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設備管理創新優化探討

時間:2022-05-08 10:15:27

導語:企業設備管理創新優化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設備管理創新優化探討

1企業在市場競爭環境下的設備管理現狀綜述

在現代化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企業要大量地使用先進的設備,這些先進設備的使用極大地提升了企業運行的效率。然而,也需要對這些先進的設備加以有效的管理,由于現代化企業的設備綜合性較強,存在相互牽連的工序,內部結構復雜,因而,需要對企業的設備加以系統化的、程序化的管理,注重人機之間的協調。傳統的事后維修型的設備管理方法已經不再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求,在生產運用中逐漸顯露出其應用“短板”和劣勢,由于原有的設備管理集中于維修領域,著眼于對設備的故障修復,而對設備的事先管理較為缺乏,顯現出生產使用和管理的脫節現象,致使設備在生產使用中出現相互掣肘的現象,無法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同時,傳統的設備管理方式和手段無法實現技術和經濟的協調,無法用優化設備的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協調關系,導致企業的整體生產效率降低。

2企業的設備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分析

2.1企業設備的基礎管理還較為欠缺

在企業之中,設備的臺賬還存在不夠清晰的現象,一些企業并沒有依照統一的設備資產編號加以登記和管理,對于設備的規格、投入日期、設備原值、安裝位置、零部件等內容,缺乏完整而系統的登記和填寫,使企業設備的基礎資料出現缺失。在對企業設備的檔案管理方面,對于重大設備的大修情況、改裝情況、設備事故情況缺少詳盡的記錄,對于設備在改裝之后的功能變化、原值增值狀態沒有全面的調整和分類,對于設備的各項技術經濟數據如大修費、技術改造費、事故損失費、能源消耗等缺乏完整的記錄,而這些技術經濟數據是對設備進行資產評估和增值研究必不可少的資料依據和前提。

2.2設備資產的實物管理還存在欠缺

在企業之中還存在重生產、輕設備保養的意識,一些相關人員對于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意識還較為薄弱,對于設備中存在的跑冒滴漏現象視而不見,對設備資產的實物形態管理意識還較差,如一些封存或停用的設備無人問津、使用設備的防護裝置缺少詳細認真的檢查等,這些都影響了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導致不安全隱患增多。

2.3存在企業設備的價值管理不夠完善的問題

在我國的大部分企業之中,對于設備的價值管理意識還較為薄弱,對設備的價值管理也存在不完整的地方,如將設備購置價值僅計入設備原值,而將運雜費及安裝調試費納入成本、未計入設備原值之中;固定資產折舊存在不完善之處;一些重大的設備缺少相應的投入和產出的原始數據,對于計算設備的壽命周期費用存在不準確的現象。

2.4設備管理人員的素質還有待提升

在企業的設備管理領域之中,設備管理人員是重要的因素,然而由于企業設備的自動化、數字化程度日益提高,設備管理人員的素質顯露出較低的現象,這使企業設備管理與人員素質之間出現突顯的矛盾,需要加以關注和改善。

3強化企業設備管理創新,促使設備資產優化增值的措施

3.1提高認識,樹立企業設備資產價值管理意識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要想獲得最大化的市場份額,設備管理是不可忽視的環節和內容。企業全體員工要提高認識,樹立設備資產價值管理意識和設備資產實物形態管理意識,這也是實現企業優質高產、安全低耗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只有在觀念轉變的條件下,才能真正使企業的設備資產價值管理落到實處,達到認識上的新高度,從而適應現代化企業不斷建構和發展的需求。

3.2注重企業設備管理的系統性和協調性

在企業的設備管理之中,要注重設備管理的系統性和協調性,必須首先從設備管理制度的完善入手,以相關的設備管理條例為基準,積極調動企業員工的設備管理主觀能動性,提升設備管理的執行力。在對設備管理的過程中,注重設備檢查相關的信息反饋,對于設備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整改,擬定相應的設備整改方案,從而實現設備管理的系統性和整體協調性。

3.3實現對企業設備的“四統一”管理

為了避免企業設備固定資產在日常管理中的損毀現象,最大程度地減少設備資產價值的貶損風險,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設備實施“四統一”的管理模式,即統一購置、統一調劑、統一管理、統一報廢,從而最大化的提升企業設備的使用效能,避免產能過剩的現象。(1)實現設備管理的統一購置。在對企業的設備管理過程中,首先即要實現對設備的統一購置,以最大化地節約資金投入,要以選型科學的理念,在設備購置的時候兼顧設備使用的先進性和通用性,不僅確保設備的生產使用,而且還可以實現設備零部配件的分拆通用,這樣,就可以極大地降低企業的設備資產投入成本和維護成本。(2)實現設備管理的統一調劑。企業為了更好地管理設備資產,可以對設備加以合理的調劑使用,要減少企業無效占用的設備數量,最大程度地做好設備的靈活周轉和使用,盤活存量資產,從而實現對設備資產的優化配置,避免設備積壓和閑置的現象,較好地增加設備的使用效率。(3)實現設備的統一化管理。企業可以建立設備管理數據庫,用良好的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設備的靜態數據向動態數據管理的轉變,在科學化、數字化的管理理念之下,設置企業設備的無線定位系統,實現設備的遠程實時監控,確保設備的動態化、高效管理。在設備信息管理系統的掌控之下,可以清晰地夯實企業的設備資產數量和質量,對于盤盈、盤虧的資產及時查明原因,并加以妥善的處置,從而確保設備資產的賬實、賬證相符。(4)實現設備的統一報廢。對于企業需要報廢的設備可以進行整體拆分,將可以繼續留用的零部件加以保管和繼續使用,將損壞尚可修復的零部件加以回收利用,將無法恢復的零部件可以采用“以舊換新”的方式,加以置換。從而,合理地利用好企業的報廢設備資產,最大化地實現企業設備的增值使用。(5)強化國有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的需要。經過多年改革發展,公司制股份制成為國有企業的重要組織形式。直接管理企業的方式已經不適應國有企業組織形式的深刻變革,必須按照公司治理規則,以管資本為主明確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責定位,保障國有企業作為獨立市場主體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在市場競爭中成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中堅力量。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切實落實反腐倡廉“兩個責任”。完善企業內部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部門和崗位的監督。

3.4全面提升設備管理人員的素質

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設備管理人員要提升自己的設備管理專業知識,還要注重增強自身的信息化素養,要對企業的先進設備進行專業化、信息化的管理,要進行素質化培訓,以扭轉與現代企業設備管理不相適宜的局面。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企業向市場進軍的過程中,對于自身的資產總量和設備資產的狀態要了然于胸,要重視現有的企業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高企業全員的認識,樹立科學管理、規范化管理的意識,對企業的設備資產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和優化配置,確保設備資產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最大化地降低企業設備資產的成本,提升其保值和增值的功能,為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打下基礎。

作者:孟憲彬 單位:中鐵一局集團物資工貿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梁立志.設備資產報廢更新模型的探索研究——以某大型煤企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5(36).

[2]徐磊.設備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在公伯峽水電站中的應用[J].青海電力,2010(3).

[3]穆佳成.論現代企業的設備管理[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5(S2).

[4]林錦超.淺談設備管理創新[J].裝備制造技術,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