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專業基地建設思路

時間:2022-04-21 09:01:05

導語:酒店管理專業基地建設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酒店管理專業基地建設思路

一、以人為本,創新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基地建設與管理的意義

1.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

酒店管理專業具有應用性、實踐性強的特點,飯店企業迫切需要那種既通曉服務知識和技能,又能解決工作中所發生實際問題的高級復合型人才。而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建立校內外的實習就業基地,關注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發展,是人才能力培養的必要條件。學生通過進入企業頂崗實習,親身體驗、處理、解決酒店服務與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學生獨立分析處理問題、協調溝通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個性和才能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實踐工作相互轉化的能力。

2.是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

成為飯店行業職業經理人,一直是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夢想,而實現這一夢想的關鍵途徑是能夠在實習就業的過程中進行能力的培養,確立職業方向。一方面,學生就業時需要一定的職業適應能力,而這種職業適應能力,需要學生具有內在驅動力,通過校外實習去實踐、熏陶、感悟、培養來提升自身的實力。另一方面,學生又通過實習逐漸接觸企業、接觸社會、適應社會,從學生到社會人角色的轉變,完成其職業轉化的第一步[1]。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關注學生的思想歷程,不斷提供相應幫助,才能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3.是酒店管理專業發展的需要

在全國的各類層次院校中,開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的院校占95%。截至2010年12月,我國已有1733所旅游院校開設了旅游、酒店管理專業。但是,在全國的旅游行業中,飯店服務人才缺口巨大。2011年7月24日《華西都市報》報道,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在第二季度全省人才市場供求信息統計分析顯示,全省共有16675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了320154個職位,求職人數共計455487名,平均10個求職者競爭7個崗位。后勤服務類、通信類、餐飲酒店和市場營銷等“晉級”最難招人崗位,平均5個崗位只有2個求職者應聘。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對口率只有20%,其余學生選擇改變就業方向。雖然其中有一定的社會原因和學生自身原因,但是主要原因是學校在教學管理、實習管理上沒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真正為學生著想,幫助學生實現職業理想。而轉換思考角度真正從學生個人發展、職業發展角度考慮問題,將能夠進一步促進酒店管理專業的發展。

二、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基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實習企業良莠不齊,無法保障學生利益

飯店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需要大批的人才,所以全國所有的酒店管理專業都能擁有豐富的實習就業基地。但是在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不同檔次、不同管理模式的飯店良莠不齊,有些合作企業無法保障學生利益。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標,所以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首先關注的是企業的利益?,F在“2+1”的專業學制中,學生最后一年在企業頂崗實習,所承擔的工作量與其他員工完全相同,所接受的考核、檢查也一模一樣。但是,因為實習生的身份,卻是同工不同酬。某些企業甚至把實習學生看作是廉價勞動力,在學生的實習工資、工作時間、學生生活和安全責任等方面缺乏足夠關注和保障條件[2]。

2.實習崗位單一,難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因為現在旅游酒店行業人力資源嚴重短缺,所以頂崗實習就是在短則3天、長則1個月的培訓之后,學生作為正式員工進行工作。學生實習崗位基本是一線服務人員,在實習的半年或者一年的時間里都一直在某個基層崗位工作,崗位技能含金量低,所學知識應用性差,嚴重挫傷學生的實習積極性,也會對于自己專業的選擇產生懷疑。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雖然學生對管理類的崗位比較感興趣,實習期間能夠學到大量知識,但是酒店卻因為行業機密、培養成本高等原因不愿意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和平臺,導致學生在企業無法學到酒店管理等有一定深度的知識,最后對于自身的職業生涯發展失去信心。

3.實習管理制度不完善,難以滿足學生繼續學習的需要

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需要用協議、合同來明確校企雙方的責權利關系。但是,縱觀酒店管理專業的實習協議條款,在關于學生的實習安全、勞動保障、定期培訓、全面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規范和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3]。對學生實習初期引導、中途檢查、結束驗收、實習鑒定等關系到實習質量方面問題沒有明確的規范要求。尤其是實習中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為學生提供繼續學習的條件和輪崗實習等方面普遍缺乏硬性規定,難以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

4.學生管理缺乏針對性,學生離職率高

實習期是學生走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其未來職業生涯的關鍵時刻。這種情況下,企業導師和學校教師的帶領、指導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實習離職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旅游酒店工作內容的艱辛,更多的是源于酒店人際關系的紛雜與矛盾。但是,企業導師因為本身工作忙、思想保守等原因未能對學生起到引導作用;指導教師因為學生眾多缺乏對個別學生足夠的關注。當學生面對壓力而矛盾又無從化解的時候,經常以選擇離職作為突破,甚至會出現心理抑郁、爆發、自殺等嚴重情況,其職業生涯也宣告結束。

三、酒店管理專業實習基地管理建議

1.選擇優秀企業,有助于學生職業生涯發展

選擇合作企業,首先應根據行業的發展趨勢,從有利于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角度,挑選信譽度高、管理規范、成長空間大的企業進行實習就業合作。具體可以挑選國內和國際知名飯店連鎖集團,借助其業務范圍廣泛、接待規格高等優勢,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經驗,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4]。其次,為了學生能夠全面發展自我,提升自身競爭實力,酒店管理專業應該在國外建立實習就業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舞臺。實習生在國外獨立頂崗工作,適應國外競爭環境,既能學習國外企業的先進管理方式,又能夠掌握流暢的外語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豐富自身實踐經驗,實現職業夢想。再次,根據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反饋信息,不斷調整實習基地,重新整合資源。

2.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制度管理

首先,從促進學生成長發展的角度出發,酒店管理專業應該成立實習實訓指導委員會,對現有的實習基地進行分析,分類管理。其次,實習指導委員會要制定規范的實習規章制度,對于學生在企業的相關權益、安全事項、學習成長空間進行明確說明[5]。改革實習計劃,明確提出實習的目標和相關保障措施。再次,由專業課教師共同編寫專業實習教學計劃、實綱、實習指導書和任務書,并在時間和內容上給予相應的保證。計劃中不僅關注學生專業素養,還要關注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

3.選派專職教師,加強實習實訓管理

不同類型的校外實訓基地各有優缺點,這就需要針對不同企業配備不同類型的老師。學校要配備了解行業、具備從業經驗、熟悉操作規程的教師從事此項工作,針對不同時期的狀態,對學生進行相應管理。在實習初期,指導學生理解實習計劃和實習細則,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做好從學生到酒店員工角色的轉變,對實習的困難有足夠的認識;在實習中期,通過網絡溝通、現場探望等方式,時刻關注他們的工作生活進展情況,帶領學生閱讀《酒店管理》等專業刊物,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與行業導師緊密溝通,共同協調、實施對于學生的管理計劃,督促企業對學生進行專業培訓,為學生繼續學習創造良好條件。實習后期,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將實習經驗上升到理論化的層面,同時確定職業發展內容。

4.針對不同學生特點,進行差異化管理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其全面發展?,F在的大學生個性鮮明,自我意識強,自尊心強,抗挫折能力差。為了培養學生對職業生涯的熱愛,老師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善于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揚長避短,幫助他們不斷完善自我。首先,實習指導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個人性格特點、外在形象,幫他們選擇恰當的實習基地,選擇適合學生個性和能力的崗位。其次,教師應該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分組歸類,對于那些情緒波動性大、忍耐性差的學生要進行格外的關注,及時化解實習中的矛盾。再次,針對學生實習期表現和學生職業傾向,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對于適合旅游行業發展、職業潛力大的學生要進行重點幫助,從而為其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劉艷工作單位: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