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管理服務水平的對策

時間:2022-07-06 10:00:45

導語:農村公路管理服務水平的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公路管理服務水平的對策

摘要:通過分析太原市行政村村村通油路建設中存在養護需求和養護能力矛盾,以及養護管理滯后等問題,從管理體制、資金、責任主體、權責四方面著手,深入剖析太原市農村公路管理現狀,歸納總結出制約當前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的問題,并針對全市農村公路發展現狀,提出體制改革建議。

關鍵詞:農村公路,公路管理,服務水平

自2003年以來,太原市緊緊抓住國家及山西省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這一重要舉措,加大全市農村公路建設速度,農村公路得到較快發展。到2005年年底,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部行政村村村通油路的目標,比全省計劃目標提前三年。全市農村公路路網基本形成,極大的改善了城鄉交通條件。但隨之而來的養護需求和養護能力的矛盾,養護管理滯后的問題,也給農村公路的管理和服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把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農村公路管理好,如何提高農村公路管理水平,鞏固建設成果,延長使用壽命,實現農村公路的可持續發展,更好的服務于農民出行。需要我們有一個清醒認識,如何才能提高我們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1農村公路管理現狀

1.1全市農村公路現狀。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7400公里,公路密度107.11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86.889公里,一級公路221.337公里,二級公路950.504公里,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占公路總里程的20%;按行政等級劃分,國道618.309公里,省道252.874公里,縣道1009.659公里,鄉道1711.119公里,村道3706.595公里。農村公路橋梁1378座21755延米。1.2我市農村公路管理現狀。1)管理體制不順,各區縣管理職能分工各不相同。省級農村公路管理部門為省交通廳農村路網管理處和省公路局地方道路道路處,市級農村公路管理部門為太原市公路管理處,縣市(區)農村公路管理部門為縣市(區)交通運輸局??h市(區)交通運輸局大部分為政府部門,省、市管理部門為事業單位,無論是從上到下,還是從下至上,體現為行業部門與政府部門的相互關系,難以理順。太原市有十個區縣市(區),農村公路管理模式和職能分工各不相同,有的縣市(區)交通運輸局設公路科負責管理,建設和養護,通過發包或委托方式進行;有的縣市(區)交通運輸局的公路科或路政科,既負責管理,又負責建設和養護;有的縣市(區)交通運輸局設養護管理科,只負責養護。2)受資金影響,管理服務意識不強。農村公路為國家基礎性設施,其性質是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出行提供服務。現如今養護能力與養護需求的矛盾日趨嚴重,2003年早期建設的農村公路已進入到大修期,急需維修;縣市(區)政府作為責任主體,尚未樹立服務意識。交通部門心有余而力不足。養護能力嚴重不足的地區,村道多數為季節性養護甚至不養護,服務質量低下,“暢、安、舒、美”的養護要求只在少數鄉道能夠實現。同時各縣市(區)交通部門管理服務意識淡薄,重建設輕養護,年年只抓維修改造建設,而忽視農村公路的養護,更無法提及服務意識。3)地方責任主體不突出,省、市部門計劃和財力不下放。管養主體雖已明確為地方政府,但落實不到位或主體責任意識不強。現行管理體制改革為條塊結合的方式,雖然有利于發揮地方交通部門的主導作用,但現階段縣區政府對農村公路重視程度不夠,加上部分縣區政府財力不足或財政安排重點不在農村公路,一旦有鄉鎮政府反映某條道路需要維修改造,則出現相互推諉、扯皮現象??h區政府要求交通部門找上級部門要資金,交通部門則要求鄉鎮政府找縣區政府要配套。省、市級管理部門沿襲計劃管理模式,采取建設補貼的方式進行。但問題是經濟發展,物價上漲,以往補貼資金占總造價的40%~60%,現階段只占30%左右,造成縣市(區)政府需要拿出的資金越來越多。在如今“政績”為先的背景下,農村公路顯然是沒有“政績”的,縣區政府即便財力不緊張,受政府領導意識所限,投在農村公路上的資金少之又少,無法滿足道路維修改造需要。而省、市管理部門對地方政府沒有行之有效的制約辦法,縣區政府的主體責任落為空談。省、市部門計劃和財力又不敢下放,怕原本不足的資金被挪用、被擠占。4)責權不統一,區縣只有責任,管理權缺失。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權限在路政部門。而縣區政府作為農村公路的責任主體,既要出資金,又要出人力,卻發揮不了路政執法權。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在法律制度、管理理念、管理體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大大落后于農村公路的建設和養護。國、省干線一旦大修,則使用農村公路作為運輸便道。大量超限超載車輛為逃避檢查和處罰,繞行農村公路,加劇了農村公路的破損??h區政府和交通部門的路政執法機構執法力量嚴重不足,再加上與農村公路沿線百姓的利益有沖突,致使農村公路的路政執法成為空白(例如:婁煩縣路政執法部門)。

2思考與建議

從我市農村公路管理的現狀來看,以及通過各地區的經驗交流,解決現階段存在的種種問題,必須從體制入手進行改革。如何改革,建議應把握以下兩個原則:1)上級管理部門要浮上來。既然已明確縣區政府為農村公路的責任主體,那么上級管理部門要充分放手,給予縣區政府或區縣交通部門全部的資金,真正讓縣區政府承擔起農村公路的管理和養護責任。同時上級部門保留監督權和審計權,監管資金流向,監督管養成效??赡苡械目h區政府會挪用資金,會棄管農村公路,但長痛不如短痛,隨著社會監督和行業監管的逐步到位,縣區政府在權責明晰后,再無處去推諉管理責任,就必須得主動負擔起農村公路的管理責任。若通過各級政府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和制約手段,獎罰分明,推動和鼓勵縣區政府積極履行主體責任。一旦有了主動性和積極性,則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2)縣區管理部門要沉下去。農村公路是為農村服務的,縣區管理部門要從村、鄉鎮出發,深入實際,充分調研。既要站在區域路網功能的宏觀把控上,又要從切實改善百姓出行條件出發,科學合理地安排農村公路的建養規劃和計劃。真正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廣泛宣傳,充分發動,樹立農民愛路、護路意識。聆聽百姓心聲,尊重百姓意見,服務百姓出行。不斷完善管理水平,提高服務意識。

3結語

我市農村公路管理工作受縣區政府的重視程度制約,當前處于為了保質保量完成計劃任務的管理階段。受體制制約,全市農村公路管理服務水平尚處于初級階段且無法顯著提高。當縣區政府真正承擔起農村公路的管理責任,樹立起服務百姓的意識時,農村公路的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開展,服務水平才能逐步提高,否則針對現有體制的種種措施,也只是修修補補罷了。

參考文獻:

[1]曲皓.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7(22):151-152.

[2]王迪.貴州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7,40(4):190-191.

[3]滕春艷.恩施州農村公路管理題探析[D].武漢:湖北大學,2016.

作者:王艷青 單位:太原市公路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