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思考

時間:2022-01-24 11:42:02

導語: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思考

一、構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新型路徑

構建一套全新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嘗試和努力。1.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創新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動力,這種制度的變革和突破是當代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本所在。如果沒有制度的創新,我們就不可能有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從本質上來看,制度創新是理念創新的外在表現和現實模式,為我們進行實踐創新提供了根本性條件。歷史發展的實踐已經證明,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就是制度創新的歷史,我們要努力突破高等教育單一的強調以政府行政行為為基礎的制度環境。中國高等教育對于市場經濟來說,仍然呈現一個較為低端的開放方式,這勢必對高等教育發展的體制改革造成禁錮和束縛,我們要在理念和思想上首先打破局限。2.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創新,其最基本的內涵就是要建設現代大學制度,這是實現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在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的時候,要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讓高校成為真正面向社會自主辦學的法人實體,發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結合、產教結合、學校與社區結合的組織體制,高等教育的國內和國外市場進一步開放。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即改革用人制度,重新建立激勵機制,為人才隊伍建設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改革基本組織制度,合理分層,科學授權,民主管理,建立高效率的管理系統;改革人才培養制度,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構建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財務制度,使有限的教育資源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效能,提高辦學效益。3.隨著高校教育規模的日益擴大,高等教育也出現了投資多元化、辦學主體多元化和教育事業產業化的趨勢,高等教育整體上進入了“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新階段。因此,我們要盡快并從根本上徹底轉變政府的職能,建構一套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具體來說,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嘗試和努力。即政府通過有效的金融政策、公共財政制度、必要的產業政策和可行的創新政策對高等教育進行調控,政府有責任完善教育法律體系,從政府行政主導型的管理制度轉變為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管理制度,通過政府有效的行政干預協調各方關系,建立省級統籌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從集權管理轉變為適度集權、分級管理,必須指出,有效的行政干預在高等教育發展中還是必須的。4.我國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本科生導師指導制”的優勢已經得到了多方面的認可,但是,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由于高校導師精力有限,我們必須制定相應的配套制度,努力彌補導師指導制的不足。努力實現“優秀學生”和“被指導學生”這兩類學生的共同培養與鍛煉,實行以“優秀學長指導制”來配合“導師制”的優勢教育管理模式,幫助低年級學生實現學習階段的轉變,使得優秀的學長成為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榜樣,并且成為學生與導師、管理部門之間的聯系橋梁,同時,優秀學長指導制提高了學長的能力和知識面。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要擇優選聘優秀學長,并規定優秀學長的職責所在,即讓他們帶領早讀和晚修,配合指導本科生所設計的基礎性科研工作,并定期召開討論會議。5.高等學校還應該從公共管理學的角度來進行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創新。首先我們要借鑒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它可以改變當前高校教育管理制度中的制定程序不夠規范以及學生無法真正民主參與的缺陷,真正體現并實現學生的根本利益,實現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另外,從公共管理的視角來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是為學生教育管理內容和管理模式提供合法性依據和制度上的支持,使得“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和學生的正當權益得到制度保障。在實際的制度改革過程中,我們要規范制度的制定程序,完善制度的執行程序,借鑒與運用公共管理相關制度,比如說聽證制度,新聞制度,領導接待日制度以及民主評議制度。6.教育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與創新是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只是在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改革方面有著不同的表現。在當前教育事業發展背景之下,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管理制度,努力發揮制度的導向功能,切實保障教育的公益性,使得學校主體的內在需要成為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內在推動力,從以政策推進體制改革過渡到以政策和法律共同規范和推進,使得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具有時代性,有其自身的邏輯。誠然,我們在建立的過程中,要依靠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種力量建立一套制度系統。7.在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人文背景之下,要想真正實現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創新與改革,就要適應時展的潮流,努力構建一套“人本主義”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我們要轉變教學思想和觀念,這是教學管理制度改革的先導性條件,也是我國教學管理制度更新的動力所在,努力樹立起“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化院系的自主權利,強化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服務性,加強教育管理主體的人格塑造,開展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活動,建立科學的教育管理機制,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機制包含運行機制、動力機制、制約機制,并最終形成高校管理整體優化的運行規律。8.在當前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推進的過程中,我們要把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與重建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遵循一定的制度創新原則,比如說繼承與創新的原則;依法治校與以人為本的原則;規范與發展的原則;保持一致性與守法的原則;普遍性與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則;實體制度與程序制度相結合的原則;可操作性與可執行性的原則等。同時在一定時間內要保持管理制度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要新建學校管理制度,比如說申訴制度,學校工作程序制度,學校規章制度制定辦法。此外,高校還有一些需要重建的學校管理制度,比如說教學管理制度、教學輔助管理制度和學生管理制度。在當前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們具有創新現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比如說雄厚的物質基礎作保障,為研究的開展積淀了第一手資料,雄厚的師資隊伍作依托,為研究的落實提供了優質軟環境,建章立制的“硬性化”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軟環境”管理相結合,以研促訓,教研結合,實現了“教學—科研—培訓”的教育教學管理運作機制的一體化,信息化硬件環境搭建教育教學管理平臺,實現了現代教育管理制度建設的最優化。

二、結語

我國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已經經歷了漫長的時間,雖然在實踐的過程中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時代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都對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面臨新形勢的發展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要能夠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就必須盡快對當前的高校教育管理體制進行全新的改革,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權利實現,努力構建出一套符合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體系構建。

作者:徐維單位:廣西科技大學(籌)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