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酒店文化特色定位及體現

時間:2022-07-23 03:40:46

導語:精品酒店文化特色定位及體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精品酒店文化特色定位及體現

近十年來,我國酒店業的發展緊隨世界潮流,引入歐美精品酒店的概念;隨著國內外商務會議與度假旅游高端客源的增加,精品酒店的小眾客源群體不斷擴大,使其在中國得到了快速發展。本文分析了我國精品酒店的發展現狀與趨勢,總結出其文化特色定位與設計方面的現存問題;結合案例與實地調研,著重討論其文化特色定位的影響因素類型、內容以及如何運用突出因素進行文化特色定位;進一步研究了以不同定位因素作為酒店文化特色的設計表達方式,完成前期定位在空間上的準確體現,使顧客獲得期望中的住宿與情感體驗,避免精品酒店文化氛圍的缺失。

1精品酒店的研究背景

1.1精品酒店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20世紀80年代,顧客需求的多樣化突破了西方酒店產品的標準化,精品酒店應運而生,并以其個性文化體驗和優質服務廣受歡迎。精品酒店英文為“BoutiqueHotel”,其普遍認同的定義為:精品酒店起源于歐洲、弘揚于美國,規模在50間左右,精心設計、私密豪華且氛圍獨特,極富文化特色,針對小眾時尚精英客源提供管家式服務。其中“Boutique”一詞含有時尚、個性化的含義,原本是指巴黎銷售奢侈品的創意小精品店,用于此處也強調了其具有鮮明文化內涵的特點。按照全球分布的數量與等級,精品酒店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3個地區。數量最多且豪華的是歐美發達國家,知名酒店有紐約Sohohouse、巴黎HotelLeLavoisier、倫敦HighRoadHouse等;其次是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州等地區,有蒙特利爾Gault酒店、墨西哥DistritoCapita酒店、澳大利亞PalazzoVersace等;再次則是亞洲經濟、旅游業較發達地區,曼谷TheEugenia、新加坡TheScarlet、東京柏悅、香港JIA酒店等。從全球發展趨勢看,其概念正被帶入規模較小或者較為落后的城市和地區,以設計上極富創意與獨具個性而廣泛發展。此外對市場的搶占使其集團化趨勢明顯,萬豪、喜達屋、雅高、洲際等酒店集團已創立了各自的精品酒店品牌。同時專門從事其開發與運營的酒店集團開始出現,如悅榕度假酒店集團、安曼集團、GHM酒店集團等。

1.2國內精品酒店的現狀問題

本世紀初期,精品酒店的概念開始引入到中國,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最早出現了精品酒店的蹤跡。短短10年間,精品酒店在我國的發展迅速,目前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經濟發達的城市,以及三亞、麗江、張家界、九寨溝等知名旅游勝地。.然而當前我國精品酒店的建設仍存在許多不足,特別是體現在對文化特色的分析把握上。許多所謂“精品酒店”,或文化特色定位不夠清晰明確,整體缺乏創意與個性;甚至簡單地將“精品”理解成奢華,刻意地追求奢華而非文化特質,違背了精品酒店的設計初衷。或是空有文化特色理念,設計表達卻不到位,可體驗特殊經歷的空間氛圍也難以形成;這些嚴格來說不能稱之為精品酒店的所謂“精品酒店”并不在少數。針對這一問題,如何認識精品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探索體現其文化特色的設計表達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2精品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因素

精品酒店的主要客源是富有旅行經驗的高端客戶群,這一客戶群大多眼光獨到,尋求嶄新、時尚、舒適的住宿體驗,和酒店的使用價值相比,他們更看重酒店所代表的文化價值。因此,文化特色的定位便成為精品酒店成功的重要因素。精品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可以從地域文化、建筑與裝飾文化、主題文化三個因素的分析入手。

