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細化管理的實驗教學研究
時間:2022-02-03 11:01:04
導語:基于精細化管理的實驗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學管理的精細化程度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論文以大學實驗的教學為切入點,就精細化管理的五項原則做了簡單說明,給出了配套制度,展示了部分成果。為高等教育中實驗課程教學的精細化管理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方案。
【關鍵詞】大學物理實驗;精細化;管理
教學活動是雙邊活動,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教學組織環節是保障一切教學活動可以順利開展從而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基礎。教學組織環節管理的精細化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進行精細化管理設計時,要把握五個基本原則,以此來制定配套制度,為后期的有效落實及反饋調整夯實基礎。
1原則
依據課程內容和能力素質培養方案,結合教學常見問題,概括出教學組織環節中應遵循的五原則。1.1高效性原則。高效性原則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教學資源配置高效性。這是一個宏觀的原則。在一定時期內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是有限的,高效性原則是指將有限的資源通過精細化管理,快速準確地進行統籌安排,達到較高的利用率。第二,教師個人工作高效性。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之一,具有指引方向、夯實基礎的作用。教師個人工作的效率直接影響整個教學計劃的進展和質量。教師隊伍的建設要放到突出位置上[1],提高每個教師的工作效率是教學組織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第三,接受新事物高效性。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一般不是一成不變的,都會有與時俱進的革新。對于新的實驗項目的研究,新設備的操作等,都應在短時間內高質量完成。尤其是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更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步伐,以促進新生教學力量的快速成長。1.2層次性原則。層次性原則,是高效性原則的進一步要求,指對待不同的層次運用不同的制度和方法,從而可以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整個教學活動層次清楚、主次分明、重點突出。教師經驗分層次,教學過程分層次,教學輔導分層次,教學對象分層次。這樣可以目的明確,因材施教。1.3適應性原則。第一,大學物理實驗是大學物理理論課的基礎和延伸。適應性原則主要指在教學組織環節中要重視與理論課相銜接、相適應的原則。第二,要與時代要求相適應,追趕時代的發展,迎接新時代的挑戰。第三,與教學對象、教學層次的知識水平相適應。1.4互動性原則。互動性原則主要指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對象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2]。在教學組織中,突出互動原則,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積極交流,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把整個學習的過程轉化為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井然有序又不失活躍的氣氛。1.5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涵蓋了時間、空間上的眾多元素。首先,開放性應該伸展到各個環節,堅持教學內容上、形式上、思想上都堅持開放,放寬眼界,及時吸收新發展、新趨勢,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其次,高等院校的教學組織應該有一定的自由,一定的彈性,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定的自主研究空間,將一些實驗室開放,為學生提供物質基礎,以便充分發揮個人的創造性,培養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3]。
2制度
可以針對教學實施者、教學對象以及教學過程這三要素設計較完善的制度,以便將以上原則應用于實際的教學中??茖W、規范、嚴格的制度是保證教學正常展開的前提條件。備課、上課、課外作業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五個基本環節。在現行制度基礎上,圍繞每個教學環節,制定出“2+1”模式制度。2.1課前調查制度。實行“2+1”課前調查制度?!?”是指網上課前問卷調查和預習調查。這兩項由教師給出固定的題目,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利用計算機進行自動化管理,以便快速、準確地掌握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和預習情況?!?”是指主觀問題的調查,由實驗小組長負責收集、整理學生在課前提出的個人主觀問題,以了解學生的興趣和困難。2.2青年教師培養制度。對于青年教師,尤其是工作不到三年的,實行“2+1”制度?!?”是指兩個人一組,由本教研室的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副教授和一名青年教師組成,以反復聽課、指導修改的形式幫助青年教師快速熟悉業務[4]?!?”是指新開課的教師必須進行試講,由教研室至少三名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組成評審小組進行打分,分數低于某成績的,不允許上崗。2.3理論課學習制度。為了使實驗課與理論課更好地結合,實行“2+1”理論課學習制度?!?”是指實驗課教師要選擇兩門與本實驗相關的理論課進行學習,必要時跟班旁聽,以便掌握本班學生理論課學習的進度、掌握程度?!?”是指與理論課程教師開展合作,設計試講一堂理論課,體會理論課和實驗課的共同點和差異,以便更好地設計實驗教學。2.4集中備課、課件評審制度。實行“2+1”備課、課件評審制度。“2”是指每學期進行兩次課件評審,分別放在學期初和學期末,在課件的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技術性、藝術性、亮點等方面展開。將精致課件推廣使用,且可推薦參加多媒體課件大賽或精品課程的建設?!?”是指每學期末集中備課,準備下學期的教學材料。集中備課可有效同步教學,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并使教師在集體討論中獲得正確的信息,及時矯正教學細節。2.5聽課制度。實行“2+1”教學督導制度?!?”是指教研室每兩周組織一次隨機聽課,集中講評?!?”是指對于每一位教師,每學期要約請學院專家來聽一次課。落實嚴格的聽課制度,可以使教師個人緊跟教學改革的步伐,提高教學效果。2.6電子文件庫管理制度。實行電子檔案“2+1”管理制度?!?”是指兩個電子文件庫的建設,即實驗報告文檔庫和大學物理實驗試卷庫?!?”是指針對每一個教師,建設相應的電子檔案,除包括教學經驗,教學成果,電子課件等基本內容外,還應包括個人特長及參加過的活動,以便于教學資源與人員的統籌,幫帶協作活動的安排等。2.7自動化選課制度。實行“2+1”選課、調課制度?!?”是指有一個中心,即以學生為中心,展開選課。“2”是指兩個自主,即學生自主選擇上課時間和自主選擇實驗項目。這兩個自主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留有足夠的自主研究空間[5]。2.8學生參與管理制度。在20人小班化教學的基礎上,實行“2+1”學生參與管理制度?!?”是指將20人分為2個組,每個組有一定的自主管理權和選擇權?!?”是指每個組中選出1個負責人,負責督促每個組員的學習,并把遇到的問題反饋給教師。
3成果
遵循教學原則,運用“2+1”模式制度,精細化管理的理念已經滲透到教學組織的各個環節中,并且獲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形成了系統的青年教師培訓機制,使其能夠快速地進入教學狀態,走上教學崗位,獨立承擔教學任務和實驗室管理任務。建立了統一的電子文檔庫,可以快速地、統籌地配置教學資源。編制了計算機選課系統,實現了學生自主安排學習的目標,提高了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水平,使學生在專業課方面和初級科學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績,其中學生實驗平均成績得到提升,研制創新產品套數及質量有所增加。加快了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使教師有能力,有擔當,參加各種教學類競賽及創新大賽,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績。
【參考文獻】
[1]鮑琳,王潤良.地方性大學教學組織模式探討[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4(4):92-94.
[2]李永剛,何云峰.大學教學組織形式的內在機理及擇用機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33(9):12-14.
[3]李琰,吳建強,齊鳳艷.開放與自主學習模式下的實驗教學體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134-137.
[4]李芒,孫立會.論大學教師的教學設計力[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11):17-21.
[5]張宏劍.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1):125-127,133.
作者:郭冰 劉芬芬 孫江 單位:海軍航空大學
- 上一篇:農商銀行內控案防精細化管理研究
- 下一篇:磁材企業經營困境及對策