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管理體制中存在問題及改革
時間:2022-11-16 09:12:14
導語:環境管理體制中存在問題及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2016年以來,江蘇省被列為全國生態環境管理制度改革的試點省份,力求處理好大環境整體容量與控制排污的總量之間的關系。并且有效改善環境質量,實現資源與環境、經濟之間的和諧發展。本文針對實際工作,對于環境體制以及環保問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以江蘇省為例,剖析了已取得的成果,對環評難點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環境管理體制;環保問題;改革發展
引言
“綠色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環保管理的體制問題是環保工作的根本,需要進行有效解決。同時對于環保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也亟待創新。如今我國的環境問題比較嚴峻,提高環境質量,構建并完善環境管理體制,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已迫在眉睫。
1我國環境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1.1權責不清導致問責監督出現問題
權責不清指的是我國環境監督部門和環境治理部門不在一個單位。從實踐的角度來看,不同環境問題應該由不同部門負責。但大部分的部門會在解決相關問題時,推諉、問責和監督的問題更加困難。
1.2事權財權不統一導致項目推進難
中國的環境治理成本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擔的,而且成本非常高。這也符合中國環境治理的本質。但從微觀上看,各地不同政府部門的財政性、行政權不同,一些前瞻性的環境管理項目計劃難以實施,相關項目難以實施。
1.3決策之前少調研,計劃落地難
我國在環境治理決策方面缺乏研究和規劃。大部分地區微觀環境治理項目都是由上級單位統一制定的。但每個地方的環境問題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沒有研究的決策往往不利于項目的實施和環境治理,并可能進一步導致資源的浪費。
2環境管理體制中存在問題的解決途徑
2.1改革管理體制,明確區分權責
管理體制的改革方式是由下到上的,必須圍繞中國地區實際情況進行。同時,當前環境管理工作需要圍繞基層工作所面臨的現實壓力,有針對性地根據我國環境管理工作的當前嚴峻形勢進行進一步調整和改革。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防止腐敗問題,必須有針對性地考慮權力的制衡和國家財產的保全,使各方利益最大化。
2.2統一事權和財權,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行政權力與財政權力的統一是提高環境管理體系效率的重要途徑和方法。重大項目建設是環境管理的重要環節。統一行政權和財權,就是打通節點,使環境管理工作能夠按照已有的路線和政策,持續有效地開展,不因部分合作不完善而對整體工作推進產生負面影響。
2.3完善調研體制,強化前期調研
實際工作中,要根據當地條件和時間進行充分調查研究,根據區域環境治理的實際需要開展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國家財政撥款的應有作用。應該按照正常進行的研究,并有一個非常清晰和嚴格的要求對整個過程在決策過程中,各級環境管理人員可以執行他們的工作在制度規范,使環境管理工作科學、有效和可持續的。
3作為試點省份的改革難點及解決途徑
3.1科學測算區域與行業排污總指標
例如在接到國家總減排任務之后,不再平均分配到13個市區,而是根據每個市區不同的環境質量來進行不等量的分配。例如蘇南地區工業較為發達,排污量也是最高的,在改革后就需要承擔更重的排污任務。而經濟起步較晚的蘇北地區分配到的基數則相對較低。這樣改革之后能進一步結合環境質量,也更為合理。
3.2精簡環評項目
環評項目的眾多只能造成審批工作的繁重,反而使得監管工作不到位。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建立起一套權責清晰的監管體系,把建設項目環評、總量控制、排污權交易、排污收費以及網格化監管、雙隨機、信用評價等制度整合起來,形成嚴格的事中事后監管。
3.3防止地方責任弱化
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指出,現行以塊為主的地方環保管理體制,使一些地方重發展輕環保、干預環保監測監察執法,使環保責任難以落實。而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試點,可以有效防止地方責任弱化,這也正是未來需要進一步落實的工作之一。
4已取得的成果
4.1生態紅線管控制度
建立起了比較系統的生態紅線管控制度,劃分了15大類779塊生態紅線區域。進一步確定了保護邊界與保護主體。同時進一步指定了監督管理考核細則與生態補償轉移支付辦法,取得了制度方面的成果。
4.2綠色發展評估制度
綠色發展主要是指資源利用效率、環境污染代價、生態周邊產品等。建立綠色發展評估制度,并且進行相關評估,可以增強各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能引領考核導向。
4.3環境經濟政策體系
首先是加快資源環境價格改革,推進排污收費改革,對于征收標準按照實際情況進行提升,排污權的登記交易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另外,健全生態補償制度,配套指定水環境區域補償監測和資金管理辦法,為經濟效益的取得保駕護航。
4.4生態文明法制體系
首先完善生態文明法規體系,修改制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地方環保法規。另外完善監督執法,開展各項大檢查,大檢查之后再出臺專項治理政策,建立網絡化的監督體系。結語環境管理體系是核心的關鍵內容,環境管理的運行狀況以及區域環境管理對環境管理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并影響其有效性。中國需要建立符合國情和環境污染現狀的環境管理體系,確保環境管理體系與時俱進,適應社會演進。
參考文獻
[1]伍紹政.我國環境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完善途徑分析[J].低碳世界,2016,(26):5-6.
[2]魏永軍.我國環境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完善途徑分析[J].江蘇科技信息,2015,(19):19-20.
作者:李亞偉 單位:蘇州新視野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會計管理體制及模式探析
- 下一篇:宣傳思想工作與企業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