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研究

時間:2022-03-14 03:06:49

導語:醫療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療信息管理系統設計研究

〔摘要〕災害現場救援力量已成為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主要救援力量。我國應依托現有強大的信息管理平臺,迅速提高災害應急救援醫療信息救援能力。本研究介紹了一種應用在災害現場救援中的一體化醫療信息管理系統,貫穿了從傷病員搜救到完成醫治的整個過程。

〔關鍵詞〕災害現場救援;醫療信息;管理;設計

我國是遭受自然災害和事故較為嚴重的國家,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氣象、地震、地質、海洋等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除火山活動外,幾乎所有自然災害都在中國出現過[1],已經成為我國科技界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隨著信息技術(IT)、通信技術(CT)的快速發展,我國在災害預警、災害評估、現場救治各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大多是局限于單個應用系統的研究,缺乏系統間的有效集成,無法實現災害信息實時更新、共享和交換。針對現場救援特點,設計一套災害應急救援醫療信息管理系統非常重要。本研究主要介紹了災害應急救援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的意義、功能組成、流程設計及實現。

1災害應急救援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的意義及功能組成

災害現場救援醫療信息管理系統是災害救援現場的帳篷醫院的“靈魂”,貫穿傷病員搜救至治療結束整個救治活動。一套完善的災害現場救援醫療信息管理系統將有效提高救援效率,使救治工作更加合理、有序,在有限的黃金救援期挽救更多的生命,對高效應對突發性災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該系統具有多種功能,主要包括傷情評估、醫師工作站、護士工作站、檢驗檢查、射頻識別(RFID)手環、志愿者工作站、心理醫師工作站、救援預案生成、實時態勢分析、災害現場信息采集等功能。系統功能見圖1。

2災害現場救援醫療信息管理系統流程設計

2.1災害現場信息采集及救援預案。發生災害時,我們可以第一時間通過移動終端的“災害現場信息采集部分”將災情信息如災害地點、災害類型、災害等級、傷亡人數、交通情況等信息上報到后端的服務器,領隊登錄Web端的管理員工作站可以查看采集到的災情信息。在掌握了一定的災情信息后,我們可以根據采集到的信息基于一定的模型生成救援預案,而一個可靠的救援預案可以指導隊伍進行及時有序的救援,在災害救援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救援預案主要包括人員預案、車輛預案、物資預案、常見疾病預案等,建立出隊名單(根據出隊總人數、各職位需求人數、年齡、職稱、訓練得分、出隊次數等信息,建立人員信息模型,生成相應的出隊名單),該名單是基于后備人員信息庫生成的。2.2傷情評估。在災害救援中我們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對傷患進行問診,有時傷患甚至已經失去意識,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設計了一套完善的傷情評估系統。醫護人員只需使用手持終端即可完成對傷患的檢傷分類以及傷情評估,主要包含傷患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和詳細信息(受傷類型,既往病史,過敏史,受傷地點,是否伴有呼吸困難、大出血或者休克、昏迷,是否伴有呼吸心跳,以及收縮壓、舒張壓、體溫、脈搏、呼吸等)。手持終端可以上傳傷情評估信息到服務器,護士登錄Web端護士工作站,可以對收治的傷患進行床位分配、實時監護等工作。醫師登錄Web端醫師工作站,可以對傷患進行相應的處理。至此,一名傷患的收治就完成了。2.3實時態勢分析。在真實的災害救援中,現場情況瞬息萬變,掌握實時態勢有助于及時調整救援方案,有效調度人力物力資源。Web端實時態勢分析部分,可以查看當前的實時態勢,主要包括人員傷亡情況(輕傷、中傷和重傷)統計,以及傷亡情況隨時間分布的折線圖(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到人員傷亡的趨勢),還可以查看藥品的使用情況及需求量等信息。移動終端實時態勢部分主要對傷患人數做相應的分析,以及統計稀缺藥品的使用情況。2.4心理輔導災害發生后,尤其是像地震這種重大災害,很多青少年甚至成年人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災后的心理重建十分重要。針對該種情況,我們設計了心理輔導工作站,心理醫師可以登錄Web端或者手持終端的心理醫師工作站,查看或者修改心理傷患的病程。此外,我們基于專業的心理調查量表,建立了心理干預記錄功能,醫師可以對傷患進行相關問卷調查,掌握傷患的心理情況,進而解決傷患的心理問題。

