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實踐綜述
時間:2022-05-06 04:09:00
導語: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實踐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企合作是基于企業的用人需求,校企雙方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責任同當,利益共享”的原則上,以培養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適合企業不同崗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一種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是學校解決實驗、實訓資源場所不足,學生就業困難,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需要,也是企業獲得優秀技術人才、零距離頂崗就業員工,解決科研問題的需要。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緊緊圍繞“遵循高職教育辦學規律,強化開放辦學,注重培養質量”的辦學發展思路,培養目標高度聚焦,突出酒店管理專業特色,致力于培養國際化、高技能酒店專門人才。學院在辦學過程中,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以其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走出了一條酒店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
一、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
學院隸屬于海航集團,屬行業辦學。集團高度重視教育工作,不斷加大對校企深度合作的指導和協調力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給學院以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學??膳c集團內部優質資源共享,這給校企合作賦予了深刻內涵,提供了寬闊平臺。學院依托行業辦學的優勢,創新合作方式,密切合作關系,不僅突破多數院校一般意義層面的合作模式和深度,而且開創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走出了一條“合作雙贏、模式創新”的發展之路,初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校企合作模式。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領導和運行機制
集團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并設立了專門的教育產業板塊組織,由集團執行副總裁、集團人力資源總監等擔任教育板塊負責人。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集團對院長充分放權,由院長對學院的人、財、物進行管理,全面決策學院工作,擴大了學院辦學自主權,而集團則充分發揮綜合協調的作用,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可能。集團每年都會不定期地召集各集團下屬企業人力資源經理來學院舉行集團教育板塊工作會議,專題研究教育工作,并統一協調解決校企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校企合作的發展提供指導與服務。
(二)實施“訂單式培養”
學院與集團所屬的許多相關企業,實施了深度意義上的“訂單式”培養合作。學院與海航酒店集團簽訂了聯合培養協議,成立了海航人才班,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進行合作。在教學過程中,企業根據需要參與教學計劃制定、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全程參與人才培養,使學院的教學與企業培訓員工同步進行?!坝唵问脚囵B”使學院贏得了招生生源和畢業生就業去向,贏得了企業無償提供的實習場地和指導教師,企業則贏得了所需的適用人才。海航酒店集團現有60余家國內外酒店,隨著集團企業的規模擴張,海航酒店在建、兼并的高星級酒店正在迅速增加,人才需求規模也在快速遞增,可以說定向培養的潛力巨大,學院在為集團輸送人才方面將會有更大的貢獻。
(三)完善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
由于集團的產業板塊與學院的專業群基本吻合,不僅大大方便了校企合作,而且也促進了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目前已順利開辟了海南新國賓館有限公司、海南興隆康樂園溫泉高爾夫球會有限公司、亞太國際會議中心有限公司、??趪毯:缴虅站频甑榷嗵幮M饨虒W和實訓基地。并為酒店管理專業及烹飪工藝與營養、旅游管理、市場營銷、物業管理、高端服務等相關專業與專業方向安排了大量學生輪訓和頂崗實習。
(四)開展技術服務和科研合作
一是雙方充分發揮學院科研與技術優勢,結合集團有關產業的發展需要,擬定專題進行研討。并采取校內課題立項、集團課題立項、科研資助等鼓勵措施推進技術服務與科研合作,且專門設立了“海航集團科研教學獎勵金”(包括特殊貢獻獎、杰出園丁獎)、“海航集團優秀學生獎勵金”(包括優秀學子獎、“唐拉雅秀”獎學金等),為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予以表彰鼓勵。二是積極舉辦高層次學術講座。海航集團董事長陳峰、海航旅業副董事長負責人馬國華、海航酒店集團總裁高天明等分別到學院進行了高水平的學術講座,在廣大師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五)集團教學督導制
