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思路分析
時間:2022-03-23 08:04:14
導語: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思路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等院校的圖書館管理觀念比較陳舊
在高校圖書管理工作中,要全面重視人在整個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價值。只有人員的有效配合和參與,才能真正實現信息化管理,然而現階段,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普遍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依然恪守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在工作上沒有任何創新和突破,很多人一味地依賴于計算機,片面地認為計算機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忽視了人在整個環節和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這樣的管理難以起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顯而易見,這樣必然會導致圖書管理工作的效率難以提升,無法充分發揮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必須予以重視。[1]
二、高等院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
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也紛紛加入了網絡化建設的行列當中來,然而網路建設的進程并不是非常順利,而是困難重重,圖書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不高,他們缺乏對網絡相關知識的了解、資料普遍老化、更新不及時等問題,這都對網路信息化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從而導致圖書館資料的利用效率不高,服務水平難以得到全面的提升。[2]
三、高等院校圖書館的管理機制不完善
根據對中國高校圖書館管理的基本結構進行分析可知,圖書館中的圖書都是按照不同的類別進行具體的劃分,比如科技類閱覽室、文學類閱覽室等,顯而易見,這種分類方式無法實現資源的共享,此外,每個部門和人員都只是獨立完成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內容,缺乏部門之間、人員之間的合作、溝通與協調,因此,很多管理人員對于不屬于自己范疇的圖書一概不清楚,最終導致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難以提升。[3]
四、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創新策略
第一,創新高校圖書館管理理念,在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中,機遇和挑戰并存,圖書館管理工作有序、規范化進行的有效保證就是管理理念的革新,更好地順應網絡化時展的背景,積極響應改革和創新,不斷推陳出新,徹底摒棄傳統的封閉式的管理模式,樹立以人為本人的服務理念,積極開展和創建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務,運用開放性的思維模式,大力創新和改革。此外,圖書管理工作應該堅持實行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圖書館資源的管理模式,不斷開發圖書館的有效資源,全面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第二,完善高校圖書館管理體系,在網絡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組織管理體系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加大了改革和信息化建設的步伐,改變以往的金字塔式的組織管理體系,實現管理的扁平化,在遵循高校辦學理念、辦學宗旨以及辦學目標為主要的前提下,善于發揮和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實現管理的高效化、電子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將具有相似功能的獨立部門進行合并,著力打造新型的高校圖書館管理體系。因此,必須要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來促進圖書館管理。第三,優化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網絡具有較強的開放性,這為圖書管理工作帶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把握好網絡化發展的契機,完善和調整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實現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全面優化,樹立大信息、大資源的服務理念,加大圖書館信息資源管理的力度,實現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充分發揮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提升圖書館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為了有效滿足不同用戶的閱讀需求,建立讀者知識庫共享平臺,為他們的閱讀、查找資料以及知識的吸收創造良好的條件。第四,攻破高校圖書館管理瓶頸,在網絡化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必須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具體的規范和標準,切實考慮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多變性以及動態性,從而逐步攻克圖書館信息、用戶信息、數據信息等安全問題,有效避免知識產權面臨的風險,最大限度地降低潛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開展數字服務,全面考慮到圖書館公共服務的宗旨,建立規范、科學的計費標準,提升圖書館的接觸率,保證圖書館管理工作高效、規范、有序地開展和進行。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必須將改革和創新納入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工作中來,積極改革創新,不斷推陳出新,有效實現現代化管理的模式,提升圖書館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推動圖書館向著高效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加快并推進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保證圖書館一切管理工作的有序運行。
作者:楊玉合 單位: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王淼.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管理創新機制初探[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1(01):42-45.
[2]姬曼姝.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分析[J].電子商務,2014(03):92+96.
[3]趙錫環.網絡環境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思路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4(08):182.
- 上一篇:知識管理體系構建研究
- 下一篇:高校圖書借閱管理創新思考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