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供應商管理模式研討
時間:2022-03-11 02:35:49
導語:企業供應商管理模式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制定全面客觀的供應商選擇標準
1)服務能力。
供應商是否能夠及時維修設備、指導設備使用、更換殘次物品等服務對于小規模企業極為重要,不僅僅滿足小規模企業的需要,更重要的在于能夠間接地為小規模企業節約經營成本。
2)柔性。
柔性是指在面臨著時間、產品數量、供貨時間等因素變化時,供應商能夠有多大的靈活性。市場的波動對于小規模企業影響較大,如果小規模企業所選擇的供應商具有較佳的柔性,那么必然會使小規模企業能夠及時對市場的變化進行反映,可提高市場反映的靈敏度。
3)質量。
小規模企業產成品質量的關鍵就在于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質量,小規模企業要注意考察供應商的交貨能力(持續改善能力和準時交貨能力)及控制質量的能力。
4)地理位置。
加急服務、緊急訂貨的回應時間、運輸成本、送貨時間等都與供應商所處地理位置存在著較為密切的聯系。為了增加整個供應鏈的競爭力,建議小規模企業盡量選擇與自己同處于一個區域的供應商,以便形成較強的產業集聚效應。除此之外,小規模企業還應該考慮供應商的存貨政策、技術能力、信譽度、財務狀況等,以此尋找到可靠的供應商。
1.2分類管理供應商
目前,國內外有許多關于供應商的分類方法,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優勢,小規模企業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來進行選擇。例如:有些小規模企業供應商數量較少,可以給予80/20的分類方法將供應商分為普通供應商和重點供應商。普通供應商是指占到了總供應商數量的80%,但是采購金額只有總采購額20%的供應商;而重點供應商則與普通供應商恰恰相反,是指占到了總供應商數量的20%,但是采購金額只有總采購額80%的供應商。小規模企業應該投入80%的時間和精力來改進和管理重點供應商。若有些小規模企業供應商數量較多,那么可以基于供應商的重要性、競爭性的不同將供應商分為戰略伙伴型供應商、主力型供應商和一般型供應商。小規模企業只有有效地分類管理供應商,才可以節約成本,有的放矢,將有限的時間和資源投入到主力型供應商、戰略伙伴型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中。
1.3建立供應商評價體系
1)月度評價。
由小規模企業的品質部門和采購部門聯合定期考察供應商的交貨期、供貨批次合格率等指標。制定相應的供應商月度評分標準,評分合格則繼續采購,若不合格,那么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則可取消其供應商資格。
2)年度綜合評價。
由品質部門制定相應的評價指標來對所有的供應商繼續評價,評價內容重點放在現場考察情況、交貨期、使用質量、年供貨批次合格率、環境物質控制等。基于評價得分來給供應商分級,即:C級、B級、A級。C級供應商應該限期整改,并且降低下一年度采購量;B級供應商下一年度可正常下單;A級供應商下一年度適當加大采購數量、優先下單,還可優先付款。
1.4現場考察
小規模企業應該定期現場考察重要物料供應商。為了及時解決供貨問題、運輸成本及前期的考察費用,盡量選擇周邊地區的供貨商。對于外地重要供應商,若不能去現場考察,則可先讓供貨商自查,由公司根據其自查報告來選擇是否現場考察。而對一般服務供應商和物料供應商,可無需現場考察,供應商自查即可。
2結語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小規模企業對于供應商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供應商的優劣已經直接關系到小規模企業是否能夠生存、發展。企業應和供應商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實現雙贏。
作者:廖秋蓮單位:中鐵隧道集團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管理模式的改革
- 下一篇:油氣合建站項目統籌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