2.1地域文化因素

地域文化是指精品酒店所在區域的文化意境。人們對于這些文化意境的直觀感知往往來源于所在地區的自然和城市人文景觀,精品酒店大多會依托這類不可替代的自然或人文景觀資源,使其成為無法復制的文化特質。自然景觀資源包括山脈、海濱、沙灘、湖泊、溫泉、森林、氣候等。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希臘愛琴海、瑞士阿爾卑斯雪山、印尼巴厘島;我國三亞海濱沙灘、九寨溝山水植被、桂林巖溶峰林等自然景觀,都是當地精品酒店展現其獨特氣質的關鍵因素。城市人文景觀則是指人類所創造的人工景觀,包括古代和現代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諸如古跡與史跡、現代標志性建筑與街道景觀、民俗風情及與旅游結合的節慶活動。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或麗江、鳳凰等古城中所保留下來的建筑與街區、雕塑小品、節慶、生活方式等,其獨特的人文氣息都可成為可發掘的素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為精品酒店的文化特色定位提供了原始的基調,如云南麗江的悅榕莊酒店,將當地傳統的納西文化融入到細節之處,并與酒店周邊自然、城市景觀融為一體,共同延續了納西古城的地域文脈(圖1)。再如位于北京故宮東鄰的皇家客棧,以皇城莊重雄偉的文化為基調,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磚墻屋頂,酒店被賦予厚重神秘的傳統文化古韻。而同在北京革新派風格的瑜舍則抓住了三里屯的酒吧文化、前衛藝術等地域氛圍,突出時尚特色。

2.2建筑與裝飾文化因素

建筑文化是指建筑從空間布局、形態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表達出的文化內涵。不同地區與時代的多種建筑文化是精品酒店空間營造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一般優先考慮傳統建筑文化。大多數精品酒店是由古、舊建筑改建而來,這類建筑物本身獨特的歷史內涵為精品酒店在文化層面的深度挖掘或全新詮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如杭州的安曼法云酒店就保留了明清古村法云村,新建的主樓部分沿襲了當地百年四合院的建筑風格,結合周邊靈隱寺和永福寺的人文氛圍,整體呈現了明清江南特色的建筑文脈(圖2)。裝飾文化與建筑文化相關,是指通過建筑細部形式、設施、色彩、照明、音響等元素表達的文化內涵,種類眾多而又富于變化,同一種建筑風格可能衍生成多種的裝飾風格流派。精品酒店往往將更多的資金與精力投入到設計裝修中,相對于建筑文化因素,更需考慮裝飾藝術的多樣性,加以選擇應用。例如由法國設計師PhilippeStarck設計的香港JIA酒店,由一幢15年樓齡的住宅大廈改建。考慮到銅鑼灣的時尚氣息,酒店以精美的亞洲風格裝飾文化為特色,建筑外觀毫不起眼,只在底層部分加了一個灰黑外墻以提示入口。室內裝飾上從燈具、桌椅到餐具、衛浴均采用名師作品,而非以奢華取勝。而2008年開業的著名建筑師AndréFu設計的上海JIA酒店,同樣由1920年代一幢老建筑改建,建筑外觀與入口處同樣低調,室內別具特色,通過家具、燈光設計、藝術陳設、科技設備等要素來延續中式裝飾文化風格(圖3)。

