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考

時間:2022-07-23 04:22:00

導語: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考

1市場需求壓力的啟示

工商管理人才,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始終占有較大的需求比例,而各調查數據顯示,在此龐大的需求量當中,對于專業性的中層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要遠遠高于僅僅能夠專業操作的管理人員,但是,高層的工商管理人員的需求,卻相對偏少。由此看來,各大院校重點培養的管理人員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和較為廣闊的就業前景。但是,在需求優勢的背后,又存在著一定的威脅:首先,在當今市場的就業形勢下,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初入企業時,其工作內容主要是對企業進行程序化的日常操作管理工作,而此工作內容,對于一些非工商管理專業的人員而言,也可以憑借自身其他的素養和優勢:如就業較早,入行較早,相關專業的操作優勢等,使其優先獲得工商管理相關的工作職位。其次,絕大部分企業在招聘工商管理人員方面,多以“有無工作經驗”為前提條件,甚至有些企業則直接高薪聘請其他企業的高管來本企業兼職,由此一來,各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就業機率就大幅度降低,就業機會也大大減少。由此看來,雖然現今的市場經濟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較大,但是對于此類人才的專業技能,尤其是實際工作經驗、管理實踐經驗的要求也相對較高,這就在無形中,對各院校培養的工商管理應屆畢業人才,造成了巨大的就業壓力。那么,面對這一現實問題,各大院校在對于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就要重新定位培養模式,以此來緩解現實所帶來的就業壓力。

2當前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2.1各大院校的教學模式往往采用傳統知識的傳授模式,而此模式又比較單一,同時無法拓寬知識面,在實踐與創新方面的培養也比較匱乏,只是起到牢固理論基礎知識的作用。而在理論授課之外,對于具有針對性的實習、實踐方面也不到位,從而更加導致理論與實踐無法結合,使學生在應用方面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2.2工商管理專業學生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多數并未與實際相結合,從而導致應屆畢業生在就業時無法面對用人單位所提出的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具體問題。而我國重基礎、寬口徑的主要培養模式,又造成專業學習沒有側重,雖然拓寬了知識面,但是使得其對專業知識的研究并不深刻,從而導致其在就業時,顯現出實踐能力差,所學知識沒有跟上時代步伐等,致使其增大就業壓力。

2.3在實習安排方面,時間短、資源少,往往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盡管各大院校在努力安排假期實習,畢業實習等,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應用能力低的問題,此類實習也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最終導致實習只是趨于形式化。

3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

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直接取決于人才目標的定位。我國的高等院校由不同等級組成,因此要各大院校,要切實根據自身的辦學水平,教學水平,生源水平,以及各種綜合資源的配置,對本院的工商管理人才新型培養目標進行合理定位,通過定位后所培養的人才,使之能夠在各種環境下都能應變自如。相關教育課題報告顯示,企業對于管理人才類型需求的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全面管理人才、專才型管理人才、技術型管理人才、其他類型管理人才。在企業內部,又將管理人員分為:高層、中層、和基層三個等級,而層次高的管理人員,對于其創新管理理念的要求越高,層次低的管理人員,則只是對其基礎技術操作有要求。在近幾年的企業招聘中,研究生和MBA人員大大增加,使得企業在選擇高層次管理人員時,有了更廣闊的空間,而與此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本、??圃盒.厴I生進入中高層的幾率。對此,各大院校就應以培養經濟管理基層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對于工商管理人才的需要。在該目標定位中,應著重培養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方面和實踐操作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夠與時俱進,趕上社會發展步伐。為了滿足社會對綜合性全面人才的需求,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還需要進行再教育、再深造培養,以保證其管理理念的不斷創新。

4以市場為導向,構建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路

對于一般高等院校,在培養新型工商管理人才的模式上,要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同時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創建模式的構思:首先,要實現經濟管理基層應用人才的目標,就要求各高等院校從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始進行改變,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提高所授知識的專業應用性,使所授理論緊跟社會變化,做到與時俱進,從而降低就業時的競爭壓力。在學習內容的選擇方面,可先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然后再從中培養其對專業的興趣愛好,著重專業培養,最后在全面發展又具有扎實專業技能的基礎上,與實踐相結合,進行實習、實踐活動。其次,要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專業知識必然要作為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被放在教育的第一位,但是,要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盡快適應,得到盡快的提高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就要對工作態度,崗位責任心,人際關系處理等多方面進行培養,才能使其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做到盡善盡美。全方位素質的提高,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的適應能力,同時又能夠適應社會的變化,使自己成為優秀的全方位人才,與時俱進,不斷地創新自我。再次,學校對于人才的培養,要符合社會的變化,符合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需求。培養用人單位的“專需性”人才,并與用人單位簽訂協議,使學生畢業后可以直接進入用人單位進行深造?;蛘卟捎谩坝萌嗽囼炘圏c”的方式,為應屆畢業的工商管理專業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更大的就業幾率。最后,加強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必然途徑。目前各院校在這方面還相對薄弱。因此,各高校除了對學生進行專業基礎教育外,還應該充分利用企業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不斷成長,從而滿足新形勢下對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綜合上述,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的不斷進步,使得工商管理人員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只有明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找準定位,采用正確的培養思路,擬定正確的培養模式,才能在現實社會中,提高管理創新的能力,適應社會經濟的變化,解決工商管理人才的就業壓力,同時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

作者:蒲小彬工作單位: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