到高效利用。這需要管理者不斷優化企業營林投資管理結構,對項目資金實現科學化、創新化管理,同時在需要時,不斷變更調整相關的策劃,提升資金的使用率。比如,針對網站現有的理財產品和服務,營林管理也可以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出一套理財體系,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進行合理投資。
3.3建立電子信息管理平臺
由于森林資源管理是一項目龐大的工程,日常維護工作難度較大,尤其是涉及到無人區的險情排查,安全事故防范等工作。因為自然地理、氣候變化等因素,致使有些地域無法進行人為管理,如此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和生態損失。對此,將電子信息技術引入營林技術管理工作中,在監管的森林區域、重點區域安裝監控設備,實行全天候監控,提升了管理的靈活性和管理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管理工作中出現的隱患,減低成本,避免了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的浪費。這樣的電子監控管理平臺也將成為森林監管監控的重要手段。
3.4建立資源管理檔案
針對森林資源實行檔案管理:一是可以幫助相關的立業部門實時掌握森林資源消長變化的動態信息,預測林業發展的趨勢以及評估林業價值。二是可以為決策者提供科學的決策數據,為日后的營林規劃提供科學性、可行性的依據,創新資源的開發模式。三是運用計算機數字技術實行森林資源檔案管理,也可以使得工作人員端正工作態度,提升工作技能,不斷增強其創新的意識和辦事效率。
4結語
在營林技術中實現創新管理,實際上就是不斷改變生產觀念和手段,遵循科學的發展觀,兼顧經濟、生態效益。有了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國林業的發展面臨重大的機遇和挑戰。企業需要從創新管理體制、林業投資、革新技術手段和管理模式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營林生產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作者:于冰 單位:吉林省東豐縣橫道河林場
參考文獻:
1宋慶豪.對營林技術中的管理創新工作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3(6)
2程玉枝.對營林技術中的管理創新工作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5(6)
- 上一篇:機械制造企業工藝知識管理研究
- 下一篇: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