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公路檢測在質量的運用評析

時間:2022-02-28 04:16:33

導語:當代公路檢測在質量的運用評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公路檢測在質量的運用評析

本文作者:崔瑩工作單位:黑龍江省龍督公路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工程檢測中的標準試驗。公路工程檢測中的標準性試驗主要針對的是施工中采用的材料、工藝等是否能夠達到國家規范或者行業標準而作的試驗檢測。這一類檢測一般都是在施工開始前進行。其主要的檢測目標就是施工用的材料、配合比等,對擬用的材料和配合比進行試驗性檢測,評定材料和工藝是否符合國家規范。利用標準和恰當的檢測方法達到對工程技術性要素的檢驗是試驗檢測在公路工程中應用的重要層面。例如:粒徑小于38mm的路基土的檢測,按照規范的要求利用重型擊實的方法檢測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的含水量。在對半剛性的基層材料、石灰、石灰粉煤灰穩定粒料和水泥穩定粒料等材料的檢測也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在這里應注意的是配合比的準確和含水量測定方法的正確使用。又如:瀝青的試驗檢測。瀝青路面在較高溫度下,處在塑性變形的狀態,容易變軟,強度的值也就最低,在低氣溫的狀況下脆性增大,因此路面在冬季容易產生裂縫。因此在檢測的過程中對瀝青的檢測應當對其規范和標準進行全面了解,明確瀝青的技術性指標主要取決的是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在混合料中既有一定的粗骨料作為框架,也有一定量的細骨料以提高瀝青混合料的密度,即骨架密實度結構是瀝青的理想結構。公路工程路基壓實度檢測。對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層,壓實度是指工地實際達到的干密度與室內標準擊實試驗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對瀝青路面,壓實度是指現場實際達到的密度與室內標準密度的比值。可分為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確定方法、路面基層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確定方法、瀝青混合料標準密度確定方法等多種情況,下面以瀝青混合料標準密度確定方法為例簡要介紹該種工程檢測方法。瀝青混合料標準密度檢測法,以瀝青拌和廠取樣試驗的馬歇爾密度或者試驗段密度為準,當采用前者方法時,壓實度標準比后者高,無論是用哪種方法,均存在對試件(馬氏試件或芯樣試件)測密度的問題,在進行密度試驗時應根據混合料本身的特點,選擇該方法中的水中重法、表干法、蠟封法、體積法之一種方法進行工程檢測,在此不作贅述。

探地雷達檢測方法的應用。探地雷達檢測技術是當前公路工程檢測上的一項新技術。其實質上是一種特高頻電磁波發射與接受技術,探地雷達是利用高頻電磁脈沖波以寬頻帶短脈沖形式由發射天線送入地下,該雷達脈沖在地下傳播過程中,遇到不同電性介質交界面時,部分雷達波的能量被反射回地面,被接收天線接收。通過波的反射與接收獲得路基路面的采樣信號,再經過硬件與軟件及圖文顯示系統,得到檢測結果。探地雷達探測的是來自地下介質交界面的反射波,記錄的每一雷達數據n(t)可看成是雷達脈沖子波b(t)與反射波系數序列R(t)的褶積。子波b(t)取決于所使用的雷達系統,而R(t)則包含了地下介質的信息。探地雷達通過記錄反射波到達地面的時間t和反射波的波幅來研究地下介質的分布。在用探地雷達對道路結構進行檢測時,如果道路的局部地段受到破壞,則介質的電性將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雷達波反射信號的雙程旅行時、振幅及頻譜特征發生明顯變化,根據這些變化特征,就可以推測路面下基層、路基等的狀況,達到檢測目的。超聲波檢測技術在公路橋梁檢測中的應用。超聲波檢測技術可檢測公路橋梁中的空隙位置。該項技術是基于瞬間應力波的原理。用一種短促的機械撞擊(用小鋼球撞擊混凝土表面)產生低頻應力波,傳導至結構內部,再由斷裂面或界面反射回來,以反射波的形態來進行判斷。其特點是利用來自沖擊面、斷裂面以及其他面間的多余波會產生瞬間共振,可以用來測定結構的完整性或裂隙的位置,記錄下來的信號(時間~頻率曲線)可以進一步提供有關空隙位置的信息。超聲波檢測可應用于公路橋梁的綜合檢測和維修,可以對橋的梁、板以及樁等結構進行檢測,來確定管道中是否有空隙,以便進行及時修補和灌漿。目前該項檢測技術還有待改進和完善,比如對管道相交或相鄰時,管道中有蜂窩體、水或部分空氣時以及采用別的材料的管道等對檢測結果的影響,以及該項檢測技術在檢測道路路基密實性等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為做到以工程檢測數據說話,嚴把工程檢測關,努力提高公路工程質量,依據《公路工程竣工驗收辦法》(交公路發〔2010〕65號)和《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作為公路工程檢測評定工作的基本準則,對工程檢測質量進行評定,嚴把工程檢測評定關,對評定不合格的工程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通過工程檢測,建立科學、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才能使每一局部的工程質量達到優良,從而達到整體工程優良這一質變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