2.3主題文化因素

主題作為精品酒店的文化載體成為一種趨勢,以主題作為文化定位特色時,一般可以與其他文化因素綜合考慮,或一脈相承,或從全新的角度賦予其內涵,獨樹一幟,可從以下三個角度考慮。(1)綠色生態類主題注重綠色生態是現代人衡量自身素質與生活品味的標準,將這一理念變成主題融入精品酒店,既能提高顧客對酒店的歸屬感,還可向公眾展示社會責任感并具有教育意義。此類主題的挖掘既可與稀缺地域資源特征相呼應,也可與都市前沿文化相結合。如墨西哥哈利斯科省太平洋海岸的Verana精品酒店,建立在叢林之中,以原始部落為主題。建筑采用草棚茅屋,僅有8間客房,避免使用碳排放高的電器,并盡可能使用蠟燭照明,顧客只能先坐船再騎騾子到達。又如在環保先行的城市上海,建造了中國首家以碳中和為主題的酒店UrbnHotel,酒店內消耗的全部能量都會被記錄并計算碳的排放量(圖4)。(2)歷史文脈主題在極富地域文化特色和獨特歷史記憶的地區,豐厚的歷史文化、歷史典故、古建筑群,都可以為精品酒店提供獨具魅力的歷史文脈主題,往往以建筑為載體,使用獨特的建筑語言來強化大氛圍中的環境記憶,為顧客帶來“超越時空”的神奇體驗感。如北京杜革精品酒店,就利用清朝三代大臣府邸——索家花園這一載體,深入挖掘四合院的內涵,呈現了獨特的歷史文化主題。(3)時尚藝術主題(圖5)國際大都市既是精品酒店的主要客源地,也是引領時尚消費的前沿陣地,時尚藝術主題包括藝術流派、創意思潮、科技應用、童話傳說等。如位于巴黎第七區的LeBellechasse酒店,以附近的巴黎美術館為靈感,表達抽象派藝術風格主題,展現夸張的細節、色調與材質。此外,精品酒店品牌化的發展,促使時尚制造業的頂級奢侈品牌將“時尚哲學”引入精品酒店。如Armani迪拜酒店以“阿式”(ArmaniStyle)時裝哲學為主題特色,表現一貫的極簡美學。同類型的還有LVMH旗下的ChevalBlanc酒店、Ferragamo旗下的CastiglionDelBosco酒店、巴厘島Bulgari酒店、米蘭MoschinoHotel等。

3精品酒店文化特色的設計表達方式精品酒店在明確文化特色定位之后,需要進一步采用恰當的設計表達方式來展現其文化氛圍,關鍵在于“場所感”的塑造、新舊空間的結合和主題意境的營造。

3.1塑造“場所感”的景觀意向

以地域文化資源作為特色的精品酒店通常采用“外向性”的設計手法,強調對原始文化氛圍的利用,外在的景觀資源成為設計的主體。充分考慮周邊環境,突出“場所感”的營造,建筑強調與周邊環境的協調與融合,重視重塑場所精神。其中,“借景”與“對景”是常用的設計手法,通過景觀與建筑空間的相互滲透,增強空間層次感與流動感,使建筑空間獲得景觀上的延伸,進而達到空間與文化意境上的融合。以自然景觀為特色主題的精品酒店,可借助酒店建筑的灰空間,將自然景觀如山石、植物、水體等引入建筑中,并創造景觀小品,強化景觀特色意向。如位于意大利錫耶納城的FonteverdeNaturalSpaResort,為了突顯自然景觀,酒店采用灰白色系的建筑基調,掩映在丘陵與河流之中。首層餐飲空間用半圍合的拱廊連接,客房層大量使用文藝復興風格的通透玻璃窗,且66個客房都設有觀景平臺,最具特色的SPA中心更是設置到了戶外,融入到了丘陵河流的景色之中。對以城市人文景觀為特色主題的精品酒店而言,建筑、街道、河岸、民俗生活常常出現在最直觀的視野中,或者直接是酒店的一部分。以水都威尼斯的水藍皇宮酒店為例,它臨近運河,本身就是一幢歷史建筑,且步行幾分鐘就到達可里亞托橋和圣馬可廣場。酒店將每層樓的休息區、30間客房和早餐室的酒廊直接朝向水景,落地可以俯瞰運河與建筑群,視野中建筑物臨水而建,橋梁和水街縱橫交錯,貢多拉游船在期間穿行,水城魅影盡收眼底(圖6)。