3災害現場救援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現

3.1系統網絡拓撲。系統網絡由總醫院、衛星、戰地醫院三部分構成??傖t院與戰地醫院之間靠通信衛星傳輸數據,北斗衛星作為救援人員與戰地醫院數據中轉站。戰地醫院內搭建服務器,連接所有終端,構成局域網。在整個系統中,相關的業務模塊將作為組件運行,通過應用總控引擎(控制協議)連在一起。應用總控引擎不僅要提供通用的服務應用組件服務,而且要實現對應用總引擎的管理。這就要求各個應用組件滿足應用總控引擎所提供的各類管理接口,而與任何軟硬件平臺無關。當某個應用組件需要替換時,只要從應用總引擎上“拔”下來,“換”上新的應用組件即可;當需要增加新的業務時,也只需將新的組件“插”到應用總引擎上即可。具體由以下兩部分構成:(1)Web服務器,用于存儲不同功能模塊傳回的數據信息,并且按照策略對不同部門的信息進行分發及處理,是應急救援移動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的運轉核心;(2)Andriod手持終端,需要設計檢傷分類、護士工作站、檢查檢驗、醫師工作站、傷患工作站、志愿者工作站、短報文通信、預案生成、實時態勢分析、終端通信等功能。3.2系統總體架構。災害現場救援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總體架構見圖2,包括用戶層、業務邏輯層、數據存儲層及數據采集層。用戶層提供可視化的操作界面,分為Web頁面訪問和移動終端App訪問兩種方式;業務邏輯層提供實現系統的具體功能[3],包含“信息采集”“救援預案”“傷情評估”“實時態勢分析”“心理輔導”5項核心業務流程為功能模塊構建相應服務;數據存儲層將各類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進行規范化存儲和管理;數據采集層依托多渠道采集傷患傷情和處置技術等信息。3.3系統操作流程。災害現場救援醫療信息管理系統的操作方法見圖3。醫護人員登錄移動終端后,通過終端掃描傷患隨身攜帶的手環或手工錄入傷患信息。按照上述流程對傷患進行檢查、處置分類。然后將信息同步到Web端;之后護士登錄護士工作站對傷患進行床位分配,分配完成后,主治醫師登錄醫師工作站下達醫囑。當傷患需要轉運時,導出word形式的傷患病歷,可以以電子文檔形式或打印形式移交到下一個醫院。病歷包括傷患接受過的所有治療措施、用藥、檢查檢驗結果,方便以后查閱。至此,診治一名傷患的流程結束。

4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信息管理化平臺技術的進步,災害應急救援醫療信息需求不斷提高。構建快速、高效、完備的災害應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統將成為災害應急急救體系的必然趨勢,是實現快捷救治、提高社會急救醫學效能、挽救人民生命的重要手段,也是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舉措。建立科學的災害應急救援醫療休息管理系統,能夠迅速、及時地對傷患進行救治。

[參考文獻]

[1]楊國忠,賀晶.關于我國災害醫療救援體系的幾點思考[J].醫學研究雜志,2009,38(10):9-12,133.

[2]丁璐,顏軍利,朱笑然,等.突發災害救援應急物流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J].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18,20(2):45-51.

[3]李曉雪,郝昱文,鄭靜晨,等.直升機醫療后送信息管理系統設計探討[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7,26(10):717-718.

作者:楊宇 劉哲 李爭平 郭書軍 單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