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人才培養課程教學論文

時間:2022-01-17 11:22:07

導語:工商管理人才培養課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商管理人才培養課程教學論文

摘要:現代企業的信息化現象日益明顯,使各高職院校大量開展ERP課程來培養工商管理的人才,滿足我國企業的發展需求,因為ERP是目前全球最前沿的企業管理手段。本文主要闡述了高職院校工商管理人才培養中ERP課程教學模式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工商管理;ERP課程;教學模式

1高職院校工商專業ERP課程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1課程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現在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在許多工商專業都設立了ER課程,例如會計專業、人力資源管理HR等等,但是在教學方式和內容上沒有太大的出入,主要進行兩大類的教學:第一,把財務成本管理當作主導;第二,把銷售、購買、存儲等方面作為主導進行教學,其他的教學內容ERP課程沒有觸及更多,比如客戶關系和生產管理等等,或許有時也會進行一部分的教學,但是內容不多,大多數情況下,知識將經典案例和理論知識進行了大概的講解,沒有進行科學系統的教學。1.2教師資源缺少。ERP課程發展至今的時間比較短,因此我國高職院校沒有較多較好的ERP教學經驗,同時也缺少具有ERP教學經驗的教師,甚至這些教師的專業知識也沒有很好的掌握,出現了專業課程壁壘的現象。1.3出現專業課程壁壘的現象。高職院校在ERP課程教學中主要分化成兩個系統:第一,工商管理;第二,計算機和信息管理。事實上,ERP課程開設的目的在于培養具有綜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但是現在分成兩個系統,使得ERP課程出現單一的專業性,人才已經不是全面發展的,已經達不到企業社會對人才的要求。1.4少數學校開展ERP課程。ERP課程是剛剛發展起來的新學科,因此當前我國只有少數的高職院校與時俱進,開展了ERP課程,培養工商管理人才,但是還有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并沒有開設相關課程,導致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差距較大,也使得人才嚴重的缺失。

2ERP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進措施

2.1合理設計課程。ERP課程培養的人才需要滿足企業的不同需求,這就促使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通過ERP課程的學習,可以有效地了解掌握ERP各個軟件使用方式和原理,并且還要進行很好的實施操作。如果是ERP的技術人員,除了需要學習掌握以上知識技能外,還需要了解ERP系統的各個參數和數據信息等等。要是ERP主管級別的人員,則需要了解掌握ERP相關的各種知識和技能。結合上述可知,高職院校的ERP課程教師需要消除該學科專業的壁壘,將工商管理類的專業和計算機信息管理類的專業相結合,培養學生成為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利用這種教學模式,將二個專業進行有效全面的融合貫通,使得ERP課程更加的完善有效,讓學生學習更多關于ERP的知識,開拓自身眼界。2.2開展多種考察方法。由于ERP課程具有較強的全面性和包容性,從而給考察造成了一定的難度,不管是理論考試還是實驗方法都不可以考察出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在高職院校的ERP課程考察中可以進行如下工作:(1)利用布置任務和作業的方式來考察高職院校學生ERP軟件操作學習的實際情況,從完成作業和任務的程度就可以考察出。(2)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每個小組都要完成相應的ERP工程任務,然后每組進行分析總結報告,老師隨意挑選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最后通過學生在小組發揮的影響,完成任務的程度和掌握情況等等進行考察。(3)組織學生進行專業等級考試,只有考試合格者才可以獲取有關證書,同時這個成績也可以當作學生的期中考試成績等等,現在大多數企業考察人才的標準和考核學生ERP能力的依據主要是這些證書和成績。展開各式各樣的考察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學生學習的情況和能力,對學生學習ERP課程的情況有一個科學系統合理的分析了解,從而有效的培養ERP人才。2.3提高教師資源先要培養。ERP人才的前提就是教師具有專業能力和素質。如何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ERP課程相關的教學經驗?首先,可以組織高職院校的ERP課程教師到相關單位和企業去參觀、培訓和學習,增加自身的教學經驗和鍛煉自身的操作能力。其次,還可以邀請ERP課程專家和顧問到高職院校進行演講培訓等。最后,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方式,開展實訓室教學,從而培養鼓勵教學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2.4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開展ERP課程教學。(1)建設ERP實訓室。ERP課程需要許多科學技術方面的操作,因此可以讓高職院校和一些有關企業合作,建立ERP實訓室,將設備設施分配完善,從而推動ERP課程的發展。(2)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完ERP課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到關于ERP專業的企業進行實習,這樣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實踐運用到企業管理中,讓學生從ERP課程的理論知識層面上升到實踐運用操作層面,認識到ERP課程知識的全面內容,了解掌握ERP的工作步驟。(3)開展模擬仿真實踐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企業運用ERP的真實案例進行模擬,對ERP工作的每個流程,各個部門的聯系銜接模擬演示出來,讓學生直觀明了的認識企業ERP的工作,熟悉ERP的實際操作,讓學生了解掌握企業ERP工作各環節的實際情況和運行情況,增加學生對相關企業和ERP知識的了解,培養學生成為信息化的人才。

3結語

綜上所述,如今我國社會和企業都在快速發展的時期,因此需要高職院校利用科學系統的ERP課程教學模式培養工商管理的人才,實現企業國家共同的發展和進步,也促進ERP課程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姜啟躍,余英.高職院校工商管理人才培養中ERP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科技信息,2012(35).

[2]管銀枝,蔣河生,胡津民.高職院校中ERP課程教學的不足及其解決方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5).

[3]劉源.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ERP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3(5).

[4]吳兆明.基于“工商融合”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ERP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高職論叢,2010(3).

作者:何驍龍 單位:山西忻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