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會化企業文化建設初探

時間:2022-11-02 11:07:28

導語:高校后勤社會化企業文化建設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后勤社會化企業文化建設初探

[摘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后勤物業企業文化建設是完善高校后勤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對于推動高校社會化改革的可持續發展、提升后勤工作者和管理者的服務意識、建設和培養后勤工作人員隊伍、提升創新意識、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校區昌欣物業為例,探討高校后勤物業企業文化建設實現路徑,總結與評價實施效果,提出文化建設的原則。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企業文化

一、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內涵

(一)企業文化?!拔幕敲褡宓难},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企業,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企業文化是一個組織由其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特有文化形象。它是在一定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企業制度、文化環境等,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二)高校后勤企業文化。高校后勤企業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高校后勤行業特點所形成的具有行業特征的文化”,是文化與服務相結合的產物。根據“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立德樹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做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的必備因素。在一定社會條件下,高校后勤企業文化是圍繞校園建設,以高校后勤員工為主體,以“服務育人”為旨歸,在長期的管理、服務、經營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制度建設、行為準則、服務理念、管理特色和價值觀念的總和。

二、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的時代背景和意義

(一)新時代的引領。黨的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新時代、新征程,為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提出“以學生為中心”,“以后勤員工為本”,“堅持全面依法治后勤”的要求。(二)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積極推進改革創新,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號召,著眼于構建適應市場經濟機制、符合現代大學制度要求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體系”,為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加強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是推進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完善高校后勤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三)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創新點和意義。后勤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系高校后勤事業的科學化、專業化發展的精神動因。我國正處于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雙一流”高校建設進程中,后勤企業文化的建設,成為推動后勤改革的精神源泉和文化根基,對于推動高校社會化改革的可持續發展、提升后勤工作者和管理者的服務意識、建設和培養后勤工作人員隊伍、提升創新意識、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都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校區為例,闡釋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企業文化建設的途徑、效果與原則。2009年,中央財經大學響應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號召,在沙河新校區出資成立昌欣物業公司負責后勤物業工作,實行企業化運作模式,成為具備特色化運作模式的校園物業管理形式,創建了符合自身新校區特點的特色文化形式。

三、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企業文化建設實現路徑

(一)寓后勤文化建設于黨組織生活之中。后勤物業黨委是文化建設的核心引領力量。財大昌欣物業成立黨支部以來,始終把穩理想信念之舵不動搖,注重提高黨員修養,一是組織物業黨員干部觀看直播,完成黨員在線學習,為黨員同志輸好“理論液”,打好“動力針”,促進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二是認真做好“兩學一做”教育中召開的專題組織生活會和開展民主評議黨員的活動,常打思想“免疫針”;三是積極開展多種活動,豐富黨員生活。在黨員中開展豐富的主題黨日活動,保障后勤物業企業文化建設的開展。(二)寓后勤文化建設于價值觀引領之中。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昌欣物業堅持“人本服務”價值觀:一是堅持以員工為主體,加強人文關懷。保障員工的權利、發揮員工才能,支持員工的學習需求,推動員工的全面發展,讓員工真正融入到后勤物業文化建設中來,為企業文化建設建言獻策。二是堅持“以生為本”理念。在文化建設中以“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為目標,致力于以自身文化建設推進服務育人的開展;搭乘信息化之車,利用新媒體優勢,積極開展學生的線上線下互動活動,給學生提供網絡報修等便民渠道,充分體現創新價值觀理念引領作用,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三是設置“文化墻”和“文化走廊”,展示物業員工的風采,并導入視覺識別系統,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熏陶和感染。(三)寓后勤文化建設于建章立制之中?!叭┰⒑笄?必浚其泉源源后隨著沙河校區物業服務范圍的擴大,昌欣物業堅持規章制度建設與服務管理水平提升多措并舉,以制度建設為先導,強化預案有效處置,分階段做好制度的立、留、改、廢工作,使制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更好地監督各崗位服務工作的開展,昌欣物業于2018年啟動作業指導書制定工作,推行精細化管理,落實評價機制,形成制度管人、管事的高校后勤物業文化格局。(四)寓后勤文化建設于“工匠精神”錘煉之中。昌欣物業響應黨中央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的號召,通過組織多場對內對外培訓,培育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中國工匠”,完善內涵式發展。一是充分利用報刊雜志、新聞網絡等主流平臺,走“開放式”學習路子。二是運用學習培訓、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走“研討式”交流學習路子。物業聘請學校法律辦老師為行政人員做合同培訓,提升員工防范意識。邀請校保衛處人員對樓管員和保潔員進行系統的消防培訓和實操演練。并派員工參加全國教育后勤系統舉辦的信息宣傳年會、招投標實務等一系列培訓,促使員工常懷學習之心,堅持修身求知。三是建立健全以考促學、獎懲掛鉤的制度機制,走“激勵式”學習路子。組織電工參加由北京物業管理行業協會主辦的首屆全國物業管理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接受行業比拼;舉辦“首屆圖書館保潔技能競賽”、“工程崗位技能比武”,聯合學生定期舉辦“優秀學生公寓管理員、公寓保潔員”評選活動,評選“優秀服務獎”,形成一種尊重知識、尊重技能的良好氛圍,唱響崗位練功、技術比武的“主旋律”,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行為養成性教育,體現出后勤物業文化特色。(五)寓后勤文化建設于規劃保障機制之中。規劃管理是包括從規劃編制、目標確定到組織實施、效果評價在內的全過程管理,沒有切實有效的文化規劃就達不到預期的文化建設目標。高校后勤企業文化立足校園文化,圍繞員工、師生。為保障并開拓新的文化活動形式,昌欣物業自每年末制定下一年度的文化建設規劃,并修訂長期文化建設規劃,培養文娛活動人員,建立內部組織保障,設定文娛活動專項資金預算,加強文化建設投入。在保持既有活動基礎之上,嘗試新的活動方式,并在保障員工豐富多彩文化活動基礎上,將學生納入文化建設規劃之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互動。(六)寓后勤文化建設于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之中。一是發揮“和諧物業委員會”在后勤文化創建中的作用。昌欣物業與校團委、沙河校區學生生活園區自我管理委員會三方共同成立了中央財經大學和諧物業委員會,定期舉辦與師生的勞動實踐、娛樂聯席、交流座談、體育比賽等活動,在文化活動中拉近學生與物業人的距離,實現特色服務育人。二是通過開展“和諧校園共建”活動對員工和學生起到感恩教育和“綠色”教育的作用。例如:由物業指導、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員工與學生共建綠色校園活動,如“遇見那片綠”綠化專項行動的動員大會、“校園綠化環保告示牌”的揭牌儀式、“綠色校園你我共建”創建潔凈校園宣傳活動。積極組織開展校園樹木認捐、認建、認養、植紀念樹、造紀念林等特色景觀的綠化美化校園活動。招募學生共同舉辦沙河校園節水宣傳活動,共建生態校園。在構建高校和諧校園文化之中夯實后勤綠色、生態文化。三是開展員工文娛活動,組織舞蹈隊參與校工會主辦的紅五月歌詠比賽活動、新年聯歡晚會、畢業生晚會等活動,舉辦六一兒童節親子活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凝聚物業發展的向心力,讓員工在緊張的工作中收獲了笑聲和榮譽。(七)寓后勤文化建設于“標準化”創建之中。為實現新校區后勤物業的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昌欣物業按照北京市教委要求,在學校的支持下,積極投入到“標準化”建設之中,分別于2014年通過標準化物業校園環境標準驗收,于2015年通過標準化物業設備設施運行標準驗收,并于2017年通過學生公寓標準化驗收。一系列“標準化”項目的創建和落實為物業配合學校構建長效管理機制發揮了“助推器”作用,也形成了昌欣物業規范化的文化管理特色。

