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型校園的創建及高校后勤管理

時間:2022-01-18 08:58:47

導語:節約型校園的創建及高校后勤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節約型校園的創建及高校后勤管理

摘 要:本文以節約型校園創建高校后勤管理分析為題目展開具體分析。首先對其進行簡要概述,主要對其現狀及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具體說明,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建議與革新措施。希望本文初步論述可以引起更多的交流與討論為該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信息,以供參考。

關鍵詞:節約型校園; 高校; 后勤管理

我國是能源匱乏國,又有傳統節儉精神,尤其是當下我國倡導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不僅符合生態發展的原則,也符合人類未來發展的利益。從我國的高校來看,在其資源配置方面以及后勤管理中,未能做到物盡其用,占用了資源,閑置了資源,所以,在創建高校的節約型校園的號召之下,應該對其中的諸多問題加以重新認識,利用新時期的改革之風,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后勤管理制度,并通過節約型校園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節約型國家出一份力。

一、概述

所謂的節約型校園主要是集中于從時間、效率方面和諧程度方面對校園進行新型管理。其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在于讓學生抓住機遇、爭分奪秒,讓學校改變教學方法與模式,利用各種資源進行校園實力的增強,表面上看是“節約”,實際上是“增加”,也就是說,通過在制度管理、時間觀念、行動速度、后勤補給等方面的改善來達到“以少勝多”,以較少的支出,獲得最大的效益。另一方面,通過節約型的建設,可以形成一種凝聚力,增加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解決兩者這間的沖突,以此達到各方面的和諧統一。從后勤部門來分析,主要是集中于對于各種人力、物力、財力的效益的認識,通過科學的管理制度從而做到各方面的節約、節能環保,使節約理念、節約的制度與節約的行動相結合,共同構建起一個和諧適度的發展與消費模式,促進后勤部門的改革、增加校園整體的節約能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保障校園的節約型結構的完成與完善。

二、現狀及問題分析

首先,我國的高校后勤保障體系要素多、分支系統繁雜,在條件裝配方面具有廣泛的物質基礎,在服務實施中也包括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管理,所以,后勤的職能較多,服務范圍較廣,但是在實際的資源配置中,存在不合理因素,比如,對于資源能源的降耗問題,對于服務的效率問題等,主要體現在“吃大鍋飯”的方面,這是因為受到傳統計劃經濟思維的束縛,在管理方式上,經費統一支出,浪費現象較多,如“長流水,長明燈”一直存在;其次,在水電管網系統中,設施陳舊,線路老化,管道銹跡斑斑,存在滴漏現象,尤其是在計量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還有所不足;第三,在管理方面,權力體現不足,從目前高校的管理情況看,后勤所得到的授權有限,其管理范圍只停留于水電氣表的查抄,各種設備的維修,真正的配置資源的管理權力未能得到真正的全現;第四,從專業技術人員的隊伍力量建設來看,相對較為薄弱,水電空調鍋爐及其他設備的維修人員專業技術不強,整體素質欠缺,一方面達不到維修服務所需的標準,另一方面還制約著新技術的引進與推廣;第五,由于校園內的能源資源消耗缺乏對于市場的敏感,尤其是在使用與導向方面,不能從市場經濟體制及市場經濟中的商品規律角度出發,去實行更為有效的資源管理與效率提升,因此對于節約概念理解不足,對于節約意識不強烈,主動性也不高,未能積極參與到節約型校園的建設中。

