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分析

時間:2022-07-09 09:10:51

導語: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分析

【摘要】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在我國已經實行了三十多年了,而其能否真正的起到保護森林資源以及推動森林資源永續增長也是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本文主要針對斷點回歸結果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后對制度為什么失靈的原因進行了相關探討,希望能夠對相關部門有所幫助,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森林資源

充足的森林資源能夠對環境起到很大的保護,其不僅能夠防止水土流失,并且還能起到凈化空氣以及調節氣候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的發展以及人口不斷的增長,進而在城市建設以及居民生活方面對于木材的需要也是日漸加大,而在經濟利益面前,濫砍亂伐現象也是越來越嚴重,而這也是嚴重的破壞到森林資源。所以,采取相關有效的措施來控制這一現象也是十分的有必要,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也是為我國森林資源管理方面提供了執行的依據,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以及科學的資源利用來將林業市場經營規范起來,這也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森林資源出現大規模的消耗,進而更好的保證生態環境的平衡。

1實證結果

1.1基本實證結果。為了給出斷點回歸的準確參照結果,我們首先在表1中的第一列和第五列中使用最小二乘法的估算結果,在這之中。第一列為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對森林面積的影響,而第五列為其對活立木蓄積量的影響?;貧w結果顯示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對有林地面積以及活立木蓄積量有著負向的影響,不過影響不大[1]。總的來說,國家希望通過政府加強管制來實現森林資源的穩定增長的目的沒能實現,而在對比分類管制以及全面實施的制度對有領地面積的影響回歸系數我們能夠清楚的知道,當國家加大森林采伐管理的力度,也就是說在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中實施分類管制制度之后,制度對森林資源負向的影響會明顯的加大,這也是表明,政府管理力度的加強不僅僅起不到保護森林資源的目的,反而還會使得森林資源受到更加嚴重的破壞。1.2斷點回歸相關檢驗。斷點回歸之所以能夠有效的解決內生性這一問題,其主要就是因為我們假設其在斷點附近的樣本點隨機的,所以我們首先就能保證不會存在著樣本操縱的問題,不然的話估計結果肯定是會存在著偏差的[2]。盡管國家強力要求各省級相關部門統一實施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但是因為信息之間的不對稱,所以使得各省相關部門怠與執行。由此可見,各個省級林業主管部門很有可能會對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實施的時間施加影響,但是,只要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沒能完全的控制制度的實施時間,那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的影響作用依舊可以通過斷點回歸來進行識別。因為數據可得性這一問題的存在,所以要想直接檢驗省級政府是否對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的實施時間的控制比較難,以此我們可以采用替代的方法來進行,也就是直接運用McCrary檢驗來對斷點附近的分布情況進行相關考察,如果存在明顯的斷點,那也就是說明省級部門可能已經完全的控制住了制度的實施時間,反之則沒有。1.3工程造林面積斷點回歸。從以上分析我們能夠發現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的效果不是特別的理想,但是結合相關數據分析結果顯示,長期開展重點工程造林項目卻能夠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穩定發展。必須得提出來就是,雖然我國的重點工程造林面積隨著制度不變遷的各個階段時間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但是工程造林面積所使用的是年度數據,和我們估計森林資源所使用的數據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并不能表明森林資源的斷點和重點工程造林面積的斷點是重合的。

2導致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失靈的主要原因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也是能夠清楚的知道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并沒能有效的保護好森林資源。事實上,該制度主要就是通過約束森林經營者的采伐行為來實現保護森林資源的目的,所以能否真正的限制住森林經營者的采伐行為也就顯得十分的關鍵[3]。當森林經營者過度的依賴于山林時,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以及生存壓力的激勵下,他們通常都會直接無證盜伐或者是通過各種手段去獲得額外的采伐資格等來打破當前的采伐管制,進而導致采伐量的增加,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失靈,即便政府加大采伐管理的力度還是很難起到理想的效果。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說明:1)盡管是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強度提升會提升盜砍濫伐的成本,但是這也會提升市場中木材的價格,所以盜砍濫伐的現象還是很難禁止;2)增加森林采伐管制強度也會導致設租尋租的空間變大,山林高依賴者獲得額外采伐資格的可能性也就進一步的增大,所以森林資源還是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不過對于一些對山林依賴度不高的森林經營者來說,因為其對林木的需求較小,而通過其他手段來增加采伐量得到的收益遠遠小于相應的成本,所以它們突破現有制度來進行采伐的可能性也就較小,所以這種地區的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的實施也就能夠得到理想的效果。由此可見,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能否實現森林資源保護作用主要還是取決于森林經營者對于森林的依賴度。

3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清楚的知道,當森林資源遭到破壞的時候,國家政府通常都會采取制定相關制度來進行問題的解決,但是這種方法實行起來難度加大,僅僅只能對一些對山林依賴度不高的地區起到一定的保護效果。所以,政府管制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森林資源被破壞這一嚴重問題。因此,進行簡政放權就顯得十分的有必要了,這也就是說在限額總量不變的基礎之上,將政府管制力度進行軟化。這樣不僅能夠保護我國森林生態紅線不被越過,同時還能有效的解決權力尋租設租等相關問題。此外,導致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失效的重要原因就是森林經營者對山林太過依賴,所以政府也是應該大力的發展林區來代替產業,以此來降低對山林的依賴度,使得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何文劍,徐靜文,張紅霄.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護森林資源的作用[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6,26(7):128-136.

[2]何文劍,張紅霄,徐靜文.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護森林資源的作用:一個文獻綜述[J].中國農村觀察,2016,(2):84-93.

[3]許敬良.芻議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對保護森林資源的作用[J].綠色科技,2017,(13):102.

作者:孟麗華 單位:資源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