四、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效果評價

(一)保障了我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成果。自昌欣物業公司以來,始終以“真誠、善意、精致”為文化理念,以“提高物業的使用及經濟價值,傳播專業物業管理知識,促進物業管理市場發展,創造最佳物業管理品牌”為發展目標,制度建設、價值觀引領、標準化建設、學習培訓及系列文化活動的開展為昌欣物業內部營造了和諧愉悅的工作氛圍,保證了學校后勤改革發展的穩步前進。(二)促進了后勤物業內部管理的規范化,提升品牌認知度。通過后勤物業企業文化的建設,昌欣物業內部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機制,“標準化”創建實施工作進一步夯實了管理的規范化。先后入圍全國教育系統“2015校園物業服務實體(企業)百強”、獲得“全國教育后勤系統信息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高校學生公寓工作創新成果獎(2017)”,榮獲“首都綠化美化先進集體”、首都大學“先鋒杯”優秀團支部、共青團北京市委“優秀團支部”稱號、中財“特殊貢獻獎”集體獎和團隊獎,北京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十佳優秀會員單位”等榮譽稱號和獎項。(三)形成了后勤物業人創新好學、服務學校的精神面貌。昌欣物業實施的一系列企業文化建設活動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員工在工作之余,報名參加北京物業行業協會組織的電工理論和實操比賽,展現自身技能。積極參與物業內部組織的技能比武,展示才華。員工內部掀起相互學習、苦練內功的熱潮,維護了和諧校園的建設成果,堅定了員工服務師生和學校的信念。(四)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多方位企業文化建設的開展促進了昌欣物業經營業績的提升,順利實現預定經營目標,并使得員工工作和生活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對物業公司的管理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抱怨。實現了領導信任、師生滿意、物業發展的多贏局面,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五、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進程中企業文化建設的原則

(一)系統化建設與實施原則。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應注重總體規劃的制定,對實施過程的可行性進行調研,注重人文和創新性的研究,在規劃制定前和制定過程中需多方論證,征求意見,對所涉及的方面進行提前把控和考量。在制度實施過程中,需保證剛性實施,把制度落實在具體執行上。(二)溝通共建原則。一是暢通高校后勤企業與內部員工的溝通渠道,管理者帶頭宣傳倡導,做好表率;員工們積極參與,廣泛交流;二是做好后勤物業與所服務的師生的溝通交流工作,加強互動參與,形成具有特色優勢的和諧校園文化共建活動,增強后勤物業文化的影響力和感染力。(三)創新發展與持之以恒相平衡原則。創新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今天,在“雙創”新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今天,在“雙做好表率;員工們展形勢和平臺不斷完善。同時,由于后勤物業員工素質參差不齊,價值觀念有所差異,文化建設凾需不斷強化,持之以恒的堅持必不可少。

參考文獻

[1]張立君.論高校后勤文化建設[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5(2):122-124.

[2]陳秀麗.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J].企業文化,2013(4):171-173.

[3]吳通苗.朱美聰.論高校后勤企業文化建設[J].高校后勤研究,2012(4):93-95.

作者:秦文文 單位:中央財經大學沙河校區昌欣物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