3.2創造“新”、“舊”并存的空間氛圍

以建筑和裝飾文化作為特色的精品酒店主要通過突顯文化特征的建筑布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景觀小品、室內外裝飾來塑造空間氛圍。其中很大一部分通過對舊工廠、住宅、銀行等舊建筑的改造而成;另一部分則建在歷史街區或標志性商圈、休閑景點等熱點地區,不同的選址可表達出傳統或非傳統的文化特色,進而創造出或“新”或“舊”、或“新舊交織”的空間氛圍。對于舊建筑改造的精品酒店,一般采用修建、改建的設計手法,分為“復舊”或“新舊結合”兩種?!皬团f”是指除通過功能轉換和技術改造使內部空間適應新的功能要求,建筑外觀和內部裝飾風格則保持傳統地域文化氛圍。歐洲大浪的城堡酒店算是此類典型代表,如法國尼斯的金山羊王子精品酒店,由17世紀城堡改建,客房根據城堡的歷史取名,室內裝飾從磚墻、壁畫、藝術收藏、擺設,全部保留了歷史古風,置身其中如時光倒流。“新舊結合”是指在舊建筑固有傳統基調上,通過建筑外觀改建的方式,或非傳統室內裝修風格的加入,完成新舊文化氛圍的融合。如坐落在上海南外灘老碼頭的水舍,原是1930年代日本武裝總部。酒店保留了原有的三層混凝土結構,體現碼頭文化背景;入口處及第四層加建了大量體現“船”的新意象的木質材料,同時以非傳統的手法倒置公共與私密空間,體現傳統的里弄空間的迷失感(圖7)。新建精品酒店一般采用提煉設計符號的設計手法,即根據不同文化特征,從建筑、裝飾文化中提煉出符號,輔以色彩、燈光等細節處理,以式樣上的繼承性突顯特殊文化氛圍,主要有“作舊”、“創新”、“新舊結合”三種表達方式。如昆明柏聯精品酒店以“做舊”的方式,采用當地建筑文化符號,客房別墅采用當地的柚木外立面、麻面屋頂、開放式的落地窗,更設立了展現傳統特色的老茶博物館,體現當地百年茶文化。再如北京三里屯的HotelG,表達新潮的好萊塢風格,從建筑細部到室內裝修無不體現著現代都市最前沿的時尚氛圍。而秦淮河邊上的南京御庭精品酒店,則強調現代城市休閑文化,建筑與裝飾符號的運用采用“新舊”結合的方式,室內外處處表達著現代中國風,表達出富有傳統意味的現代空間氛圍(圖8)。

3.3營造多角度和深層次的主題意境

精品酒店的主題是表達文化氛圍的一種特殊形式,顧客能從中獲得富有個性的體驗感。特色文化主題確定以后,在設計中可以從多角度和深層次兩個方面同時考慮?!岸嘟嵌取笔侵甘紫纫_定主題表達的空間范圍與方式。范圍上既可以滲透到酒店不同功能的各個空間中;也可以只選擇某個局部空間進行展示,如只開發主題客房、主題餐廳等。如舊金山Kimpton酒店,所有空間都表現“航海”主題,而北京行宮精品酒店,集餐飲、住宿、水療為一體,卻只選擇開發主題客房,打造獨具皇宮主題的客房空間。在方式上,既可以以一個大主題串聯;也可以運用多個獨特和諧的分主題相接。如上海一號碼頭精品酒店,在“ARTDECO”主題的整體統領下,設置S、R、J、D系列分主題客房,呼應整體風格(圖9)。“深層次”是指主題表達空間范圍確定以后,將主題文化滲透到空間的各個層次。首先要確定酒店的整體環境、建筑外觀,功能上圍繞主題展開,將主題文化元素融入酒店大的層面,給人以整體的印象。其次將主題局部展示(也是局部主題型酒店的第一步)到大堂、客房、餐廳等內部空間,最后細化到室內空間的裝飾和細節。以成都圓和圓佛禪客棧為例,選址于文殊坊民俗文區街區,建筑整體上延續所在街區的傳統氛圍;入口處門廳的立柱、墻面、匾額、雕花等使禪宗意境悠然而生;門廳中木石結構的傳統四合院將餐廳、SPA、客房圍合在一起,室內空間也延續了中式裝飾風格;而屋頂檐口、景觀小品、手卷佛像等細部裝飾,更使人時刻體驗禪意的靜謐(圖10)。

精品酒店作為當前全球范圍內酒店業發展的新趨勢,為我國對其概念的引入與快速發展提供了契機。然而在國內精品酒店才剛剛起步,數量激增的同時一些在文化特色定位與設計表達方面凸顯的問題卻不容忽視。本文從影響因素的角度入手,研究文化特色的定位及相應的設計表達方式,是對這一問題的一個初步分析與總結,從長期發展趨勢來看,需要我們做更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