三、構建策略

1.更新理念,從全局出發。首先,應該廣泛的征求意見,通過培根原則,以問卷調查表的形式展開意見采納與征尋;其次,應該及時組織起一個部門,讓其專門管理此項事物,可以通過借取其他院校的經驗,然后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加以改善;第三,應該從更高的角度對其進行全局縱觀,構建一個功能齊備、設計合理、又能夠體現校內文化。充分的將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個人自身的素質關系等加以明確化,再通過局部的研究分析,從而設計出可行性強的節約型校園建設方案。2.增強節約意識,注重氛圍營造。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就有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一項,并且根據對傳統節約美德的挖掘與研究,提出了解決現代化與人類間矛盾的辦法,并很好的將其融入到了中國的現代化轉型及建設之中。教育是一個國家的基礎,人才培養的基地,社會棟梁的培育場所,為了體現出這一點,在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中,更應該使學校也進行節約型建設,從而與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為我國人才的培養提供更多的品德教育,行為教育,以此來達到全面素質教育的目標。首先,應該使其認識到我國的資源匱乏的現實,其次,應該使其繼承并發揚我國的傳統價值觀,第三,應該讓其樹立起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念,以社會主義的方針來進行自我素質的培養,比如價值觀、榮辱觀、節約觀等,都是社會主義所強調的發展觀念。第四,高校后勤部門應該主動的采取積極措施,響應這一號召,與校團委、學生會等保持密切聯系,通過學校的網絡、電臺以及校報等媒介做好宣傳工作,把校園節約行動與政府要求相結合,努力的從行動中做好資源節約的保障工作。比如可以從意識上灌注“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意識,通過樹立節約標兵,開展節約類的主題活動,通過實際的節約展覽,營造出校園的節約建設氛圍,提升學校進行節約型建設的程度,增加其活躍度、鼓動起學生的熱情,并組織一些演講競賽等,使“節約型校園”得到進一步的深化理解,從理念到行動,再到理論的創建以及實踐的再次轉化等。另一方面,應該進行計量管理,后勤需強化管理手段,引導師生的消費觀念與方式,使其自覺的進行節能環保行動,提升資源利用率與使用效率。3.鼓勵創新,促進節能技術開發。節能的關鍵點還是在于技術,所以,除了引入一些尖端的技術及應用之外,高校的后勤管理還應該以高校所占據的人才優勢,與社會研發機構或力量相結合,使兩者互相提供幫助,從而增加節能技術的開發、引進等,以期達到“節約型校園”的建設。同時,通過校企結合的方式,也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多的實踐機會,對社會的人才需求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社會的知識及科學發展水平有一個較為真實的認知,而且利用這一過程,還可以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發揮,并且鼓勵其進行一些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將研究轉變為實際的節約動力。另一方面,還應該從后勤服務的各環節入手,從餐飲服務、灶頭、燈具,總之,從水、電、氣各方面進行節能環保的改進,通過各種器具的更新,提高其節約效率,通過各種管理方式的集約化,達到限制浪費現象的目的,從而將額外的盈余讓利于學生,使學生真正的從節約中受惠。4.增強組織領導,完善激勵機制。校園節約型建設,需要與節約型社會相契合,所以應該從各個方面協調各組織間的關系,從而增加其覆蓋面,擴大其影響范圍,全面開展節約型建設,以此形成一股社會風潮,從而對更多的人產生效果,共同為節約型社會建設貢獻出各自的一份力量。在該方面,應該通過各組織的協調溝通,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通過與節約行動相適應的評估,通過設定指標、監督、定期考核、對資源能源計量化等辦法,使其與各部門間的利益協調對應起來,對于超過限制指標的可以給予相應懲罰,對于在指標內的,可以予以獎勵,從而形成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推動校園節約型建設。

四、結語

總之,我國高校的發展中存在著資源不足的問題,而且經費方面也有諸多弊端,所以,對于其中的浪費現象應該加以重視,提倡節約型校園建設,從后勤管理制度入手,對其進行一系列的革新,應該積極采取校園內宣傳,從戰略上進行長遠設計及規劃,進行科技力量的轉化,科學合理的配置校內資源,從而達到理念與行動上的結合,實現制度管理與節約型建設的聯合,構建起節約型的校園新風貌。

作者:黃城武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后勤服務集團

參考文獻:

[1]陳婉.也談高校后勤管理與節約型校園建設[J].教育財會研究,2013(3).

[2]仲宏.基于"構建節約型校園"視角的高校后勤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14(7).

[3]王偉.創建節約型校園與高校后勤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13(5).

[4]沈衛國.探討高校后勤管理與建設節約型校園[J].歲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