在集團的支持下,學院實行了督學制度,由海航集團顧問委員會主任原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親自擔任學院董事長兼總督學,聘任海航酒店集團綜合人事管理部總經理擔任涉外酒店管理專業的督學,代表海航集團及酒店集團對涉外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工作、學生實習就業等工作進行全程監督、檢查及指導,并就專業建設問題進行及時解決與協調。
(六)積極借鑒集團企業文化
海航集團作為一個有著8萬名員工的企業,其快速發展離不開其企業獨有的海航文化,同樣,海航文化對學院也有很大影響。在行業和企業大環境中,學院增強了市場意識,以質量求生存,以改革求發展。同時,學院把海航文化引入到專業教學中,借此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和交流作能力,也使學生在校期間就能熟悉今后就業產業群的史化特點,自覺進行培養和造就,完善個人素質。以滿足企業文化對員工素質的要求.有效促進了學生就業,縮短了崗位適應期。
(七)加強集團內部的校校合作,強化教育集團化優勢
集團目前下屬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長沙南方職業學院兩所高職院校,并正籌集數所學校,這將形成集團化辦學的規模和優勢。目前的兩所院校各具特色、各有所長,實現了良性互動、優勢互補。在集團的綜合協調下,兩所院校加強了橫向合作,實現了優質資源共享,形成了合力,增強了辦學的競爭力。
二、突出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
針對酒店類專業對職業技能培養的要求,學院形成了別具特色的酒店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
(一)工學交替
工學結合的本質既是教育通過市場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也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專業利用學院承擔的項目進行工學交替,體現“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如自2007年以來,在博鰲亞洲論壇及博鰲國際旅游論壇接待與服務項目中,先后有2007級、2008級酒店管理學生200人次參與;在三亞麗思卡爾頓酒店接待國家領導人項目中,有2008級酒店管理專業學生120人次參與。學生通過參與生產實習,分組進行實踐鍛煉,在崗位體驗中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再投入學習,從而通過實踐一學習一實踐的有機循環,在專業技術和實際操作能力上得到了迅速提高。
(二)現場教學
在學生進行“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同時,積極探索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之路。一方面調整教學計劃,把部分課程安排在企業現場教學;另一方面積極聘請企業的業務骨干和能工巧匠作為現場教學兼任教師,提高了校內實訓教學中操作技術指導老師的整體水平,真正做到了學校與企業、教學與實踐、實訓與就業的“零距離”,為高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三)輪崗實訓
一般情況下,企業考慮到培訓、管理、效益等綜合因素,往往只給實習的學生一個實習崗位。學院充分發揮行業集團辦學的優勢,在集團的綜合協調下,企業均能夠為學生提供3—5個實訓崗位,并均能給予崗位培訓,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機會。
(四)仿真實踐
主要是以高仿真的思路建設校內實踐基地,最大程度地還原職業崗位的現實環境和運營模式,提高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酒店管理專業群建立實訓中心,建有模擬客房、大堂、餐廳、宴會廳等實訓場所,其主要設備均由集團企業提供,專業大量的實踐課就在實訓中心進行,學生的職業素養大大提高。同時,學院建成了一座生產性實訓基地——水吧,向師生提供酒水酒吧服務,并實行獨立核算。該基地從原料采購、加工制作、銷售等各個環節,都由專業的師生負責。學生在這里不僅學到了扎扎實實的實踐技能,而且全程參與的餐飲經營與管理,提高了經營意識和管理水平,大大提升了專業境界,促進了專業技能的全面發展。
三、校企合作的經驗與啟示
(一)創新校企合作機制
校企合作是人才供需雙方的自身要求,但由于當前校企雙方還對校企合作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誤區,并過多受經濟利益的制約,導致許多合作留于形式。我們在校企合作中,堅持市場化運作,努力培育互利雙贏的利益驅動,這是校企雙方合作的內在動力。
(二)擴大合作的廣度與深度
在雙方合作的形式上應拓寬渠道,加強實質性合作、深層次合作,避免合作表面化。在產學研合作育人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企業所具備的設備設施及崗位資源,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出適應企業崗位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三)建立監督反饋與評價體系
由于校企雙方經營特性的不同,工學結合教學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學校不斷完善教學管理的組織系統、信息反饋系統、評價和考核系統,對校企合作過程中的教學環節進行督導和評價,不斷改進教學與管理。
- 上一篇:電力工程造價管理問題及策略
- 下一篇:區長在工業企業動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